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3.6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3.6

计算机的 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从组成计算机的部件看,它有许多功能不同的板、卡组 成,各种板卡也是型号各异,但从原理上看,它采用了 “冯·诺伊曼结构”。
※1946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伊曼提出,被誉为计算 机之父。奠定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该结构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三点: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 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到存储器中 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
程序执行过程 人脑运算过程
计算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输入设备
输入 2*3
0 000 0 0101 0 0 0 0 0 0 11
0 0 0 0 0 110
程序
键盘
原始数据
*
2 3
6
内存
输出设备
输出
打印机 运算结果
6
指令数据线 控制信号线
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返回
对照一下人进行某项运算时的情况
外部存储器
二进制只有0和1组成,在现实生活和记数器中,一些 “器件”只有两种状态,如电灯的“亮”与“灭”, 开关的“开”与“关”。一种状态表示数码0,另一 种状态表示数码1,1加1应该等于2,因为没有数码2, 只能向上一个数位进一,就是采用“满二进一”的原 则,这和十进制是采用“满十进一”原则完全相同。
1+1=10,10+1=11,11+1=100,100+1= 101,
101+1=110,110+1=111,111+1+= 1000,……,
可见二进制的10表示二,100表示四,1000表示 八,10000表示十六,……。
计算机中采用的是“0”、“1”代码 组成的二进制,每一个“0”或“1”就称 为一个二进制位,用“bit”(比特,b)来 表示。它是最小的存储容量单位。
CPU
高速缓冲存 储器
主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分为两种: 只读存储器(ROM):存储信息包括开机检 测、系统初始化等程序,其中信息固定不 变,可读不可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如: BIOS芯片 随机存储器(RAM):存放当前参与运行的 程序和数据。信息可读可写,关机后信息 丢失。如内存条。
返回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为了提高性能,生产厂商将控制器和运算 器生产在一块集成电路中,成为中央处理器 (CPU)
存储器
是计算机中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一般分为高 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三个层次。
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小 速度快 价格高 存 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如:cache 主存储器:容量较大 速度较快 价格适中存 放当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如:内存。 辅助存储器:容量大 速度慢 价格低 存放 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如:硬盘 光盘。
+0×21+1×20=73
十进制转换二进制
29 1
24 0
220
1
(9)10=(1001)2
本节小结:
一、冯·诺伊曼结构
二、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换算关系
1B=8b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在磁盘上存储1个阿拉伯数字或一个英文字母 通常要占用1B的存储空间,存储一个汉字占用 2B的存储空间。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001001)2=1×26+0×25+0×24+1×23+0×22
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运算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CPU
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 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部。发出操作控制 信号,控制计算机各部件间协调一致地工 作。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运算中心,计算机所 进行的各种复杂的运算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运算器的运算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包括数据运算和逻辑运算。
输入设备
输入
眼、耳等
解题方法 (事先学习) 题目
笔记本、手册等
大脑
·控
(控制器)
·制计算、判断 (运算器)
·记忆细胞(内部存储器)
输出设备
输出
手、几个问题:
什么是二进制呢? 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呢? 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如何表示呢?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计算机是由千千万万个电子元件组 成的,这些电子元件一般只有两种稳定 的工作状态,而用高、低两个电位来表 示在物理上是最容易实现的,如电路中 有,无电流,有电流用1表示,无电流用 0表示。类似的还比如电路中电压的高, 低,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等. 因此,在计算机领域中采用二进制。
“Byte”(字节)是存储器中的最 基本的单位。 注意
其它的度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bit 和Byte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bit用来表示一个二进制位,常记作 b 。 最小的存储容量单位。 Byte是存储器中的最基本单位,称为字节, 常记作 B 。
1Byte=8bit
单位名称
Byte(字节,B)
KB(千字节) MB(兆字节) GB(千兆字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