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和反思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和反思

课题:有趣的汉字教学内容: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谐音特点,字谜种类及猜谜方法,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及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初步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以及爱汉字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各小组搜集的资料准备展示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揭题:《有趣的汉字》师引入: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起到汉字王国尽情地遨游了一番,在汉字这个神秘的国度里,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和感受,一定有许多的奇思妙想、奇闻趣事,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有趣的汉字》。

板书课题二、奇妙的字谜: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讲故事。

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是明朝著名的文人,他们是好朋友。

有一回,三个人聚在一起吃饭、饮酒,一边吃一边笑。

祝枝山说:“今天高兴,我出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哪位猜不出,就让哪位请客。

”接着他说出一个字谜:“古代有,现代无。

商周有,秦汉无。

唐朝有,宋朝无。

”唐伯虎才思敏捷,祝枝山话音刚落,他马上接口说:“我把你的谜底也编成一个字谜——‘善人有,恶人无。

智者有,愚者无。

听者有,看者无。

’”文征明不甘落后,也编了一个字谜:“右边有,左边无。

后面有,前边无。

中间有,外边无。

”酒店老板听三人说得热闹,也来凑趣:“高个有,矮个无。

嘴上有,手上无。

跳着有,走着无。

”三个人听了,和酒店老板一起大笑起来。

四个人的谜底其实说的是同一个字,究竟是个什么字,让他们这样高兴呢?学生猜字谜,并说说怎么想的。

2、试猜字谜,领悟方法:①接一半,断一半接起来,还是断(打一字)②人人都走横道线(丛)③重逢④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打一字)①折汉字有偏旁部首、上下左右的笔划,把它们拆开,加以增减或重新组合,变成另外的一个字,这种方法叫做组(拆)合法。

②丛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把横道线想成是“一”字,以形象字,我们把这种猜谜的方法叫做象形法。

象形法破谜的关键就是把某些事物想成一个笔划、一个汉字。

中国汉字的造字法之一就是象形。

③观重逢就是又见面的意思,我们先解释这个意思,然后再猜,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叫他会意法。

你只要分析和解释谜面的含义,就可以破谜。

④奇这种方法,我们排除一种想当然的字,我们叫他排除法。

师: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搜集到了二十多种猜字谜的方法,你们有兴趣也可以去试试,一定能找到更多。

在我们猜谜时,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独立猜谜,了解形式:师:字谜可有意思了,不仅猜谜的方法有那么多种,字谜的谜面也有很多种形式呢!刚才我们猜的这四个字谜,属于文字谜,上老师给大家讲的是故事谜,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形式的字谜啊?别急,我们书本上就有其他的形式,翻开书找一找。

(1)出示书上的字谜,猜字谜,说说怎么想。

出示谜语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生猜谜底是“日”,说说怎么想的?(画时圆,太阳画的时候就是圆的,“日”字写的时候就是方的。

谜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谜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谜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2)出示画谜,猜一猜,并说说怎么想的。

第一幅图的谜底是“休”,因为图画上画着一个人靠在一棵树旁休息,提示字形就是“休”。

第二幅图的谜底是“斗”。

因为图画上画的时钟是“十二点”,一个“十”加两点组合在一起就是“斗”。

(3)出示动作谜,说说每个运动员姓什么,是怎么猜的。

4、交流收集途径,同学互猜。

1、师:这些谜语都没有难到同学们,真是高手。

听说,你们还另外收集了不少谜语,交流一下,是怎么收集到的?交流搜集方法。

2、字谜小组出谜考大家。

师:文字谜多姿多彩,大家收集的是什么样的字谜呢?谁准备考考大家?字谜小组学生出题,全班同学抢答。

5、小结,布置课外任务:字谜真的十分奇妙,也深受大家的喜爱,它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文游戏,这种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到汉字非常有趣,还可以让我们在游戏中领会到汉字的深刻含义。

同学在课后可以根据谜面的不同形式继续去搜集字谜、整理字谜。

(随机板书:奇妙的传统的文化)二、有趣的谐音:1、故事激趣,了解谐音:(1)出示故事前半部分: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今天就请客吃饭。

”徐文长笑道:“此事极易。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徐文长,你会怎么做?(交流)(3)师出示故事后半部分,了解谐音:徐文长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长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

”李四纳闷道:“文长兄啊,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说是葫芦呢?”徐文长道:“是葫芦。

”李四道:“是瓜。

”徐文长:“葫芦!”李四:“瓜!!”徐文长:“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瓜,瓜,瓜!”徐文长运用了什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谐音吗?(谐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

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又饱含哲理,余味无穷。

)(4)读对话,体会谐音的有趣。

2、趣探不同形式的谐音:(1)师:谐音生动、俏皮,老师刚刚讲的是笑话中的谐音,你们在课外搜集资料时又找到了哪一类的谐音呢?(歇后语中的谐音;笑话中的谐音;对联中的谐音;古诗中的谐音;广告中的谐音;字谜中的谐音;数字中的谐音等。

)(2)歇后语中的谐音:A、一起读读书上的歇后语,引导发现答案中谐音字的妙处:这几组歇后语巧妙利用了汉字的谐音,表达了与原句截然不同的意义,读起来生动、俏皮、耐人回味。

利用谐音编写的歇后语还很多,你们搜集到了吗?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歇后语,互相出题竞猜。

C、歇后语的运用:⑴华强是我们班的乒乓球高手,我与他比赛,只能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⑵张兰上课不再迟到了,真是新鞋换旧鞋──改鞋(邪)归正。

学生自己说一句带歇后语的句子。

D、小结活动:歇后语幽默又有趣,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5)对联中的谐音:A、师出示对联,生读一读,体会谐音的妙用。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

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B、猜猜对联中的谐音。

学生自己出题,自己猜。

C、小结:多么有趣又有意思的谐音啊,它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同学们,我们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发扬光大,你们也来试一试。

三、创意活动:小组合作,编字谜、歇后语或笑话。

(有时间交流,没有时间课外完成)四、延伸活动:给资料归类,编“有趣的汉字”小报,举办字谜会,举行家庭猜谜会……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上个星期,学校进行了教学检查。

我上的一堂课是《有趣的汉字》。

听课老师和领导对我上的这堂课评价较好。

我自己觉得上的也比较成功。

我的体会有----1、这个板块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而我着重选择了猜字谜和找谐音这两个内容在这节课和学生交流。

字谜是中国特有的游戏形式。

教材提供了一些字谜范例,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三种形式,学生很有兴趣。

通过猜字谜,使学生体会到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字形往往表示一定的意义,汉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教材介绍了几种运用谐音的传统语文形式,有歇后语、笑话等。

学生在收集使用谐音的文字作品中,可以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教师工作室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教师的指导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而指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以自己浓浓的情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指点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想些活动的点子,为他们推荐一些读物,介绍一些语言文字网站,并为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

我还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和学生一样搜集、调查、查阅,掌握一些字谜、笑话、故事,同学生一起参加汇报交流,指导学生举办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字谜擂台,谐音乐园等等。

2、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课堂教学体现---活动化。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明确搜集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学生有了这些做保障,搜集资料的时候就有目的,有内容,他们搜集到了丰富的字谜和汉字谐音现象,他们搜集的内容之丰富,连我都觉得十分惊讶。

课堂上猜字谜,我采用学生喜欢的比赛的形式,还设置了三关,让学生感受闯关的快乐,同时又获取了知识。

而谐音乐园这一部分,我则完全和学生融为一体,我和他们一起搜集了资料,和学生一起交流,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这些知识。

这一部分可以说内容很简单,所以在时间上我也安排的少一些,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我调动。

自主性。

在这节课上我就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再在班上交流。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活动策划和实施的能力。

《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而我着重选择了猜字谜和找谐音这两个内容在这节课和学生交流。

字谜是中国特有的游戏形式。

教材提供了一些字谜范例,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三种形式,学生很有兴趣。

通过猜字谜,使学生体会到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字形往往表示一定的意义,汉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教材介绍了几种运用谐音的传统语文形式,有歇后语、笑话等。

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想些活动的点子,为他们推荐一些读物,介绍一些语言文字网站,并为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

我还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和学生一样搜集、调查、查阅,掌握一些字谜、笑话、故事,同学生一起参加汇报交流。

课堂上猜字谜,我采用学生喜欢的比赛的形式,还设置了三关,让学生感受闯关的快乐,同时又获取了知识。

而谐音乐园这一部分,我则完全和学生融为一体,我和他们一起搜集了资料,和学生一起交流,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这些知识。

这一部分可以说内容很简单,所以在时间上我也安排的少一些,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我调动。

在这节课上我就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再在班上交流。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活动策划和实施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