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四章 炎症 第五章 肿瘤 第六章 缺氧 第七章 发热 第八章 休克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十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目录
第十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六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十七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九章 传染病 第二十章 性传播疾病
4. 临床分类: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时pH是否正常分类: 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失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7
7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4. 临床分类: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时pH是否正常分类: 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失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8
8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
1. pH值 指动脉血中H+ 浓度的负对数。 取决于HCO3-与H2CO3比值,正常为20∶1。 正常值:7.35~7.45 9
9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 2. PaCO2 是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 的张力。 反映肺的通气状态 PaCO2与肺的通气量成10反比 正常值:33~46mmHg(40mmHg)
第十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吴晓岚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本节重点难点
难点: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阴离子间隙
重点: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酸碱度
4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4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本节知识点目录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
15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本节总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根据pH值 、血液 HCO3-及H2CO3 含量原发性改变,可分为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及 呼吸性碱中毒四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常用的 反映酸碱平衡紊乱的检测指标包括pH值、PaCO2 、SB和AB、BB、BE、1A6 G,讲述了这些指标的 概念、正常值及意义。
10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AB SB:全血在标准状态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含量。 正常值:22~27mmol/L (24 mmol/L) 意义:反映代谢性酸碱紊乱
11
11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 3. SB和AB
16
AB: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保持其原有PCO2和血氧饱和度 的状态下测得的HCO3-含量。
意义: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的影响 当AB=SB =24mmol/L时,正常 AB ,SB 同时升高或12 降低,反映代谢因素 AB> SB,表示CO2有潴留,合并呼吸因素 AB< SB,表示CO2排出过多,合并呼吸因素
5
5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1. 根据血液pH的变化:酸中毒 碱中毒
2. 根据血液HCO3- 含量的变化: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3. 血液H2CO3 含量的变化:呼吸性酸中毒 6 呼吸性碱中毒
6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用酸滴定,得正值,碱过多 用碱滴定,得负值,酸过多
14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变化 BE负值增加,代谢性酸中毒 BE正值增加,代谢性碱中毒
14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
6. AG 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正常值:10~14mmol/L (12mmol/L ) 意义:可判断代谢性酸15中毒的类型和诊断混合型 酸碱平衡紊乱。
12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
4. BB 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总和。 正常值:45~52mmol/L (48) 意义:反映代谢性因素1的3 指标
13
第十一章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检测指标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意义
5. BE
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 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正常值:-3.0 ~ +3.0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