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难高考真题

最难高考真题

最难高考真题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2007 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综合——化学部分6.(2010江苏卷)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1L0. 1 mol/L 的43NH NO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A N B .1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10A NC .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 2I 转移的电子数为6A ND .常温常压下,乙烯中C H —键数为4A N7.2009(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 mol/L Na 2CO 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 .A l 3+、N 、Cl -、CO 32-、Na +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 .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H 2SO 4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则阴极上析出Cu 的质量为 A . g B . g C . g D . g9.2009(广东卷)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 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

B.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 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D.向Na 2 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结晶析出11.(2009福建卷)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

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 %,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 .4B .5C .6D .7 13.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 .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 .同一反应物在平衡态I 和平衡态II 时浓度不相等26. (15分)某温度时,在2L 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 和Y 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 ,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 、Y 、Z 的物质的量(n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0 1 3 5 9 10 14反应时间 反应速率V 正 V 逆平衡态I V `正 V `逆 平衡态II(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27.(15分)2007 全国卷ⅠA、B、C阳离子Na+ Mg2+ Al3+ Ba2+阴离子OHˉ Clˉ CO23 SO24HSO4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_。

28.(15分)2009(安徽卷)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2Fe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 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 或313K (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实验 编号实验目的 T/K pH c /10-3mol·L -1 H 2O 2 Fe 2+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考 298 3 ②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③298 10[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

(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 内的反应速率: (p-CP )= mol·L -1·s -1 [解释与结论](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

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 法所用试剂H 2O 2的角度分析原因: 。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 等于10时, 。

[思考与交流](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

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29.(15分)下图中A 、B 、C 、D 、E 、F 、G 均为有机化合物。

O OC 2H 6OA NaOH H 2O ①H + B 浓H 2SO 4 ② CD浓H 2SO 4 ③ F C 4H 8O 2 浓H 2SO 4 ④ G 24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需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个。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的官能团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现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9. 答案A10.【解析】苯不与溴水反应,只能液溴反应,A项错。

乙酸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油脂在碱性条件能水解,B项正确;C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营养的(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9. 答案A【解析】苯不与溴水反应,只能液溴反应,A项错。

乙酸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油脂在碱性条件能水解,B项正确;C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营养的物质,正确;D项,乙烯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而甲烷不可以,正确。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 溶液B.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3. 【答案】C【解析】A 项中的KMnO 4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来装,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来量取因此A 错;B 项若先用蒸馏水润湿会造成溶液浓度的降低。

测出值不准确,故B 错;D 金属钠性质比较活泼易于空气中氧气,水反应,故D 错。

【考点分析】考查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

3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 mol/L Na 2CO 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 .A l 3+、N 、Cl -、CO 32 -、Na +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 .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H 2SO 4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 33. 答案.A【解析】Na 2CO 3溶液水解显碱性,故加入酚酞是变红的,A 项正确;pH=2为酸性溶液,所以CO 32 -与H +是反应的,故不能共存,B 项错;乙醇属于非电解质,C 项错;硫酸为二元酸,故NaOH 的物质的量是HCl 的两倍,D 项错。

2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 答案.A【解析】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 2,③错;陶瓷的成分是SiO 2,而不属于硅酸盐,④错。

故A 项正确。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 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

B.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 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D.向Na 2 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结晶析出8. 【解析】CaCO 3与CO 2反应生成Ca(HCO 3)2,再加入NaHCO 3是没有现象的,A 项错;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 3,无CO 2气体放出,B 项错;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其中NaHCO 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 反应时,放出的CO 2多,C 项错;D 项,发生的反应为:Na 2CO 3 + CO 2 + H 2O =2NaHCO 3↓,由于NaHCO 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