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EKLA常用系统节点设置

TEKLA常用系统节点设置


实用标准
在“图形” 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四个参数,参数
1 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 此处
参数一般填 10;参数 2 控制反面加劲肋距翼缘边的距离,若默认值则此加劲肋与梁翼缘有
不定值的间隙; 参数 3 控制夹板内边距主梁腹板内缘的距离 (此参数需特别注意, 即使次梁
截面高度相同,连接板,螺栓参数相同,但主梁截面的翼缘宽度有变化,节点中此参数
文档
实用标准
采用菜单 1,带加劲肋的垂直连接板( 17)节点 举例:要创建 H300 的梁铰接节点如图 采用菜单 1,特殊的全深度( 185)节点
1、点菜单 1,弯距连接( 181)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图形”选项中: 参数 1、 2 控制的是梁上盖板距梁翼缘边的焊缝; 参数 3、 5 控制梁上盖板开始收缩的尺寸; 参数 4、 6 控制盖板顶部的尺寸; 2、点“部件”选项,进入该节点的部件参数选项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部件”选项中,各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梁上下翼缘上的盖板的尺寸。 2,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选项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 排数,列数。 形式二
文档
实用标准
采用菜单 8,美国拼接节点( 77) 举例:要创建 H400 的节点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 3 个参数, 参数 1 控制加劲板厚度, 参数 2 控制加劲板的形式, 参数 3 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 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 排数,列数。
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 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点板选项设置,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板”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 3 个参数, 参数 1 控制板厚度, 参数 2 控制连接板在梁腹板的两侧方向, 参数 3 控制连接板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3, 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的加劲板设置,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形式二
采用菜单 1,有加劲肋的梁( 129)节点 举例:要创建 H300 的梁铰接节点如图
1、 点菜单 1,有加劲肋的梁( 129)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 1.2.1
文档
实用标准
在“图形” 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 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
间隙, 此处参数一般填 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 此处参数一般填 10,次梁下
(因此处为栓焊连接,故翼缘
文档
实用标准
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 排数,列数。 4、点“焊接准备”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腹板螺栓参数选项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加劲板”选项中, 参数 1 控制反面加劲肋的厚度; 参数 2 控制是否生成反面加劲肋及加劲肋的形式; 参数 3 控制反面加劲肋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螺栓设置,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 排数,列数。 一、 梁柱刚接 形式一
文档
实用标准
在“槽口”选项中, 参数 1 控制槽口的深度和高度, 参数 2 控制槽口在翼缘的两侧方向。 形式三
文档
实用标准
采用菜单 1,带加劲肋的垂直连接板( 17)节点 举例:要创建 H300 的梁铰接节点如图
1、点菜单 1,带加劲肋的垂直连接板( 17)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
文档
采用菜单 8,美国拼接节点( 77),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图形”选项中: 参数 1 控制梁与牛腿之间的间隙; 参数 2 控制间隙是从主梁开始,还是次梁开始,或者从两者中间开始。 2、点“部件”选项,进入该节点的部件参数选项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部件”选项中,各参数分别控制梁上各板的厚度,尺寸。 上下的连接板厚度均为 0,仅设置腹板的厚度为 10) 3、点“腹板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腹板螺栓参数选项如图
实用标准
一、 梁梁铰接
形式一:
XSTEEL常见节点设置
采用菜单 1,特殊的全深度( 185)节点 举例:要创建 H200 的梁铰接节点如图
1,点菜单 1,特殊的全深度( 185)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图形” 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两个参数, 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
翼缘处参数控制下翼缘的切割深度 (此处参数控制不准确, 需对每个节点实际切割长度较合,
故一般不在这里控制参数,改到“槽口”
选项设置)
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板”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厚度, 侧方向,连接板的切角形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
3
的值也要做调整),参数 4 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距离,此参数一般填
0。
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板”选项中, 参数 1 控制两侧的夹板的厚度; 参数 2 控制主梁上加劲板的厚度; 参数 3 控制垫板厚度(此参数主要是在次梁腹板厚度与主梁上加劲板的厚度差比较大的时 候,需在次梁一侧垫厚,不然螺栓很难拧紧); 参数 4 控制主梁劲板深度; 参数 5 控制主梁上劲板的切角形式和大小; 参数 6 控制两侧夹板的归属,默认为单独构件,但实际工程中一般随次梁走;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
连接板在梁的两
文档
实用标准
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 3 个参数, 参数 1 控制加劲板厚度, 参数 2 控制加劲板的形式, 参数 3 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 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
文档
实用标准
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 排数,列数。(需特别注意参数 2,此参数若选“中间”选项,则主梁截面变化时,螺栓并 不一定居中,故还是选“顶端”选项,设置第一颗螺栓距梁翼缘顶的距离不容易出错。) 5、 点“槽口”选项,进入该节点的槽口设置,如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