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第七章学习指导第七章对外经济核算一、基本概念1、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一国国民经济由该国经济领土上的常住单位组成。
常住单位是按照一单位的经济利益中心所在来定义的,即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原则),则称之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非常住单位是指与我国常住单位发生交易的又不属于常住单位的那些单位。
2、国外概念。
国外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专门用语,是对应特定国家而存在的概念,它指与该国发生联系但又不属于该国范围的所有交易者。
3、对外交易概念。
它是指国内机构单位与国外单位之间的交易,或者说是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交易。
二、对外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和原则进行综合的对外经济核算有两种做法:(1)国际收支平衡表。
(2)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帐户体系中,对外经济核算采用了设置"国外"帐户的做法。
对外经济核算的原则与整个帐户体系所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具体讲主要有以下方面:1.估价原则。
以市场价格做为估价的基础;2.记录时间,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3.记帐单位与换算原则。
应以编制国本国货币为基准记帐单位。
三、国际收支概念国际收支概念。
一国国际收支是指该国的对外外汇资金收支,人们通常将此称为狭义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广义概念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由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既包括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也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既包括国际间的交换行为,也包括那些单方面转移及其他诸如黄金货币化、特别提款权分配与取消、债权债务再分类等行为,它们被统称为对外交易。
目前各国通用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按照广义国际收支概念编制的,反映一国对外经济状况的平衡表。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收支的系统记录。
标准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大部分组成。
资本项目又被区分为资本往来项目和储备资产增减变动项目,同时考虑到国际收支统计的特点,又特别设立了"错误与遗漏"项目,因此,一般讲,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内容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往来项目、错误与遗漏、储备资产变动额四个组成部分。
五、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我国1980年开始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它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的标准表式设计的。
199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新版本的标准表式进行了重新修订。
教材第205页表7-9是我国目前应用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表式。
分为以下各项:(1)经常项目。
(2)资本和金融项目。
(3)储备资产。
(4)误差与遗漏。
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运用会计借贷记帐原理编制。
表中每一项目都分为借贷两方,分别记录本项目的国际支出和收入。
其中借方记录支出性经济行为,包括实际资源增加(如进口)、金融资产增加(如购买国外证券,即证券投资)和负债减少(如归还借款)。
贷方记录收入性经济行为,包括实际资源减少(如出口)、金融资产减少(如出售所持国外证券)和负债增加(如对外发行证券)。
按照发生的国际收入和支出金额分别记入贷方和借方,对应每一项目,用贷方发生额减借方发生额所得差额记入表中"余额"一栏,表示各具体项目的国际收支差额。
一般借大于贷时差额为负,表示该项目支大于收的国际收支逆差;贷大于借时差额为正,表示收大于支的国际收支顺差。
七、国际收支平衡关系观察一国国际收支状况,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收支差额指标。
这些指标可利用平衡表求得,具体作法是对平衡表中纵向排列的各项目进行划线归类,区分为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然后就线上项目计算借贷平衡差额,以此从不同层次上求得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综合性收支差额。
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国际收支总差额,它是将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和误差与遗漏合称线上项目而求得的借贷差额,正差额表示国际收支顺差,负差额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这时,储备资产增减额作为线下项目,其借贷差额与国际收支总差额数额相等,但符号相反,表现了线下项目对线上项目借贷差额的弥补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将经常项目作为线上项目计算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将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和金融项目作为线上项目,所得借贷差额称为国际收支基本差额。
八、国外帐户的特点及核算内容国外帐户与国内帐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国外帐户是立足于国外来反映一国对外交易状况的,因此,帐户来源方和使用方(或资产获得方和负债发生方)的意义与国内帐户正好相反,国外的来源正是本国的使用,国外的使用正是本国的来源。
(2)国外帐户只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类经济交易,它并不与任何特定的经济活动如生产、消费、资本形成等相联系。
(3)国外帐户记录的交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国内机构部门帐户上记录的某项经济交易的对应登录。
依据对外交易的类别和国民经济帐户的一般结构,国外帐户包括以下具体核算内容:(1)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反映货物与劳务的对外交易。
(2)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帐户,反映关于收入分配的对外交易。
(3)积累对外帐户,包括反映对外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获取与买卖交易的对外资本帐户,反映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交易的对外金融帐户,反映非经济交易原因引起的对外资产数量变化的资产数量其他变化帐户和持有资产损益状况的重估价帐户。
(4)对外资产负债帐户,反映期初和期末的对外资产与负债存量,以及在期初与期末间这些存量的变化关系。
具体的国外帐户核算内容在下面分别阐述。
十、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是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货物与劳务往来的帐户。
由于立足于国外设置,该帐户来源方按货物和劳务进口列示,表明因国内进口使国外获取的收入;使用方按货物和劳务的出口列示,反映国内出口使国外花费的支出。
货物与劳务出口是指当期国内常住单位对非常住单位出售或赠予的货物和服务,进口则是指国内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那里购买或接受赠予的货物和服务。
十一、货物进出口核算及劳务进出口核算货物进出口核算需要明确:货物进出口核算的范围;货物进出口的计价;货物进出口的记录时间。
劳务进出口是指一国所有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提供和使用劳务的行为。
十二、原始收人与经常转移对外帐户原始收入与经常转移对外帐户是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收入分配流量的帐户。
收入分配的项目包括雇员报酬、财产收入、生产税与迸口税减补贴、现期收入与财产税、社会缴款与福利、其他经常转移等。
帐户来源方记录国外在上述项目上的应收额,使用方记录国外对上述项目上的应付额;货物与劳务对外交易差额做为本帐户核算起点也被列在来源方。
平衡项"经常交易对外差额"列在使用方。
(具体见表7-3)。
十三、对外资本帐户和对外金融帐户对外资本帐户和对外金融帐户是对外积累帐户的组成部分,反映因对外经济交易而引起的对外资产、负债和净值变化情况。
对外资本帐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非金融性资本交易。
帐户右方为负债和净值变化方,反映资金筹集来源,首先记录经常交易对外差额,以体现资本帐户与收入帐户的联系;同时记录国外对该国的应收资本转移和应付资本转移(一)。
帐户左方为资产变化方,反映资金使用。
负债和净值变化减去资产变化的结果称为国外净贷出或净借入,这是本帐户的平衡项。
具体可见教材第215页表7一4。
十四、对外金融帐户对外金融帐户有关交易流量的核算方法和计价、记录时间等和前几章中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完全相同。
具体可见教材第215页表7一5。
十五、对外资产其他变化帐户对外资产其他变化帐户是对外积累帐户的一部分,它与对外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列,反映因非经济交易原因引起的对外资产、负债和净值的变化,具体包括对外资产数量其他变化帐户和重估价帐户。
它专门用于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由于非经济交易原因引起的存量变化。
具体见表7一5。
国外帐户中的重估价帐户专门用于记录国外对该国资产负债的重估价结果,一般仅涉及金融资产和负债。
具体表式如教材第217页表7一6。
十六、对外资产负债帐户对外资产负债帐户反映在某时点上国外对该国拥有的金融资产与负债存量,以及从核算期期初到期末这一存量的变化过程。
期末(或期初)时点的对外资产负债帐户在帐户结构上与整个体系的资产负债帐户基本类似,只是前者所核算的资产仅限于金融资产。
具体表式如教材第217页表7一7。
十七、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帐户的比较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帐户是密切关联相互结合的。
一般各国总是先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然后将其纳入国外帐户体系。
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
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帐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原始收人和经常转移对外帐户基本对应,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帐户中资本帐户、金融帐户也是基本对应的。
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并不完全等同于国外帐户。
除了前者立足国内编制;后者立足国外编制外,差别还存在于以下两方面。
十八、对外经济核算应用分析(一)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分析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收与文之间的协调关系。
保持一时期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约束。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最典型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往来项目也是顺差,结果使储备资产有很大增加额(即逆差)。
2.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往来项目逆差,但在数额上前者大于后者或基本持平,使储备资产略有增加或保持稳定。
3.经常项目逆差,资本往来项目也是逆差,从而造成储备资产的较大减少(目p顺差)。
4.经常项目逆差,资本往来项目为顺差,但在数额上前者大于后者或基本持平,使储备资产略有减少。
(三)对外经济依存度分析对外经济依存度分析就是指对外经济活动与国民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
一国经济越发达,开放程度越高,对外经济依存程度就越高。
1.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这是关于货物进出口(或货物与劳务迸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分析,从实物资源流量上反映国民经济的对外依赖和支撑程度。
2.对外资金依存度分析。
这是指一国对外资金流动与国内资金流动及运用关系的分析。
一国对外资金依存度在当期流量层次上看,就是指资金流出量、流入量分别与国内储蓄相比较的比值,以及净流出(或流入)量与国内储蓄比较的比值。
对外资金依存度还可在期末存量层次上计算。
对于那些经济比较富有活力但资金相对短缺的国家来说,对外资金依存度计算和分析的焦点主要在于外部流入资金的依存度。
生产帐户是对一国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的核算,从财务关系看也是生产收入与支出的核算。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是对一国一定时期国民(或称常住单位)所分配生产收入的核算,它与收入形成帐户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只是核算的主体对象不同,其中主要涉及的是对外经常交易帐户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