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国民经济核算56557570

第8章 国民经济核算56557570


国际收支表


金融交易

定及

资存
部金

本货
门融

形增
间交
实 物
成加 总
易 基本表


资产负债表
附属表

(期末)


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分类 (一) 机构部门分类
是对机构单位进行的分类。
机构单位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有权独立拥有货物和资产,能够与其他机构
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所有权;
2.能够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的经济决定和从
3.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从而它的消
费范围也限于包括在上述生产范围内的货物和服 务。
4.资产范围 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
资产,即资产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 有者因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
5.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
交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价格。 生产者价格等于生产者生产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 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 位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
第二节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基本核算表、国民
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
内容,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 补充。
国内生产总值表
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沿革
1952-1984年,采用适合于计划经济体制的
MPS体系;
1985-1992年,为与当时实行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相适应,采用MPS和SNA两种体系并存、两者并 用的方式;
1993年至今,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要求,取消MPS,建立与联合国新SNA接轨的我国国 民经济核算体系新版本。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 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 的其他行业。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 基本核算表
1.国内生产总值表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 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金融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
国外部门账户
经常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基本核算表之间及与附属表关系


资产负债表

(期初)


生条

产件


国内生产

总值表
表 部经
收及
门济
入金
人 口
技联 术系

分融 配交

国外

投入产出表
资金流量表
事相应的经济活动;
3.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其他义务或未来
的承诺,并能签订契约;
4.能够编制出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一套在经
济和法律上有意义的完整账户。
同类机构单位构成机构部门。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 为四个大的机构部门,即非金融企业部 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 门。由非常住单位组成的国外部门也视 同为机构部门。
(二) 产业部门分类
是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
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地点的唯一性 (2)生产活动的单一性 (3)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
产业部门分类是针对生产核算进行的部门 分类,它应用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和投入产出 核算。在分类基础上,还对其进行了三次产业 划分,即:
二、统计误差
金额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2.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有供给表、使用表、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供给表又称产出表,使用表又称投入表。 其主表为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投入产出表



资金流量表


国际收支表
供给表 使用表 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实物交易表 金融交易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投资头寸表
资产负债表
期初资产负债表 期末资产负债表
生产账户
中 国
经济总体账户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




生产账户
核 算
济 账
国内机构账户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 资本账户
投入产出表(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产出
投入
产品部门1


投 入
产品部门n
中间投入合计
劳动者报酬
增 生产净税额
加 值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增加值合计
总投入
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
最终消费
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包括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生产
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总产出 (二)中间投入(-)
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劳动者报酬 (二)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 生活补贴(-) (三)固定资产折旧 (四)营业盈余
金额
使用
一、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最终消费 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二)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三)净出口 出口 进口(-)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的系统描述——是宏观管理的重点工具
⑴ 监测经济活动 ⑵ 提供数据支持 ⑶ 为制定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帮助 ⑷ 进行统计的国际比较
(一)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MPS即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SNA即国民账户体系
SNA与MPS比较主要表现为:
1.核算范围不同 2.核算内容不同 3.核算方法不同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
1.常住单位 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
中心的经济单位,亦称常住机构单位。
要符合以下条件:
⑴ 具有一定的场所; ⑵ 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 ⑶ 从事经济活动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
2.生产范围 包括三部分:
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 或服务的生产; 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 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 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有两种涵义: 一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静态); 二是指社会产品再生产——生产、分配、流通 和使用的总过程(动态).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核算,又 称国民核算。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