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上小蜗牛 总结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上小蜗牛 总结说课稿

【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上小蜗牛总结说课稿设计说明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

传统的科普知识大都是枯燥的文字叙述;“科普童话”是在科学知识的普及基础上加上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过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本课就是一篇科普童话;本学案的设计抓住课文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练一练激发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特点。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说说现在的季节及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一年四季的特点。

3.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指导学生读准课文题目。

学生活动
1.指名回答;同学补充。

2.学生交流回答。

3.学生读题;读准字音。

效果检测
我知道现在是________季;因为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一年四季的特点;春天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秋天
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

二、互帮互助;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教xx读。

2.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学生活动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围绕“学习小助手”开展自学: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不认识的生字;通过请教同学或教师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孩子发芽爬呀爬
很久回来全对
变化玩吧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课文中的词语;指导认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采用指名读、按自然段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学生活动
3.xx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和新词;重点关注:“住”是翘舌音;“呀”是轻声。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学生在教师指名的情况下回答问题。

效果检测:
3.我能说出我是怎么记住下面的生字的。

住孩玩芽回
课文主要写的是()的故事。

三、朗读指导;感悟四季(用时:9分钟)
1.通过提问:小蜗牛的家在哪?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

2.指导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

讨论说一说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蜗牛妈妈是在什么季节让小蜗牛去树林里玩?春天小树林里有什么美丽的景色?你还知道春天的什么特点?
(2)小蜗牛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跟蜗牛妈妈说的?
(3)从书中的图画及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中你觉得他们感情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

(要重读“发芽”“好久”;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时声音可以稍慢一些。

小蜗牛的声音可以细一点;稚嫩一些;妈妈的声音可以粗一点;柔一些。

)
4.引导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可以一边表演一边复述。

5.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冒号、引号;了解什么是对话。

学生活动
1.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准“旁”;不要读成pán;“住”和“树”不要读成平舌音。

2.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交流自己了解的春天的特点:小草长出来了、冰雪融化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2)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以读代答。

(3)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说;小蜗牛和蜗牛妈妈感情很好;很亲密。

3.小组内自由练读—汇报读—指导读。

4.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朗读表演;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或动作、表情等。

5.知道竖着的两个小点(:)叫冒号;像小蝌蚪一样的“”叫引号。

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谈话就叫对话。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对、妈”两个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学生活动
1.认读生字并组词;xx谁组得多。

2.动笔书写。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教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0.扩词。

妈()()()
对()()()
检测:在田字格里工整地书写“妈、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巩固旧知(用时:4分钟)
1.复习课文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对话。

4.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读生字新词。

2.指名回答问题。

3.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对话是什么。

学生活动:读一读。

发芽好久小孩
对话全是住在
玩吧爬呀爬
二、研读课文;深入感悟(用时:25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一共写了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几次对话?
2.教师指导学习第2、3次对话。

(1)快速读课文;说一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2次对话?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3次对话?
(2)小组合作交流;从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谈话中你知道小蜗牛哪个季节的特点;画一画;说一说。

(3)说一说你还知道这些季节有哪些特点。

(4)指导朗读这两次对话。

3.教师指导分角色朗读第2、3次对话。

4.引导学生看图复述这两次对话。

学生活动
1.大声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探讨回答问题。

(一共写了三次对话)2.学生读文后汇报:课文第4、5自然段写的是第2次对话;第6~8自然段写的是第3次对话。

3.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1)秋天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2)冬天树叶全掉了;地上盖着雪。

(3)夏天树林里有草莓。

4.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四季特点。

5.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1)小声朗读;边读边想象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感受。

(2)单独朗读;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不同的声音。

6.学生按人物分配角色;并安排一个读旁白的人;分配好角色之后进行练习;选出代表小组进行朗读。

7.一边看图一边根据板书进行复述。

四、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重复出现了三次的那句话;并想一想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组织各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
1.画出文中的句子。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2.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组长总结。

3.小组推荐代表发表意见。

(小蜗牛爬得很慢)
效果检测:我知道蜗牛的爬行速度____________。

五、识字生字、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全、回、两”;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学生活动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

2.(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教xx写并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效果检测:我会扩词。

全()()()
回()()()
将这堂课学到的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