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作业#(精选.)

第二章作业#(精选.)

作业:20×5年9月,A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B公司生产的一批打印机,换入的打印机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5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假设为不含税计税价格)。

打印机的账面价值为110万元,在交换日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为90万元,假设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

B公司换入A公司的设备是生产打印机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

双方均开出专用发票。

假设A公司此前没有为该项设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整个交易过程中,除支付运杂费15 000元外。

假设B公司此前也没有为库存打印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A、B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 1 050 000累计折旧450 000贷:固定资产 1 500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15 000贷:银行存款15 000借:固定资产—打印机900 000(为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 000营业外支出165 000(900 000-1050000-15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 06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 000B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9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 000 (900 000×17%)借:主营业务成本1 100 000贷:库存商品1 100 000作业:东方公司为工业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17%。

20×0年3月10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甲设备用于生产新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买价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保险费3万元(假设运费不考虑增值税)。

设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5年,无残值。

当年12月31日,甲设备可收回金额86.4万元,设备尚可使用4年。

20×1年4月30日(第二年),因新产品停止生产,将甲设备与南方公司的A产品进行交换,换入的A产品作为原材料。

设备公允价值80万元(假设含税,同时为计税价格),东方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A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60万元,增值税10.2万元,收到补价9.8万元(包括不含税补价8.38万元,换出资产销项税额与换入资产进项税额的差额1.42万元)。

20×0年3月10日:借:固定资产103(100+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贷:银行存款120当年12月31日:设备账面净值=103-103÷5÷12×9=103-15.45=87.55应提减值准备=87.55-86.4=1.15借:资产减值损失1.15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1520×1年4月30日:设备账面价值=86.4-86.4÷4÷12×4=86.4-7.2=79.2借:固定资产清理79.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15累计折旧22.65(103÷5÷12×9+86.4÷4÷12×4)贷:固定资产1039.8÷80=12.25%<25%借:固定资产清理11.62[80÷(1+17%)×17%]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62借:原材料60(80÷(1+17%)-8.38),也可80÷(1+17%)-9.8+11.62-1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银行存款9.8营业外支出10.82(80÷(1+17%)-79.2)贷:固定资产清理90.82作业:丙公司拥有一台专有设备,该设备账面原价450万元,已计提折旧330万元;丁公司拥有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90万元。

两项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丙公司决定以其专有设备交换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该专有设备是生产某种产品必须的设备。

由于专有设备系当时专门制造、性质特殊,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丁公司拥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其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

经双方商定,丁支付了40.4万元补价(含20.4万元的增值税)。

假定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均为17%,丙企业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纳税人发生细则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视同销售行为,对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无法确定销售额的,以固定资产净值为销售额,即:销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收到的补价20万元÷换出资产账面价值120万元=16.7%<25%借:固定资产清理1 200 000累计折旧3 300 000贷:固定资产—专有设备4 500 000借:长期股权投资1 000 000(1200000-404 000+204000)银行存款404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0(1200000×17%)丁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专有设备1100000(900 000+404 000-20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0贷:长期股权投资900 000银行存款404 000A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作业(新区学生不做):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20××年8月,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经协商,甲公司决定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厂房、设备以及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办公楼、卡车、客运汽车。

甲公司厂房的账面原价为1 5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3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8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假设公允价值为不含税计税价格);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300万元,交易日的市场价格为350万元,市场价格等于不含税计税价格。

乙公司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2 0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100万元;卡车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190万元,公允价值为159.5万元(假设公允价值为不含税计税价格);客运汽车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18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假设公允价值为不含税计税价格)。

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64.385万元,其中包括由于换出和换人资产公允价值不同而支付的补价40.5万元,以及换出资产销项税额与换入资产进项税额的差额23.885万元。

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没有为换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营业税税率5%;甲公司换入乙公司的办公楼、卡车、客运汽车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乙公司换入甲公司的厂房、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换入的库存商品作为原材料使用和管理。

甲、乙公司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40.5万元÷(1 000+100+350)万元=2.79%<25%a计算增值税和营业税:换出设备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00×17%=17(万元)换出库存商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350×17%=59.5(万元)换入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59.5×17%+150×17%=52.615(万元)换出厂房的营业税税额=1000×5% =50(万元)b计算换入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 000+100+350=1 450(万元)换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总额=(1500-300)+(600-480)=1320(万元)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 100+159.5+150=1 409.5(万元)c计算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1 450-64.385+17+59.5-52.615=1 409.5(万元)也可=1450-40.5=1 409.5(万元)d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办公楼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 100÷1 409.5=78%卡车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59.5÷1 409.5=11.4%客运汽车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50÷1 409.5=10.6%e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办公楼的成本:1 409.5×78%=1 099. 41(万元)卡车的成本:1 409.5×11.4%=160. 68(万元)客运汽车的成本:1 409.5×10.6%=149.41(万元)f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13 200 000累计折旧7 800 000贷:固定资产—厂房15 000 000—设备6 000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厂房的营业税)50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500 000借:固定资产—办公楼10 994 100—卡车1 606 800—客运汽车1 494 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6 150银行存款643 850营业外支出2 700 000(换出固定资产利亏1000+100-1320-50)贷:固定资产清理13 700 000主营业务收入3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65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3 000 000贷:库存商品3 000 000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a计算增值税和营业税:换出小汽车、客运汽车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59.5×17%+150×17%=52.615(万元)换入原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换入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50×17%+100×17%=59.5+17=76.5(万元)换出办公楼的营业税税额=1100×5%=55(万元)b计算换入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 000+100+350=145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 100+159.5+150=1 409.5(万元)换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总额=(2000-1000)+(300-190)+(300-180)=1230(万元)c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1 409.5+64.385+52.615-76.5=1450(万元)也可=1 409.5 +40.5=1 450(万元)d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厂房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 000÷1 450=69%设备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00÷1450=6.9%原材料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350÷1 450=24.1%e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厂房的成本:1450×69%=1 000.5(万元)设备的成本:1450×6.9%=100. 05(万元)原材料的成本:1450×24.1%=349. 45(万元)f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12 300 000累计折旧13 700 000贷:固定资产—办公楼20 000 000—卡车3 000 000—客运汽车3 000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55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550 000借:固定资产—厂房10 005 000—设备1 000 500原材料3 494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65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2 8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26 150银行存款643 850营业外收入1 245 000(1 409.5-1230-55)B以账面价值计量的情况:作业(新区学生不做):20××年5月,甲公司因经营战略发生较大转变,产品结构发生较大调整,原生产其产品的专有设备、生产该产品的专利技术等已不符合生产新产品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其专用设备连同专利技术与乙公司正在建造过程中的一幢建筑物、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