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重要实验总结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两只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光。
我们既能看清玻璃后面的物体,也能看清玻璃前面的物体在玻璃中的像,这样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若用镜子去做这个实验,则只能看到镜子中的像,却不能确定像所在的位置。
3、刻度尺?为了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较暗环境or较亮环境?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效果会更好一些。
另外,我们若用茶色玻璃做实验,蜡烛的像会更清楚一些。
若在桌面上做实验,也可在玻璃下铺上蓝色或深绿色的纸,效果也非常明显5、垂直放置玻璃板?目的是为了使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水平面上,便于观察像的位置。
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6、观察时应该从玻璃的正面(点燃蜡烛的一面)、还是背面观察实验中的像?从正面观察。
从玻璃板的正面观察时,同时能看到物体的像和代替物体的蜡烛;如果从玻璃板的背面看,只能透过玻璃板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的像.7、用跳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时,缺点是:像比较暗,看不清.用跳棋子实验时,怎样看清像: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8、白纸的作用?记录虚像与蜡烛的位置,比较判断像与物的位置关系.9、多次实验的目的:为了寻找普遍规律10、厚玻璃or薄玻璃?薄玻璃好。
厚玻璃会有两个反射面,成两个像。
强化练习:1、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 选择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
(4)选择薄玻璃板目的是。
(5)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一动另一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
(6)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______;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
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7)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置,该怎么办(8)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9)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申进行 (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10)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置,该怎么办? (11)如果将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________。
(12)蜡烛A 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2、小明利用如图13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请根据实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透明玻璃板E 、白纸C 、笔、火柴、光屏,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 和B ,还缺少的器材是 。
(2)在竖立的玻璃板E 前点燃蜡烛A ,用未点燃的蜡烛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移去蜡烛B ,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3)当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时,A 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图13或“变小”)。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 和B 、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小丽将棋子A 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如图22所示。
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棋子A 的像偏高且倾斜。
你认为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2)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棋子A 距平板玻璃5cm ,则棋子B 与A 相距⎽⎽⎽⎽⎽⎽⎽⎽cm 才能与棋子A 的像完全重合。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 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烛焰的像不在光屏中央怎么调节? 物体和像移动的方向相反3、物体和像在光具座上同向移动(不管实像还是虚像)物体向右移动,光屏也必须向右移动才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6、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像有什么变化?像的性质不变,像变暗。
7、成像规律:物 距(u )成像的性质像物像 距( v )U 、v 关系应 用图22BA(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5)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8、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是:(1)没有在同一直线上;(2)u≤v强化练习:1、小亮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调整的目的是____.(2)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要求调整好后,小亮同学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m.(4)把蜡烛入在某个位置,此时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只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与透镜等大且大小不变的亮斑,由此可知此时的物距为。
(5)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6)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透镜焦距f=10cm).①根据表中信息,试判断:当物距u=25cm时,成倒立、的实像;②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 cm;③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选填“同”或“异”)侧;④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三、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1、天平的使用:1、放: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放在其他水平的支持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3、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可表示横梁平衡。
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是:把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即“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4、测: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左盘依次试加砝码,若所有合适的砝码都用上后,天平仍不平衡,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最终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指针在中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需要注意的是:加砝码要“先大后小”,取砝码要“先小后大”。
5、读: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里物体的质量。
6、收:测量完毕,应把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内,把游码拨回标尺的零刻线处,以备下次使用。
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1、已调节好的天平,当移动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方可进行测量。
2、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天平托盘中。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
三.常见考题解析1、没把游码拨到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平衡就测量物体质量。
物体的实际质量为测得量减去游码质量。
例:某同学用天平测物体质量,他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位于标尺的0.2g处,这样测的物体的质量为136.8g,他测量的物体的实际质量应该是(136.8g-0.2g=136.6g)。
2、把被测物体与砝码放反。
物体的实际质量为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
例: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g,则物体的质量为(120g-4g=116g)。
3、砝码实际质量的增减。
当砝码实际质量大于标准质量时,测的的实际值小于真实值;当砝码实际质量小于标准质量时,测的的实际值大于真实值。
例:(1)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如果所用的砝码上沾有油污、灰尘等杂质,测量结果和物体质量的真实值相比将(C)A:变大 B:不变 C:变小例:(2)小明放学回家,发现爷爷做生意的杆秤砣碰掉了一小块,他用这个秤称出1kg黄豆,则这些黄豆的真实质量应(A)A:大于1kg B:等于1kg C:小于1kg2、量筒的使用:1、用途: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也可以利用排开液体的体积的方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2、单位:一般实验室里的量筒使用毫升(mL)为单位标度的(一般在量筒壁上标注单位)。
1mL=1cm3=10-6m3。
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体积为分度值。
最上面的刻度是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3、量筒的使用方法①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体积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
使用前,首先要观察量筒的单位标度、量程和分度值。
②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灯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呈凸形(如水银面)。
4、使用量筒的五个注意事项①量筒呈圆柱形,体积与高度成正比,刻度均匀,量筒没有零刻度线,刻度数由下向上逐渐变大,其单位一般是“mL”,1mL=1cm3.②实验室中量筒量程一般有10mL、20mL、50mL、100mL、100mL几种,分度值也各不相同,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但并不是越小越好。
测量前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和被测物体体积等因素选择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③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也可以用排液法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
用排液法测固体体积时,量筒内要预先倒入适量的液体,若液体过少,放入固体后,液体不能浸没固体;若液体过多,放入固体后,液面会超过量筒量程。
④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保持相平,俯视或仰视时的读数均不准,俯视时的读数会偏大,仰视时的读数会偏小。
⑤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的体积。
3、测密度的方法:强化练习:1.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2.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l 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 3,(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 3,从图A 到图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⑷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