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硕士考研历年试题分类解释法理学.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硕士考研历年试题分类解释法理学.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硕士考研历年试题分类解释法理学64、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004简答]2、法的要素历年试题:6.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这一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

[2005]A.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B.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C.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D.法律规则所包含的社会关系10.关于法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5]A.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一词最早来源于教会法B.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非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代表着某种利益C.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相互关联,权利的实现离不开义务的履行D.法律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但是必须超越社会的文化发展6、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000判断]3.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2002]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6、法律的两大基本的、主要的构成要素是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

[2002判断] 43.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其要素。

[2002简答]29、在构成法律规范的条件、模式、后果等三种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模式。

[2003判断]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2004]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3、法的渊源与分类历年试题:8.关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05]A.就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地区的法律渊源而言,可以概括为以宪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主的法律渊源B.在我国,作为法律渊源之—的“法律”一词是在广义上使用的,除了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外,还包括其他有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C.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必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后才能生效D.国际法不构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但是我国签订或加入的国际条约是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14.关于法的分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05]A.解决一般法与特别法冲突的原则是一般法优于特别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是按照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对法律所作的划分C.英美法系法律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D.从一定意义上讲,法的历史类型、法的渊源和法系等都可以看作是对法的分类13、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源流。

[2000判断]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2004]A、判决书B、地方性法规C、规章D、国际惯例53、关于普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2004]A、普通法是英国在11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判例法B、普通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国普通话适用的法律C、普通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D、普通法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4、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历年试题:13.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

[2005]A.行政法B.宪法C.社会保障法D.民法11、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我国法律部门划分的主要标准。

[2000判断]2、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2004]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5、法的效力历年试题:4.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5]A.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广义的法律效力还包括共产党的政策的效力B.我国法律的空间效力遵循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原则C.在我国的法律中,有些法律不仅在国内生效,而且根据国家主权原则还适用于国外发生的特定事件和行为D.法律的时间效力就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的问题2、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2000判断]3、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2000判断]18、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律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2001判断]五、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每题10分,共30分)[2003]52、某法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提出:“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

广义的法律与狭义的法律仅有范围大小之别,无内容和效力之异。

”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对该讲授内容进行分析。

6、法律关系历年试题:48.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1300元,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

[2005]A.基本法律关系B.隶属型法律关系C.相对法律关系D.普通法律关系17、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000判断] 15、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2001判断]2、有被称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2003]A.物B.原告C.被告D.未成年人7、法律责任历年试题:50.因果联系原则是法律责任归责的一个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

[2005] A.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主体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B.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行为主体的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C.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确认行为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D.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15、行政处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2000判断]7、法律后果就是法律制裁。

[2001判断]12、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一样,都是法律制裁的方式。

[2001判断]14、法律责任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据其违法行为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2001判断]五、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每题10分,共30分)[2002] 44.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急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

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则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

请对两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作出分析。

4、法定免责条件是指()。

[2003]A.权利主张超过时效B.有效补偿C.自愿协议D.不可抗力30、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追究法律责任都要通过法律制裁。

[2003判断]50、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

[2003简答]7、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其罚款50元,这种处罚属于()[2004]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违宪制裁D、民事制裁二、法的运行1、立法历年试题3.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制定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2005]A.甲说:“法律的制定又称法的创立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B.乙说:“甲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C.丙说:“我基本上同意甲的观点,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在于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D.丁说:“我认为你们三人的观点都不正确,从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7.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

[2005]A.自通过之日就具有了法律效力B.在公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C.必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D.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具有法律效力11.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

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

”这段话表明()。

[2005]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体现12.关于技术法规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5]A.技术规范上升为法律后,称为技术法规B.并不是所有的技术法规都是社会规范C.有些技术法规不具有国家意志性D.技术法规调整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12、在我国,广义的立法主体包括最高权力机关。

[2000判断]5、法律制定程序不同于立法程序。

[2001判断]19、立法体制就是有关立法权限的制度结构。

[2001判断]3、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

[2003]A.审议法律议案B.表决法律议案C.公布法律D.起草法律议案5、立法体制主要是指()[2004]A、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B、依法划分法律部门的体制C、依法划分司法权限的体制D、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体制2、执法与司法历年试题:52.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实施的是()。

[2005]A.交通警察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机动车驾驶员给予罚款处罚B.公民依法纳税C.男女双方依法进行结婚登记D.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审理中依法进行调解5、司法人员首要的伦理规范是忠诚于法律,只服从法律。

[2000判断] 14、司法权是执行立法机关法律的一种权力,主要指审判权。

[2000判断]9、司法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市场经济主体服务。

[2001判断]四、论述题(本题9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001]试论司法权的性质及其保障四、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每题5分,共15分)[2002] 42.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六、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5分)[2003]55、试论司法的中立性。

51、执法的主要原则包括()。

[2004]A、依法行政原则B、平衡原则C、讲求效能原则D、发展原则3、守法与违法历年试题:15.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05]A.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是守法的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指依法制定并生效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不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在我国,守法专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D.为了不受法律制裁而不违法的状态是守法的最低状态10、违法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2000判断]54、下列选项可以成立的有()。

[2004]A、张某参加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行为属于守法行为B、李某阅报时针对某影星的偷税行为,对领居张大爷说该影星将被判5年有期徒刑,这体现了法律的评价作用C、人民检察院根据群众检举对王局长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的行为属于国家法律监督D、方律师在为一件产品致人伤害案代理时指出,一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所以本案也不应该给予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