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说明
“课程内容”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用建议
(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基本形式 (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
1.教学准备
2.教学内容选择
(1)源于儿童生活 (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 校本班的实际出发 (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
3.活动组织
(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建续 (3)开放地组织活动
4.活动指导
(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 (2)重视活动的过程 (3)提高活动的质置
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 课程标准
“不要拒绝理论…… 理论不可能拿来烤面包, 但理论能让面包吃起来更有味道!”
2018 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人教版部编教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 (一)生活性 • (二)活动性
• (四)开放性
: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 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二)行为与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四)过程与方法
“课程内容”说明
“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 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 体呈现的。
评价目标和内容的 确定
评价方法的选择
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台起来 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
1.观察。2.访谈。3.问卷。4.成长资料袋评价。 5.儿童作品分析。
评价的注意点
评价结果的解释与 应用
1.关注过程。2.追求多元。
评价结果同时也是反思与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应利用评价结果进一步发现问题,改善教学,切实提 高课程质量。
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
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
和基本特征, 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 生活态
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
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
, 它本身就是
。
(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三)评价的注意点 (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一)教材缩写的主要依据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理实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
(三)教材的范围
(一)充分利用教科书
(二)充分利用来自儿童的资源
(三)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2.园地制宜地利用校外资源; 3.挖掘图书资源、媒体资源; 4.利用网络资源;
• (三)综合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 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
学会关心
活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 (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
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的生活
(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三条
三条主线
四个方面
四个
三、课程设计思路
: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三、课程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