课时作业1走进化学世界
夯实基础
1.(2020·宁夏中考)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合成新药
B.开发新能源
C.研究物体运动
D.研制新型材料
2.(2020·安徽合肥包河区二模)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下列工艺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3.(2020·湖南株洲中考改编)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4.(2020·湖南湘西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1
5.(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
6.(2020·四川成都中考)实验时发生意外需及时处理。
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过滤液体滤纸被戳破——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B.蒸发时食盐四处飞溅——撤去酒精灯并不断搅拌
C.触碰热试管手被烫伤——冷水冲洗后涂抹烫伤膏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涂硼酸溶液
7.(2020·浙江台州中考)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
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提高能力
1.(2020·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2020·山东东营中考)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2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2020·山东德州中考)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创新拓展
(2020·湖南怀化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课时作业1走进化学世界
夯实基础
1.C
3
2.B解析A项,甲骨刻字只是刻上字,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谷物酿酒有酒精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C项,蚕丝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项,活字印刷,只是印刷字,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A
4.C解析A项,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正确;B项,向试管中
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正确;C项,二氧化碳的验满应该把燃着的木条放到瓶口,错误;D项,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正确。
5.D解析A项,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要张贴腐蚀品标志;B项,白磷的着火点很低,易发生自燃,属于易燃固体;C项,酒精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液体,属于易燃液体;D项,碳酸氢钠没有毒性,不是剧毒品。
6.A解析A项,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液体滤纸被戳破,应重新进行过滤,错误;B项,蒸发时食盐四处飞溅,可撤去酒精灯并不断搅拌,以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正确;C项,触碰热试管手被烫伤,可冷水冲洗后涂抹烫伤膏,正确;D项,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正确。
7.C解析由于七氟丙烷可以作灭火剂,所以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即七氟丙烷不助燃。
提高能力
1.C解析A项,制作叶脉书签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钻木取火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比较硬度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酸雨的腐蚀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B
3.C解析A项,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日常生活中可用于制作导线,正确;B项,乙醇具有可燃性,能够
燃烧放出热量,可用作燃料,正确;C项,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金属除锈,利用的是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错误;D项,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可用于加工坚硬的
物件,正确。
创新拓展
B解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