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邹小波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小波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附件1、报告人简介
王源超,博士生导师,1968年生。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任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植物病理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研究室主任。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植物病理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等5种重要学术刊物编委。

先后在美国、韩国、荷兰等国家进行合作研究,长期从事卵菌病害成灾机理以及植物疫病控制的应用基础研究,对检疫性植物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疫霉菌对寄主识别的分子机理、疫霉菌致病性的变异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和948项目等30余项。

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20多篇,其中的包括Plant Cell、MPMI、Science等SCI 期刊上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27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20,论文被SCI刊物引用50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编教材或著作3本。

邹小波,男,1974年12月出生,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大学学科建设办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食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无损检测研究。

主持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等20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国际PCT专利5项;发表论文中有57篇被SCI、EI收录,被引用661篇次;撰写专著1本,合著外文专著1本;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1项。

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江苏省十大科技之星、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成就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江苏特聘教授等荣誉。

研究方向: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研究,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中的检测研究
王金玉,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肉鸡体系岗位专家,江苏省优势学科畜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畜牧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家禽业协会会长;江苏省劳动模范。

从事动物遗传育种教学。

科研近40年。

历经10年攻关,主持培育
成功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鸡新品种“京海黄鸡”(非配套系),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先后主持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江苏省科研30多项;获省部奖19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7部。

黄俊,男,1967年8月生,江苏泰兴人。

中共党员。

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员。

现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

1990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至1996年在江苏农业科技报社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1996年底调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知识产权处、科研管理处工作,先后任办公室秘书、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知识产权处副处长、处长,科研处副处长、处长等。

自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目前任《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编委会委员。

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被省委组织部选派至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硕士。

曾先后在国内管理期刊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项目优化与管理以及科技增收等问题发表论文10多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