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甲状腺ACR TI RIDS分级
甲状腺ACR TI RIDS分级
以上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ETE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8%、75%, 特异性分别为13%、28%、5%。其是否可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 恶性,临床上还是存在争议。但将ETE赋值3分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对高危结节的漏诊。
ACR白皮书里推荐在横切面目测“taller-than-wide”即可, 无需测量计算。
ACR TI—RADS的FNA和随访阈值
推荐FNA时结节大小: 高度可疑(TR5)≥1.0cm 中度可疑(TR4)≥1.5cm 低度可疑(TR3)≥2.5cm 在一定情况下也可对5~9mm的TR5行FNA,因为有部分专家认为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也可 行积极监测、消融术或侧叶切除术 随访周期: TR5每年一次连续5年随访 TR4于第1、2、3和5年随访 TR3于第1、3和5年随访。 若结节大小无改变可在第5年之后停止随访。但如果在随访过程有变化: ①结节显著增大(至少在两个径线上增长20%或2 mm,体积增大≥50%),但依旧未达到 FNA阈值时可继续随访; ②TI—RADS类别增高,不论首次类别如何,均应1年之内再次随访。
Data System Nodule Lexicon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System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escription a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yroid nodule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ing a structured reporting template based on the ACR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
ACR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
White Paper of the ACR TI-RADS Committe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ACRTI-RADS分类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美国放射学会 (ACR)2017年发布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TI-RADS) 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61例共693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结果,参 照 ACR发布的TI-RADS指南,对每个结节赋分并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以结节总得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获得最佳诊断界值 并评估其诊断效能。
2017 ACR TI—RADS分类方法
ACR TI—RADS以超声征象为基础,对各描述术语赋值、 累加,依据分值总和分为TRl~TR5,不包含亚分类 (4a、4b、4c),也不包含用于提示正常甲状腺的TR0类。 TRl则表示良性结节。 设置各类恶性概率分别为 TRl(≤2%)、TR2(≤2%)、TR3(≤5%)、 TR4(5%~20%)、TR5(≥20%)。
Methods: Thyroid ultrasound reports for seven private practice radiologists were analyzed in three phases. In phase 1, radiologists dictated in a free-text format. In phase 2, they used a structured reporting template based on the ACR TI-RADS lexicon, but without the ACR TIRADS recommendations for nodule management. In phase 3, ACR TI-RADS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were added. The most suspicious thyroid nodule in each report was analyzed for size,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in all three phases.
在《甲状腺结节超声术语词典白皮书》中推荐对结节大小 精确到毫米,而常规超声仪器均精确至0.1mm,就会出现 需要四舍五入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较多目测为
“taller-than-wide”的结节通过测量计算所得为纵横比<1, 且当纵横比=1时无法归类。
William等的研究得出各类别恶性概率分别为0.3%、1.5 %、4.8%、9.1%及35.0%。ACR参考其选择各类恶性 概率分别为≤2%、≤2%、≤5%、5%~20%、≥20%, 明显低于以往研究。尤其是TR5。
I.若结节周边出现晕环,测量时应包括晕环厚度;对于倾斜方向生长的 结节,应取纵切面时结节上下最大径线及与其垂直的径线作为上下径和 前后径。图
2.ACR将结节显著增大定义为至少在两个径线上增长20%或2mm,也可采 用其他专业学会的标准,将其定义为体积增大≥50%。同时指出结节增 长率并不是鉴别良恶性的可靠依据。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T I-R A D S ) 观察者一致性与阳性预测值的研究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不同观察者使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TI-RADS ) 词典对甲状腺结
节描述的一致性 ,并确定不同 TI-RADS 分类对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阳性预测值 。
方法 对 2016 年6 - 11 月获得病理结果的 172 例连续患者的 188 个甲状腺结节使用 TI-RADS
甲状腺外扩散(extensive extrathyroidal extension,ETE)也被纳入边缘, 并赋值为3分。ETE最早在病理中被提出,表现为病灶突破甲状腺边 界向周围组织浸润,可分为微浸润(minimal)和显著浸润(extensive)。
微浸润超声可表现为:紧邻甲状腺边界、凸向甲状腺外、甲状腺边界 回声中断。
3.对于多个达到活检标准的结节,推荐FNA个数不超过两个(整个甲状 腺),如有可疑淋巴结,也需行FNA。
ACR TI—RADS问题分析
ACR TI—RADS提出在临床使用中如因钙化或声影遮挡,致使内部构成、回声、边缘类型 无法判断时可划分为“无法确定”类型。
所以边缘“无法确定”类型也可能是因为边界清但边缘不明显软组织突出与光整之间,边 界不清且边缘不明显软组织突出与模糊之间无法判断。边缘的观察者间一致性最差。
‘
2015年ACR发布《甲状腺结节超声术语词典白皮书》,共纳入6类超声 征象:内部构成、回声、形状、结节大小、边缘、局灶强回声
2017年ACR TI—RADS对超声术语部分又做了以下修改和补充说明: ①删除边缘中的“晕环征”。 ②添加“无回声”,用于描述囊性结节。 ③为解决临床使用中的问题,对内部构成、回声、边缘均添加“无法 确定”类型; ④对于纵横比(taller than wide)>1,推荐在横切面目测即可,无需 测量计算。 ⑤边缘及局灶强回声各描述术语之间,ACR TI—RADS推荐前者不可重 叠使用,后者可重叠使用(分值累加)。
结论 ACRTI-RADS分类系统在定性诊断甲状腺结节中具有较高的临
床应用价值,且以结节得分>6分 (TR5类) 作为诊断恶性的标准时诊断 效能最高。
Improved Quality of Thyroid Ultrasound Report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R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结果 (1)ROC 曲线下面积为0.89 (95%可信区间:0.86
4~0.916),依 据 ROC 曲 线 最 佳 诊 断 界 值 为6 分,且 以>6 分作 为 TI-RADS诊断恶性的标准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 92.0%、72.1%、0.641; (2)TR1~5类 中 的 恶 性 构 成比分别为0.0% (0/7)、0.0% (0/21)、5.0% (3/ 60)、24.1% (32/133)、84.8% (400/472), 且 随着 TI-RADS分 类的升高恶性构成比不断增加。
Results: Seventy-one thyroid ultrasound reports were reviewed for each phase, for a total of 213 reports. In phase 1, reports did not describe the features of the majority of nodules. In particular, shape and margin were not reported for 100% and 92% of nodules, respectively. Ninety-six percent to 100% of nodules had descriptions of all five features in phases 2 and 3. The number of nodules without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was 34% in phase 1 and 31% in phase 2. It decreased to 6% in phase 3 (P < .0005).
分析原因可能由以下分歧引起:
①典型恶性征象在实性、低回声组与非 Nhomakorabea性、低回声组之间恶 性相关性是否相同。
②ETE能否作为独立影响因素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③不同局灶强回声类型在良恶性鉴别中的贡献可否累加。且粗 大钙化及边缘钙化的定义较为混乱,恶性相关性不一。除此之 外,William等的研究中所有纳入结节的超声征象均没有出现 “彗星尾”描述,且将低回声和极低回声均计3分。同时,所有 结节并未评估“形状”(taller-than—wide)。这些也可能是造成表 1不同恶性风险分层系统的恶性率偏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