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题有答案.doc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题有答案.doc
目的
就业求学迁居等
边走边看
精神愉悦
在何处进行
异地
异地或者常住地
异地
七、案例分析题
答:小张接待外地来的朋友游玩了家附近新开放的景点,属于游览。小李带团到苏州、无锡 旅游属于旅行;而小王参加的昆明、大理、丽江六日游则属于旅游。
小张的游览活动具有非功利性,是在本地进行,游览也可在本地进行;小李的旅行活动具有 功利性的,且在异地进行,当然旅行也可以具有非功利性的;而小王的旅游活动是小张和小 李活动的结合,即具有非功利性,又在异地进行。
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2、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二、单项选择题
IB 2B 3D
三、多项选择题
1AC
四、判断正误
1错2错3对
五、连线题略
六、问答题
1、答:第一,旅游者具有社会特性;第二,旅游客体具有社会性;第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2、答:说明旅游具有文化属性。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不同 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旅游设施必然具有异族历史、艺术、建筑、美术及雕塑方面的内容,因 而就具有彝族文化的特色。
3、()旅游的消费是比一般的生活更高级的消费形式
五、连线题
将下列旅游的属性和本质与对应的客观表现连线
旅游的本质
消费属性 六、问答题
1、你如何理解旅游是一种社会行为?
2、在泰国曼谷皇恩大酒店的大厅中供奉着象面菩萨(泰国佛教中的菩萨),说明旅游具有什么 属性?你是如何理解的
3、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而如今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将旅游作为业余生活 的首选。这种现象说明旅游具有什么属性?
答案
一、填空题
1、游 食 住 行2、步移景异 动与静
二、名词解释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偷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兴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 系和现象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C4C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BCD4ACD
五、判断正误
1错2对3错
六、填表题
区别与联系
旅行
游览
旅游
A会议旅游B探亲旅游C公务旅游D商务旅游
五、判断正误
1、()旅游一经产生,便有了固定统一的定义
2、() “商务旅游”属于旅游
3、()安徽民工到上海打工属于旅游
六、填表题
区别与联系
旅行
游览
旅游
目的
就业求学迁居等
在何处进行
异地
七、案例分析题
1、小张、小李、小王均定居广州。国庆节小张接待外地来的朋友游玩了家附近新开放的景点; 小李带团到苏州、无锡旅游;而小王参加了吗昆明、大理、丽江六日游。请问他们三人的国 庆活动从本学科的理论上看,有何异同?
A游览B旅行C娱乐、餐饮D购物、住宿
2、旅游活动追求的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包括()
A人身的自由感B精神上的解放感
C特定需要的满足感D人生的幸福感
3、旅行的目的广泛,包括()
A就业B商贸活动C求学D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4、在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内,存在着或者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 同样可称为旅游,如()
C世界的文明古国D原始社会的中期
三、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的变化B自然灾害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2.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出现
A古中国B美国C英国D古印度
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的古代旅游活动
的迁移和集散D规律性 )
D行为类型
迁徙
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A旅游者B旅游服务人员C旅游管理人员D旅游从业人员
三、多项选择题
所谓高级消费,主要是就()而言
A消费水平B生产水平C消费结构D消费能力
四、判断正误
1、()最早的旅游者是自然人,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旅游者才逐渐社会化,成为了
社会人
2、()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
一、填空题
1、旅&是具有社会意识、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变革能力的人,说明旅游具有属性
2、旅游文化属性表现在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是一定社
会文化环境的化身;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旅游资源以及社会对旅游活动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
6B
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D
四、判断题
1错2错
五、填表题
行为类型
迁徙
旅行
享乐旅行
外部特征
空间移动
空间移动
空间移动
行为性质
自然行为
自由行为
自由行为
行为意识
被动
主动
主动
行为目的
功利(生存)
功利
非功利
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一、填空题
1、旅游是以“”为主,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
活动
2、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旅行
享乐旅行
外部特征
空间移动
行为性质
自然行为
行为意识
主动
行为□的
非功利
四、判断题
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
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五、填表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萌芽产生
发展
2、旅游意义
本质特征
3、文化意识
经济条件
4、享乐旅行
5、经商
二、单项选择题
1C2C
3B
4C5D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_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_和
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
4.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5.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二、单项选择题
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
A定居性B团体性C季节性
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
变化,说明()
A旅游者具有社会特性B旅游的客体的社会性
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D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2、“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设施D管理服务
3、()的言谈举止都会表现出一国居民的文化素养,说明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
A都是自然行为B都是自由行为
C都是空间移动D都具有非功利性
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B自然环境C经济条件
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旅游业
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B手工业者C牧民D商人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
A原始社会的初期B原始社会的末期
二、名词解释
旅游
1、以下属于旅游的有()
A远古人狩猎迁徙B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
2、旅游的前提是()
A游览B旅行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3、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
A游览B旅行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4、“会议旅游”也属于旅游,说明旅游概念具有(
A异地性B非功利性C包容性D广泛性
四、多项选择题
1、旅游的内容包括()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