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高中英语与初中阶段的基础英语相比,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的高中英语教师正在积极探索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从而保证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时代性,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

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析,探索出了一些既有实效性又有时代性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教材绝不同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由形象直观的描述逐步转向文字描述,且语言知识难度逐渐加大,高中的课文的句型比初中长且难得多,很少有象初中的情景句型操练起来那样生动而有节奏感,有的高中英语老师也常感到迷惘,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而在愉快的同时又能充实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

笔者现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做好有效的课堂导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调动一切新颖、有效的方法,利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要起到凝聚、激发和铺垫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提问式导入法
可以根据课文材料,精心设计问题,制造悬念。

设计的问题既
要与课文相关,又要有启发性、新颖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高二上册living with disease这个单元时,首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敢与爱滋病人握手或者一起吃饭吗?”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然后笔者就告诉学生们学了本单元就能找到答案,顺势导入新课。

带着问题和好奇,学生们积极地学习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情境导入法
学生的情感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可感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以积累感情,从而形成动力,上课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情境是有效使用语言和话语的环境,将学生放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高一上册good manners时,笔者预先安排两个学生故意迟到,一个“破门而入”,自行回到座位上;另一个则向教师致敬并解释,经同意后才回座位。

通过如此鲜明的对比,笔者问学生:“which is good manners?which is bad manners?who do you like better?”于是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知不觉导入了新课。

3、讲故事导入法
学生爱听故事,尤其是当他们听懂了教师用英语讲的故事时,其注意力就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笔者在教人教版《高中英语》高一
上册the difference between ae and be时,首先讲了一个美国人在英国上洗手间的故事。

美国人问一个英国人洗手间在哪里,英国人说on the first floor,结果那个美国人在一楼到处找,也没有找到。

这是因为英国人说的“the first floor”在美国英语中指的是“the second floor”,所以他应该去二楼。

两个国家同讲英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带着疑问,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学起了新课the difference between ae and be。

4、音乐导入法
新课开始前,播放一首适宜的歌曲,创造宽松、和谐和愉快的课堂气氛,驱除学生的疲劳,引起学生求知的共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高一上册the silver screen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爱无止境”,学生们很快联想到电影上的场景。

接着,笔者因势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the silver screen这个单元以及与银屏有关的知识。

”利用音乐导入新课令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二、培养听与说、读、写能力的结合
高中英语强调学生理解、掌握为主。

通过听理解整个段落、课文的意义及内容;通过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句型、语法。

所以,高中学生的听要求更高,其形式要求更多,使之与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

1、对生词的处理
高中英语单词要专攻,也要在上下文中学。

高中学生已学会音
标并积累了相当多的词汇,一方面会自己拼读,另一方面也会通过逻辑思维,利用新旧单词间有规律的联系去记忆单词,即理解记忆。

因此,我首先要学生站起来把生词读一至两遍,我在一旁加以肯定或纠正,然后,我只带读一遍,学生跟录音再读一遍。

学生会读后,运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我与学生一起用构词法来联想,剖析一些生词。

2、主要段落、中心大意
在一篇文章教完后,可以对课文的主要段落或者中心大意进行听写,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听的能力,完整地理解一篇短文,并使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把不同的词汇和句型结构运用到同一内容中去,使所学的语言易记、易用。

通过听写,学生的听力、发音、语法、拼写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并迅速落笔的快速反应能力。

3、听、问、答
这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训练。

教师在听录音前对要听的课文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听2~3遍后,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就所听到的内容互相之间提问,然后两人轮流回答问题,这种训练方法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如高二第二学期和高三的学生在听说方面进一步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学生可以结合听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思维方式进行提问或回答,这种训练对于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极为有益。

这种方法主要是以理解为主,使学生能较准确地表达。

三、注重高中英语新课程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高中英语新课标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更多的加入了对于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这些人文素养的关注。

这也体现在目前高中英语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上。

我们现行的教材编写渗透了天文,地理,环保,音乐,文化,美术,以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主题的教育和渗透,这也是我们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也更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教书,更多的是育人。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

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推脱的任务。

如果新课标所提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真正地体现在评价体系中,如果它还是和现实遥不可及的话,那它就永远只是一纸空文。

怎么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新课程中去,并把我们的孩子们都培养成有才有德的优等品,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