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三、消防管理规定
•火灾预防的规定
– 船舶载运化学危险物品必须执行关于船舶载运 危险货物的有关规定。
– 船舶装卸《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中的爆炸 品(第1类)、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气体(第2 类)、闪点低于61℃的易燃液体(第3类)、易燃 固体(第4·1类)、易自燃物质(第4·2类)、遇 水发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类)、氧化物质 (第5·1类)、有机过氧化物(第5·2类),须接 受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消防监护。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 理
2020/11/30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第一节 船舶规章制度
船舶是船舶安全管理的终端,处在安全 生产第一线,船上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 优质、经济、高效地完成航运任务。船公司应当根据 国际公约、船期国和港口国法规的要求制定船上的安 全作业管理规章制度,在船况、船员配备状况既定的 条件下,船上的安全管理就取决于对国际国内和公司 有关规定的切实执行。每个管理者和操作者都应明确 自己的职责,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 理规定。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二、船员职务交接制度 船员职务交接,特别是船上重
要人员的交接是船舶生产和作业中的重要 环节。船员公休、因故奉调离船,在原船 变动职务并有人接任,均应按规定交接。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二 船员职务交接制度
• 1、一般规定 • ⑴交班船员接到调动通知,应按规定做好交
接准备,随时交接。 • ⑵交接应详细具体,设备问题和遗留工作一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 1、适于值班要求 • STCW规则A部分中,值班人员的休息时间规
定:
任意24小时之间休息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 在7天的周期内休息时间不少于77小时。 休息时间可被分为阶段,一个阶段至少有6个小
时,而两次休息时间间隔不超过14个小时。 值班安排表张贴在显而易见处。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第二节 船舶值班管理
•一、船舶值班
• 根据STCW规则,结合我国航运界行之有效的规章 制度,交通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 规则》。
•内容:
• 航次计划及安排、航行值班应遵循的原则、不同 环境下的航行值班、轮机值班应遵循的原则、无线电 值班应遵循的原则、港内值班、驾驶轮机联系制度、 船员健康适任要求等。
•(4)禁止私自使用移动或明火电护。使用电炉、电水壶、 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具时,必须有人看管.离开时必须 切断电源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5)不准擅自直接拆电气线路;不准在电热,蒸汽器上烘烤衣服,鞋 袜等。 •(6)大舱货灯必须妥善保管。使用时要检查灯泡及护罩,如有损坏应 及时换新,电缆应防止压坏,用后应放在指定地点。 •(7)废弃的棉纱头,破布应放在指定的金属容器内,不得乱丢乱放; 潮湿或油污的棉毛织物应及时处理,不准堆放在闷热的地方,以防自燃. •(8)明火作业须经船长同意,在港内必须事先报经当局批准。作业前 须严格清除、隔离现场周围及上下邻近的易燃物,特别要查明焊接处是 否通向油舱。当进行气焊作业时,要严防回火事故。作业中应有专人备 妥消防器材在旁监护。作业完毕应仔细检查有无残留火种和复燃可能。 •(9)严格遵守与防火防爆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发现任何 不安全状态和行为,人人有责及时制止和报告。
况;移交航海仪器清册、图书资料清册及其他记
录簿、说明书,本职所使用的工具、物品及库房
钥匙;在港值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及船长、大副
交办事项。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2)三副交接事项
救生消防设备的分布、技术状况及有 关清册;救生消防设备的养护情况及有关记录; 救生消防设备待修、检修项目及正在修理检验的 项目;开航前救生消防设备的检查及其他准备工 作的情况,如应变部署表的编制等;本职工作所 有工具、物品及库房钥匙;在港值班注意事项及 船长、大副交办的事项。
划及其执行情况;正在进行的和待办的工作及领导
指示;下航次计划和开航准备的进行情况、下属船
员的技术业务能力、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和其他特
点等。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2)现场交接 • 涉及船舶设备的使用、养护以及船舶备件、
物料等管理的交接,一般应在现场进行。
•(3)实物交接 • 个人保管的工具、仪表、图书、文件、公用
⑻夜间航行时,严禁有碍正常航行和瞭望的灯光
外露。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⑼驾驶台无人值守时,二副应将可携带的贵重仪器 和重要物品收藏柜内并加锁。驾驶台所有门窗均 应闭锁,未经船长、政委批准,不准外人参观。 若外人参观或检修,应派有关人员陪同配合。
⑽值班驾驶员有责任维持驾驶台秩序,保持驾驶台 的清洁,严格执行规则。
船长和大副应合理组织、安排值班人员的工作和 休息。
船长应对值班人员疲劳程度进行观察和判定; 当发现负责值班的高级船员有疲劳症状; 值班的高级船员难以保证安全值班,通知船长; 必要时船长应亲自到驾驶台值班。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防止酗酒:
正在履行安全、保安和海洋环境保 护职责的船长、高级船员和其他船员的血液酒精 浓度不得高于0.05%,或呼吸中酒精浓度不得高于 0.25ml/L,禁止值班人员在值班前4小时内饮酒。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 防止疲劳

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多,包括:睡眠不足
引起大脑疲劳;过分的体力消耗引起体力疲劳;
人体内潜伏着某种疾病而产生病态疲劳;由于情
绪不佳、精神抑郁、忧虑等心理因索引起的心理
疲劳。

例如噪声高、振动大、温度高、船舶摇
摆剧烈等情况下,易引起疲劳。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 STCW规则B部分中对防止疲劳做出了如下指 导建议: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 2、值班安排 • 《STCW公约》附则中要求:
海船上始终保持安全、连续并适合当时环境和条 件的值班;
高级船员在值班时间始终身在驾驶台或直接相连 的场所;
负责轮机值班的高级船员根据实际,召唤时立即 到达机舱;
船舶锚泊或系泊,保持适当和有效值班;
船上载有有害货物,考虑到任何特殊情况。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驾驶台规则
⑴驾驶台是船舶航行的指挥中心,由操舵室和海 图室、两翼甲板及标准罗经甲板组成。航行中,除船舶领导和 当值人员外,其他人员非工作必要,不得随意进入。
⑵驾驶台当值人员必须严肃认真,集中精力工作; 不做与值班无关的事;不得嬉笑闲谈、高声喧哗或收听广播; 除船长和引航员外,不得坐着值班,不得在驾驶台用餐和睡眠。
定要交待清楚。 • ⑶交接完毕应共同向直接领导人汇报,经其
认可或监交签署后,交接方告完毕。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2、交接过程
• 调动职务交接由情况介绍、现场交接和实物交 接三部分组成。
•(1)情况介绍

本船、本部门和本专业的概貌、特点、总
的技术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各项规章制度;本
船的具体分工职责及有关规定、工作习惯、工作计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2、船员日常防火防爆守则
•(1)吸烟时.烟头、火柴杆必须熄灭后投人烟缸,不能乱 丢或向舷外乱扔,也不准扔在垃圾桶内。禁止在机舱、货舱、 物料间或储藏室内吸烟,在卧室内禁止躺着吸烟。
•(2)禁止私自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任意烧纸或燃放烟 花爆竹、严禁玩弄救生信号弹。
•(3)离开房间时应随手关闭电灯和电扇等电器,靠近窗口 的台灯尤应关熄。风雨或风浪天气应将舷窗关闭严密,航行 中禁止锁门睡觉。
– 船舶在港口停泊时明火作业由海事部门审批, 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备案;
– 明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船方不得擅自扩大明火作业范围,超过作业时
限; – 明火作业完毕,专业人员要清理检查现场,不
得留有火种。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船长为船舶防火责任人。 •大型油船、旅游船、客滚船、航行国际航线 客船等船舶,应设立1~3名专职或兼职防火 员。 •防火员在船舶防火负责人领导下做好本船防 火安全工作。
⑶驾驶台值班人员应穿着整洁,不得穿背心、内 裤、拖鞋。进出国外港口时,船长和驾驶员应穿着制服制帽, 仪容端正。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⑷驾驶台必须经常保持内外整洁,卓、柜、四壁、地板
要干净;禁止随地吐痰和丢弃杂物。航行中每天 0400~0800班值班水手负责驾驶台内外清洁,到港前 尤应彻底清洁;离港前,值班驾驶员应通知离泊时的 上一班水手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整理。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 3、航行值班 • 4、在港值班 • 5、交接班 • 航行中交接班:船长常规命令和其他
特别指示;船位、航向、航速和吃水;当 时和预报的潮汐、海流、气象、能见度等 因素及其对航向和航速的影响;在驾驶台 控制主机时的主机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 航行环境。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 停泊中交接班:巡视检查全船和周围,认 真做好交接工作:航海日志和停泊值班记录 簿所记载的有关内容、公司指示和船长命令, 有关人员来船联系及对外联系事项;气象、 潮汐、泊位水深、船舶吃水、系缆情况、锚 位和所出锚链的情况、转流时船舶回转等安 全注意事项;交接中或交接后对交接事项有 怀疑,应及时请示大副或船长。
• (1)在遵守休息时间的要求时,“超常工作情况” 需解释--安全或防止污染原因不能延误的或在航 次开始时不能合理预料的重要的船上工作。
• (2)船舶操作的人需警惕能导致疲劳的因素。 • (3)最少休息时间--所有其他时间可用于值班或
履行其他职责;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 保证船员安全值班,一般应采取以下 措施:
– 客船发生火灾,应首先疏散旅客,保证旅客生命安全;
第六章船舶安全作业管理
•船舶在港口靠泊或锚泊时发生火灾,要及时向公安 消防队或海事部门报警。 •在消防队到达前应积极自救。 •船舶火灾由海事部门负责总指挥,公安消防队负责 灭火指挥,船方应提供船舶及火场情况,协助灭火; •船舶应保护火灾现场,反映真实情况,配合公安消 防监督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