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岗位操作规程..

锅炉岗位操作规程..

35吨炉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任务以烟煤为燃料将来自软化岗位的纯水和煅烧炉回送的蒸汽冷凝水通过除氧器除氧后用给水泵打入锅炉加热汽化。

制得合格的过热蒸汽供后工段使用。

二、工艺流程简述来自软水岗位的纯水和煅烧炉回送的蒸汽冷凝水经除氧罐加热除氧后由锅炉给水泵打入锅炉,由炉膛内沸化床高温火焰加热汽化,变为饱和蒸汽再将过热器继续加热变为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通过减温减压装置进入蒸汽分汽缸,再由分汽缸分送碳化、结晶、合成氨系统。

燃料粉煤由提升机送入煤仓,再由给煤机加入沸化床,燃烧后的冷渣由人工通过卸渣装置卸出,燃烧后的细灰由炉膛进入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平支流分离器对流管、省煤器、电除尘把烟气中的细灰由加湿机放入四轮车拉到灰场。

空气由鼓风机送入沸化床,烟道气经省煤器降温后,通过电除尘由引风机引出最后由烟烟囱排放。

四、工艺指标1、蒸汽压力1.1锅筒压力≤3.9MPa 分汽缸2.0~3.4MPa1.2蒸汽温度320℃~400℃二次温度220℃~320℃1.3鼓风机出口压力5900至8000毫米水柱2、液位2.1上锅筒液位(远传)50~55%2.2板式液位190~220mm2.3除氧器液位远传50~60%,玻璃管上管液位1/3~2/33、炉温上层850℃~980℃中层850℃~970℃下层850℃~1000℃4、给煤转速30~100%5、风量阀位开度鼓风量45%~65% 引风量30%~85% 播煤风70%~80% 6、电流鼓风机260~350A 油位1/2~2/3引风机240~300A 油位1/2~2/37、电机温升≤65℃轴承温度≤60℃8、排烟温度160~210℃9、炉膛负压-16~-100Pa控制省煤器烟气出口压力-900~-1600Pa10、锅炉排污根据炉水氯根和碱度值确定排污量。

两小时排污一次,冲洗液位每班两次。

11、下灰每两小时各风室细灰下灰一次。

静电除尘1小时下灰一次。

除尘器108~110℃12、炉水控制指标12.1给水电导率<200us/cm给水碱度20~25mg/l给水温度95~115℃除氧器水温100~117℃12.2炉水PH值10~12炉水碱度300~600mg/l炉水电导率1800~2000us/cm炉水氯根120~250mg/l13、15吨链条炉分汽缸蒸汽压力0.9~1.2MPa送变换压力0.9~1.2MPa五、操作规程1、启炉前的检查1.1锅炉水位检查1.1.1根据锅炉水位表检查水位,液位保持在200mm左右,若水位较高则应放水至点火水位,并停止上水后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

1.1.2校验两台就地水位计是否同一高度,若有误差,要对水位计进行冲洗检查,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1.1.3若水位表玻璃管有污染,清晰度差,必须加以清洗或更新,以免出现水位误差。

1.2排污装置的检查与排污运行前锅炉应进行试排污确认排污阀良好将阀门完全关闭。

1.3压力表检查1.3.1检查所有压力表指针的位置。

1.3.2没有限止订的压力表,指针离零位的数值不超压力表规定的允许误差。

1.4给水系统的检查1.4.1检查贮水罐的水质,要确认水量充足并使管路及阀门畅通。

1.4.2进行手动及自动给水操作试验,确认其性能良好,动作正确。

1.5炉内通风换气将烟道闸板打开,应启动引风机换气,若自然通风换气烟道较多长弯,换气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用机械引风换气,一般不少于5分钟。

1.6备底料及燃料1.6.1准备一定数量的素灰粒径不大于3mm,2mm以下细渣不超总量30%,含碳量不超过3%。

1.6.2在检查沸床及风帽完好,内无杂物后,将准备好的素灰铺入主床布风板上厚度300-400mm。

1.6.3启动引风机维持炉膛微负压,再启动鼓风机将床料吹松后停风机,将备好的木炭放于表灰层上,厚度约为100mm左右。

1.7过热器加一定量的水(冷炉启炉)。

1.8检查1.8.1各处热电偶,热电阻和仪表。

1.8.2测量风室静压的风压计。

1.8.3测量各处进风量的测风装置。

1.9检查司炉操作人员所用工具和劳保用品是否齐全,确定点火司炉人员联系信号方式。

2、锅炉点火启炉2.1锅炉点火可按以下程序运行:2.1.1打开烟道档板,使炉内保持一定的负压然后用引火物将木炭引燃,木材随之燃烧起来,床温也将逐渐升高。

2.1.2当床上不断出现红色火焰时,应启动风机,逐渐加大风量调整好沸床风量及炉膛负压,继续添加木炭或引火烟煤屑少许,添加时,要尽量播撒开,当床温升高到500℃以上时可适当加大风量,观察燃烧火焰,一般床温500℃以下时床内底料无红光600-700℃时呈暗红色,并由暗转红,且越来越亮。

2.1.3当床温已达600-700℃时,应控制保温,使床温继续升高的长势放慢些,若温度上升太快,少暂停播烟煤及木炭,以减慢床温上升速度。

2.1.4700℃以后可继续播少许烟煤屑,使料层温度平稳地升高达800℃时,即可关闭炉门,开始给煤机送入正常的燃煤,同时加大风量使料层正常沸腾,另外再利用给煤机的转速变化来控制温升直到进入正常运行温度至此,启动过程即可完成。

2.2锅炉点火注意事项2.2.1 3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冷态2-3小时,热态启动可以较快,耗时30-50分钟。

2.2.2整个锅炉升温速度不大于5-10℃/min。

2.2.3整个锅炉启动升温伴随着升压同时进行。

2.2.4在整个给煤,加风过程中,掌握风量是点火的关键,若发现风量过大有灭火危险时,应立即减风或停止送风,待料层表面的烟煤开始燃烧时,开动风机少量加风,并往有火苗的地方撒入少量的烟煤屑,使料层重新升温。

2.2.5随时注意用炉钩试探料层底部是否结焦,若有焦块,及时钩出。

2.2.6为防止点火时,“低温结焦”和“高温结焦”烟煤或木炭,投入方式要少量勤给,均匀播撒,加风流化后要用炉钩勤扒床料,使床温尽量均匀,平衡、缓慢升温。

2.3锅炉的升压与升压过程中一些定期工作。

2.3.1锅炉点火后达到给定的蒸汽压力所需的时间,因锅炉型式及容量及给水温不同,要注意两点:①不使锅炉整体产生很大温差。

②不应出现局部过热。

我厂所用的流化床锅炉为重型炉墙,升温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上,升火过程中可在下锅筒适当放水,上面补充给水,减少上下之间温差。

2.3.2锅炉升压速度应按以下时间进行0-0.5MPa 60分钟0.5-2.0MPa 40分钟2.0-2.5MPa 20分钟2.5-3.8MPa 30分钟2.3.3升压过程中应进行下列工作:①空气排出:锅炉内产生蒸汽后0.05MPa待锅炉内的空气从空气阀或抬起的安全阀完全排尽后,即完全冒出蒸汽时,应把空气阀或安全阀关闭。

②检查泄漏和紧固:检查水位表,排污阀及其他的附件的装配部位有无泄漏,对泄漏处进行轻度紧固等处理,若简单处理,仍不能止漏,必须停止使用处理,对刚修整完或初用的锅炉其人孔、检查孔等无论是否有泄漏,均要适当紧固。

③在锅炉升压中进行如下操作:A、当压力上升0.05-0.1MPa时应冲洗水位表,冲洗时要戴好防护手套,脸不能正对水位表,动作要缓慢,以免玻璃管由于忽冷忽热而爆炸伤人。

B、当压力上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在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

C、当汽压升至0.2MPa时,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

①检修时折过的人孔盖,手孔盖和法兰的连接螺栓,温度升高后会伸长变松,需要再拧紧一次。

②操作时应侧身,用力不宜过猛,禁止使用长度超过直径20倍的板手,以免拧断螺栓,当汽压继续升高后,不可再次拧紧螺栓。

D、当汽压上升到0.2-0.39MPa时应检查锅炉液位,若液位较低,开给水设备,关省煤器再循环阀后向锅炉上水,上水完毕,应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

并对进行一次排污,以减少各受热面之间温差,排污时注意锅炉水位。

2.4升压注意事项2.4.1严格控制升压速度,以保持各部位膨胀均匀。

2.4.2省煤器再循环阀,在停止上水时开启,连续上水时关闭。

2.4.3应注意保持正常汽包水位,但为了减小汽包上下壁温差,可将水位保持在高限。

2.4.4当压力达1.95-2.2MPa且定期工作完成,检查完毕方可并汽。

3、锅炉的通汽与并汽3.1通汽锅炉房内若仅一台锅炉运行,将锅炉内蒸汽输入至蒸汽回管的过程称通汽,锅炉通汽有以下两种方法:3.1.1自冷炉开始即将主汽阀开启使锅炉及管道同时升压。

3.1.2在锅炉升压时,将主气阀及其旁路关闭,直到接近工作压力时,再开启旁路进行暖管,待管道中的压力与锅炉压力相同时,再启主汽阀。

通汽后应检查下列各项:①检查疏水阀,旁通阀以及其它各种阀门的开闭状态,是否正确。

②由于开启主汽阀通汽后,锅炉气压就会下降,因此应边观察压力表,边调整燃烧。

③水位表的水位出现变动后,要边观察给水设备运行状态,边监视水位。

④再次检查联锁装置等控制仪表。

3.2并汽锅炉房内若有几台锅炉同时运行,蒸汽母管内已由其他锅炉输入蒸汽再将新升火锅炉的蒸汽合并到蒸汽母管的过程为并汽(亦称并炉)。

并汽操作顺序:3.2.1开户蒸汽母管和主汽管上的疏水阀,排出凝结水。

3.2.2当锅炉汽压高于运行系统的汽压0.05-0.1MPa时即可开始并汽。

3.2.3缓慢开启主汽阀旁路进行暖管,待听不到汽流时,再逐渐开大主汽阀,(全开后再倒半圈)然后关闭旁路阀,以及蒸汽母管和主气管上的疏水阀。

3.2.4并汽时应保持汽压和水位正常,若管道中有水击现象,应进行疏水后再并汽。

3.2.5并汽后,全面检查,并恢复省煤器再循环阀处关位置。

注:全面检查,通汽或并汽后,待锅炉负荷升至80%时,循环料道回料畅通,可投入二次风运行,带满负荷后1小时炉运正常后,方可投入自动。

4、正常运行中各项参数的控制4.1送风量及一、二次比例一次风70-75% 播煤风及二次风25-30%4.2均匀给水,保持汽包水位在200-250mm。

4.3锅筒蒸汽压力3.5-3.8MPa 分汽缸压力2.5MPa±14.4风静压6000mm4.5沸下温度930-950℃4.6沸上温度870-900℃4.7沸中温度870-900℃4.8给水温度102-105℃4.9给水压力与汽压力差不少1.5MPa4.10炉膛出口烟气温度700-750℃4.11鼓风机电流240-260A4.12引风机电流240-260A4.13冬季注意锅筒液位计的保温工作。

5、正常停炉5.1锅炉压力5.1.1当因生产需要锅炉暂停止运行,可以对锅炉进行压火操作。

①关闭回料“L”阀停止二次风。

②停止给煤机,待料层温度低于正常运行温度50℃左右,停一次风并停送引风机。

③注意锅炉水位,关闭排汽阀,以维持一定压力。

④尽快将引风机挡板及所有人孔关闭,防止冷风漏入炉膛。

5.1.2压火后启动压火后需再次启动,应根据不同情况操作。

①若料层温度低于500℃时,且料层较厚时,可将料层表面冷灰扒出,留下350-400mm厚再烧一层红火,同冷炉启动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