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
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
勤苦厉精,以夜继日。
年十二,便能属文。
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
及简文嗣位
..,尤加礼接。
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
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
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慕藿而已。
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
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
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
中书侍郎领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
永定
初,吏部
..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
弗逮也。
”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
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父僧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
时察母韦氏表制适除,
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
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
..通事舍人。
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
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
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练一匹。
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练,此物于吾无用。
既欲相款揍,幸不烦尔。
”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吏。
大业二年,终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
两宫悼惜,赗赙甚厚。
(节选自《陈书·姚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营生计/笑而不答
B.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C.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D.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吏部,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文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
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东宫是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以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察才华出众,得人称赞受人倾慕。
姚察十三岁在宜猷堂听讲并参加论辩,被儒生们称道:太建初年,先前在关右的江左年老旧交,都倾慕他。
B.姚察善于管理,恢复经济造福百姓。
原乡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他担任县令后,减轻赋税徭役,鼓励百姓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
C.姚察擅长写作,多得举荐编写史书。
先有杜之伟举荐他为佐著作,一起撰史书,后有徐陵引荐他任史佐;元帝下诏书命他完成梁、陈两代史书的编撰。
D.姚察位居显要,拒收财物生活俭朴。
他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拒收一门生送来的布匹;还给家人留下遗命,要求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来野蔬自给。
(5分)
(2)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
(5分)
【参考答案】
10.B原句标点: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历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
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11C古代官员辞官的原因有很多种,只说是因受到权臣诋毁不准确。
12.C元帝下诏书”理解错误,文中是“陈灭,入隋,开皇九年”。
13.(1)正逢梁朝王室遭遇祸乱,东部发生战闹饥荒,无处买粮,姚察家里人口又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来满足自己所需。
(得分点:值”“告籴”“既”“自给”各1分,大意1分)(2)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刚除下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弱,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里办理丧事。
(得分点:“适”“除”“羸瘠”“就”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
姚察,宇佰审,是吴兴武康人。
(姚察)幼时就有很高的悟性,年少时不喜欢游戏玩耍,对下棋或其他的游戏,从来不放在心上。
勤奋刻苦,夜以继日地读书学习。
十二岁时,就能写文章了。
十三岁那年,梁简文帝当时还是太子,就让姚察到宣猷堂听讲并参加论辩,被儒生们称道,等到梁简文帝继位,更加对他礼遇。
起用他为
南海王国左常侍,兼任司文侍郎。
正逢梁朝王室遭遇祸乱,东部发生战争闹饥荒,无处买粮,姚察家里人口又多,都到外面采野菜满足自己所需。
姚察经常把自己的那份食物减省下来分给弟弟妹妹们,自己只有吃野当作美味。
在荒年离乱中,他坚持学习不曾荒废。
元帝在荆州即位,授予姚察任原乡县令。
当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
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姚察深相爱重,上表任姚察为佐著作,跟随他一起撰史。
永定初年,吏部尚书徐陵任当时
领著作,又引荐姚察任史佐,连徐陵的让官致仕等表,都请姚察来写,徐陵看到姚察写的文章叹息说:”我不如他啊。
”太建初年,补为宣明殿学士,授散骑侍郎,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
先前在关右的江左年老旧交,都倾慕姚察,沛国的刘臻私下到公馆询可《汉书》中的十多条疑难之事,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
当初,梁衰微灭亡时,姚察的父亲姚僧垣流亡到长安,姚察粗食布衣,不听音乐,到这时父亲的死讯由使者带到江南。
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刚除下丧服,后主回为姚察瘦弱,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里办理丧事。
不久以忠毅将军的职务起用,兼任东宫通事舍人。
不久命他管理著作郎事务,服丧期满,就授予他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
姚察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
曾经有个门生不敢送厚礼,只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练。
姚察对他说:“我的衣服,只是麻布蒲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
既然要诚心交往,希望不要如此烦劳。
这个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
以清心洁行的标准来自处,财产总是空乏,有人劝他经营生计,他笑着不回答。
陈天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诏授子姚察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完成梁、陈两代书的编撰。
大业二年,死于东都,享年七十四岁,留遗书要求从简办理丧葬,一定要遵从省俭。
朝超吊唁,助丧物品很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