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与朱元思书
课 题
21、与朱元思书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 写全文。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
评价要求:
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言简练
2、点评答题技巧及思路,重点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有疑问或见解及时提出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学生提问题时,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有价值的问题,要给予表扬)
3、师预设:
(见课件)
运
用
拓
展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点评同学对展示内容从规范性、正确性及方法总结的合理性上对展示同学打分,满分10分。
展示
2(板书)
1(口头)
随机
评价
1
2
随机
优胜组
…之星
质疑之星: 评价之星:
展示之星: 编题之星: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质
疑
再
探
(疑是开山斧,探是深耕犁。)
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本节课探讨的问题
自探提示: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在课本上标记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2)自学时间为5分钟。
请学生结合自探提示,采取简要整理笔记的方法,自主探究以上问题,有疑问处留小组讨论解决。
解疑合探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请同学们把思考的成果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基本达成共识,注意做好笔记。3分钟后出示展示分工表和评价分工表。
2、小练笔:请你发挥你的想象,以朱元思的身份,给吴均回一封信《与吴均书》。
小
结
(一)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二)学科班长总结
教师总结:
一折青山一扇屏,
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
须在桐庐江上寻。
板
书
设
计
21、与朱元思书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
异 水水色、水清、水急。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每人编写一道习题,写在练习本上。比比看谁编的好。)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围绕学习目标提出疑问,看谁提出的பைடு நூலகம்题最有探究价值。
1、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纲,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预设问题:(见课件)
2、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奇山树之奇 山之势
山之音山之力
林之密
反
思
学 习
重 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学 习
难 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 法
三疑三探
学 法
自学、合作、探究。
学 习 过 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图片及诗歌。
2、请学生谈谈。
设
疑
自
探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而不疑则怠,疑而不探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