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化,新课改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如何办好一所学校,已成为必须深思的问题。
我从去年秋期开始到高庄小学工作,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特点,细化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用精细化的管理激励机制,为新课改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所好的学校,靠的是好的管理,好的管理靠的是好的制度。
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学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
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使新课程落到实处,领导和教师按照制度各行其责、各尽其能,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本化”和“制度化”,起到制度约束人,感情激励人,目标发展人的管理目标。
在教师队伍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学生养成教育、校园卫生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
为新课改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新课程改革和实施提供原动力。
新课改离不开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是落实新课程的行动者,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人力资源,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明确方向、积极投入,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建立新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相互促进的管理机制,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通过会议讨论交流,使教师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一致,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了动力支持。
三、重视课堂教学,用高效课堂来推进新课改的实施。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促使课堂的高效。
新课改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让教学在融洽气氛中进行,知识在快乐过程中传递,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在愉悦中升华,这也是我校的课堂教学目标。
我校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用10分钟的时间来预习新课,10分钟的时间来合作交流并试做练习题,教师用10分钟的时间来解决问题,用10分钟的时间来练习和检测。
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经过教师课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形成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最后经过课上及时练习检测来反馈课堂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先学,备好课,学生预习新课的同时,把问题留在心里,在和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提
出来让同学帮助解决,还不能解决的,还把问题留在心里,在教师讲解时,提出来并解决。
使得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在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主动的来参与课堂学习。
因为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生学习靠感官,靠动机,感官的运用和动机的调动靠参与。
学生的参与不仅是主动性的重要体现,而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各个接收信息的感官得到了充分调动,此时的动机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所以这时学生的学习是高效的学习,我们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要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做新课改的实施者和引领者。
在学校管理中,严格要求自己,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自己首先带头遵守并落实到位,率先垂范,建立学习型学校,提高自身的凝聚力,积极参与到新课改中,做新课改的实施者和引领者。
管理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新课改的实施中,作为一名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用新的观念和方法去管理学校,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真正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人本化和现代化。
为广大师生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新课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