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科技发展

中医药科技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 药已经成为潮流。
4、加入WTO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对中医中药的种种限 制将会放宽或被取消,以及大量的境外资金、先 进的产业生产和管理经验、一流的技术水平等的 准入,都为中医药的开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 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和加快中医药走向世 界的步伐。
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促进流行 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 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推动 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截至2005年5月,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共有193个成员国。现任 总干事为香港人陈冯富珍。
3、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中医药教育形成以院校教育 为主体的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格局,保证和 促进了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为中医药科技的发展带来强劲的活力。
中医药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机遇 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 成为当代中医药科技工作者面临最严峻 的考验……
中医药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 集体对中医药事业也十 分重视,多次强调要充 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 病中的作用,尤其是 2003年制定实施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 例》,为依法发展、依 法管理中医药事业提供 了法制保障。
2、《中医药条例》颁布并施行
这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一件大事,是 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 志着中医药事业走上全面依法管理和发 展的新阶段。
同学们 下午好!
中医药科技发展的 新政策 新趋势
一、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中医药科技发展的新政策 三、中医药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四、中医药科技重点研究领域
一、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际背景 1、疾病谱的变化
中医药的整合治疗作用适应当今疾病谱的变 化
健康 亚健康 疾病
中医药
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孤独自卑,忧郁苦闷; 神情恍惚,思考肤浅;容易激动,无事自烦; 记忆减退,熟人忘名;兴趣变淡,欲望骤减, 懒于交往,情绪低落;易感乏力,眼易疲倦; 精力下降,动作迟缓;头昏脑胀,不易复原; 久站头昏, 眼花目眩;肢体酥软,力不从心; 体重减轻,体虚力弱;不易入眠,多梦易醒; 晨不愿起,昼常打盹;局部麻木,手脚易冷;
掌腋多汗,舌燥口干;自感低烧,夜有盗汗; 腰酸背痛,此起彼伏;舌生白苔,口臭自生; 口舌溃疡,反复发生;味觉不灵,食欲不振; 发酸嗳气,消化不良;便稀便秘,腹部饱胀; 易患感冒,唇起疱疹;鼻塞流涕,咽喉疼痛; 憋气气急,呼吸紧迫;胸痛胸闷,心区压感; 心悸心慌,心律不整;耳鸣耳背,易晕车船。
2、医学、医疗模式、健康概念变化
我国几代领导人在中医药发展的 某些关键时期都亲自予以关怀,对中医 药发展做出重要指示。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 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
我看中医是一项。”
“对中医加以研究,并发扬
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
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
——毛泽东
“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 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医学模式:生物—社会—心理
•医疗模式:治疗—预防、保健、治疗、康复
•健康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作过如下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 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 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
升级
3、进入老年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人类对于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的需求日趋提高,而药源性疾病的 不断增多、新一代化学药品研究和费用的不断 增长,已经成为制约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 个重要因素,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二、中医药科技发展的新政策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重要的相口与健康科技问题研究》 2、科技部、国家经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
《医药科学技术政策》(2002-2010年)
3、2002年11月,科技部等八部委正式公布了我国第 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中医药具有疗效优势及治疗特色病种的范 围及确定
2、中医药病症名称规范、病证的诊断标准、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药材质量标准等中医药标准的 建立及规范化研究
3、证候的实质研究 4、方药的药用物质基础研究 5、疾病诊断信息获取的智能化、客观化研究 6、中医药科研方法学研究
证候实质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用相对客观监测指标对证做出 定量诊断,并以此为中介物,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 的交汇与融合
———邓小平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 化。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互相补充,可以为人民 群众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2001年全国政协教育、 医药卫生界委员讨论会上 的讲话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 (2002-2010) 4、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
《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1999-2015) 《中医临床研究发展纲要(试行)》(1999-2015)
5、2007年3月,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务院十六个部 门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代表十六个部门做 了新闻发布。是政府部门全面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 一项重大举措。
5、高新技术的应用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
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以分子生物 学和基因工程学为先导的现代生命科学取得 了长足进步,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分析及化 学分析鉴别等技术的应用推广,多学科的广 泛渗透、融合,都给中医药基础研究深入发 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国内背景
1、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 第三章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 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 制定本条例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中医医疗、预 防、保健、康复服务和中医药教育、科研、 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活动的单位 或者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