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培训课件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培训课件

16
护理问题及措施
舒适度的改变:主诉不适 目标:5日内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 1、嘱患者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 2、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记录。 3、观察患者不适,遵。 医嘱及时用药。 4、及时巡视,协助患者做日常生活活动。
17
护理问题及措施
焦虑:患者疾病 目标:病人能有效的沟通,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
常见的临床表现
1)急骤发生的眩晕,常为首发症状,伴血压增高,恶心、 呕吐,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应注意,眩晕虽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但眩晕的最 常见病因却并非后循环缺血,而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5/15/2020
2
病例介绍
6
病人介绍
姓名
丁远庆
年龄
55岁
性别 男 入院时间 2020-04-12
13
患者目前情况
较入院时症状明显减轻,未再出现视物旋转,无恶 心、呕吐,夜间休息可,于4月14日停病重,改内科二 级护理,测血压6小时一次,停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目前评估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为90分。

14
3
护理诊断及措施
15
护理问题及措施
有受伤的危险:患者疾病 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无意外的发生
1、准确真实的评估患者高危风险预警分值。 2、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3、向患者及家属做好。 相关知识宣教 4、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使用警示标志,向家属及患者说明取得配合。 6、各班认真落实床头交接班。 7、嘱其留陪人。
1.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患者的焦虑。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表 达内心感受,并给予。安慰、指导。 3. 与患者共同探讨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 知。 4.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8
4
健康教育
19
健康教育
(1)告诉患者及家属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的重要性, 阐明干预危险因素和积极治疗病因的重要性。 (2)详细告知本病的病因、常见症状、预防、治疗知 识及自我护理方法。 (3)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操劳,经常发作的人不要从 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及单独外出,以防疾病发作时突然跌 倒。 (4)出院后应注意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生 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并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身体。
7
主诉及诊断
入院主诉:突发视物旋
转、呕吐4小时
诊断:后循环缺血
8现Βιβλιοθήκη 史患者与入院前约四小时无明原因突感头晕,主要表现为视 物旋转、天旋地转感,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数次,感双 下肢无力,无头痛,无意识丧失,无黑蒙,无全身大汗淋 漓,无复视、无耳鸣、双耳闷胀不适,无四肢抽搐及大小 便失禁,头颈部转动及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平卧休息时 上述症状稍减轻,家属急送院,急诊科行头颅CT:未见 明显异常,为进一步诊治,以“后循环缺血”收住院。
T:36、2℃
护理评估
身高:165cm
R:20次/分 P:66次/分
体重:67kg
BP:120/80mm Hg
11
治疗
01
0044 抑酸、保护胃黏膜
03
抗眩晕
02
镇静
改善内耳循环
12
辅助检查
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 上腹部彩超提示:前列腺稍大,肝胆胰脾,双肾、输 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彩超:各心腔大小、大血管内径正常,左室收缩、 舒张功能正常。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电轴左偏 窦性心律过缓 头颅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21
THANKS
谢谢观看
22
20
健康教育
(5)严格按照出院后医嘱用药,平日应保持低盐低脂 低糖饮食,忌辛 辣、烟酒等,定期来院进行复查,以观 察病情变化。 (6)如有不适立即就诊,如发现眩晕、步态不稳、血 压升高、肢体麻木无力、言语模糊或失语等症状应立即 就诊,及时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告知病人改变 姿势时动作宜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后循环缺血
护理查房
内三科
主目录 CONTENTS
2 相关知识
4 护理诊断及措施
1
病例介绍
3
相关健康宣教
2
1
后循环缺血相关知识
3
后循环缺血
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 病因:主要是指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引起后循 环缺血只是罕见的情况。 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微血栓,其次是动 脉闭塞。
9
既往史
否认肝炎、肺结核等转染病史 否认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 无手术、无骨折等重大外伤史 无药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
10
护理评估
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告病重,嘱进低盐低脂饮食,测血 压4小时一次,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自理能力评分65 分,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30分,压疮风险评分22分, 误吸风险评分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