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一、文艺复兴:1、时间:14—17世纪最早兴起的国家:意大利2、核心:人文主义3、主要代表人物:⑴但丁:①地位:文艺复兴先驱。
中世纪最后的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恩格斯语)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⑵达•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著名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
4、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或作用:(1)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2)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开辟1、时间:15-17世纪2、条件:(1)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2)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
(3)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3、哥伦布主要活动:(1)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2)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
(3)活动: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5、影响:积极影响:⑴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⑵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消极影响: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时间:1640-1688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斗争两大阵营:以国王为主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代表的新贵族。
4、斗争焦点: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权力。
5、经过:(1)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3)1653年,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国。
(6)1689年,国会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权利法案》(1)时间:1689年。
(2)国家:英国国会。
(3)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4)主要内容:1、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2、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3、对公民应有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5)作用: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7、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8、特点:长期性、曲折性、不彻底性。
9、历史意义:(1)国内方面:英国终于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国际方面: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四、美国独立战争1、时间:1775到1783年2、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3、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4、领导人:华盛顿5、军队: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6、重要文件:《独立宣言》(1)颁布时间:1776年7月4日(2)颁布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3)起草人:杰斐逊(4)主要内容: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人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5)意义: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7月4日为独立日)7、战争转折点:1777年10月,萨拉托加大捷。
8、战争结果:⑴1781年10月英军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9、正式独立: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0、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1、意义:(1)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12、评价华盛顿: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五、法国大革命1、时间: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2、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4、颁布文件:《人权宣言》(1)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2)主要内容:①人们生而自由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人权②主权源于国民,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自由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评价:进步性:倡导自由平等天赋权利,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国大革命中理论旗帜纲领性文件。
局限性: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说明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5、结束标志: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6、特点:规模最大、最彻底。
7、法国大革命影响:(1)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为少数人所享有,所以人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然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与目标。
六、比较三场资产阶级革命七、拿破仑:(本考点在2012年考纲中取消)1、拿破仑《法典》(1804-1810)(1)、颁布人物:拿破仑,他是第一个资产阶级皇帝。
(2)、主要内容:由《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组成,其中《民法典》又被称为《拿破仑法典》。
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3)、评价:《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2、拿破仑战争的影响(1)、积极影响:拿破仑统治时期,正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他用刺刀加速了这一过程,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使法国大革命的成果通过暴力被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
(2)、消极影响:拿破仑战争也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联合抵抗。
八、工业革命:1、时间:18世纪60年代,部门:棉纺织业。
2、时代:蒸汽时代3、开始国家:英国(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首先在英国确立)4、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5、主要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6、瓦特改良蒸汽机:1783年,英国工程师瓦特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最重大的成果,标志性的发明。
7、交通工具的革新:(1)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
(2)火车: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
(1814年发明“火箭号”;1825年发明“旅行者号”)。
意义:火车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8、工业革命的意义:(1)经济: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社会面貌:产生了现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
(3)生产方式: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度。
(4)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得以战胜封建主义,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5)国际格局:世界开始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6)局限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的威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9、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3)科技上: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技,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殖民扩张、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一、英国殖民印度:1、时间: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2、殖民机构: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
3、殖民代表:克莱武4、后果:(1)对英国:印度的财富流入英国后,被迅速投入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2)对印度: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
二、罪恶的“三角贸易”1、时间:16世纪起,最早进行奴隶贸易是葡萄牙人。
2、原因(目的):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
3、航程:(1)出程:欧洲到非洲物品:武器和廉价工业品。
(2)中程:非洲到美洲物品:黑人。
(3)归程:美洲到欧洲物品:黄金、白银、经济作物。
4、影响:(1)对非洲:人口锐减,经济倒退,导致非洲长期贫穷与落后。
(2)对欧洲: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美洲: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1、根本原因: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的残暴统治和大肆掠夺。
2、领导阶级:土生白人。
3、性质:民族解放运动。
4、玻利瓦尔:(1)事迹:1813年,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起义,相继建立委内瑞拉第二和第三共和国。
解放了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区。
(2)称号:解放者。
(3)命名国家:上秘鲁地区命名为玻利维亚。
四、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1、根本原因:英国残酷的殖民统治,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2、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3、开始:1857年,印度土兵起义。
4、主力:土兵。
5、领导阶级:封建王公。
6、性质:印度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
7、结果:起义失败,英国直接管理印度事务,印度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
8、章西女王的贡献: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后壮烈牺牲。
五、无产阶级的斗争:(一)英国宪章运动1、时间:1836年到1858年2、纲领:《人民宪章》3、目的: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4、地位: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早期工人运动。
5、性质:无产阶级运动。
6、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7、影响:(1)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时间:1848年2月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4、主要内容:⑴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⑵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
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5、历史意义:⑴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⑶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⑷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三)巴黎公社运动1、爆发时间:1871年3月18日2、政权成立:1871年3月28日3、斗争性质:是无产阶级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