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 课时)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学案
【课程标准】
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一、发现生活
通过观察生活中走马灯和冰柜冷气运动的现象我们得到:某区域,
空气受热会膨胀,垂直方向上做运动→气温高空气密度
空气遇冷会收缩,垂直方向上做运动→气温低空气密度
二、探究原理
1、运动(记忆2 分钟)
受热处:大气上升运动,部分空气外流,形成低气压。

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周围空气过来补充,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遇冷处:大气下沉运动,部分空气进入,形成高气压。

近地面大气密度增大,空气向周围扩散,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由此得出结论:风的运动方向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

即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这就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请记住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太阳辐射
2、气压
联想:潜艇下潜,随着水深增加,压强会;上浮过程中,压力逐渐。

请你依据上句完成描述: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随着海拔降低,气压逐渐。

3、气压变化
均质的条件下,等压面相互平行,用平滑的直线表示;当近地面大气出现受热不均,会怎样?
小组讨论: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爬黑板)
1)请标出近地面气压高低,那等压面会如何变化呢?
2)请你尝试添加等压面形态,并标注高空气压变化,完成等压面变形。

4、思考:近地面和高空四处气压由大到小该如何排序,你是如何判断的?
5、总结规律(记忆2 分钟):
1)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在水平方向上,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3)近地面与对应高空的气压状况和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三、实际应用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热力环流解释。

将一块大石,与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一个小时,猜一下谁的表面温度高?
因为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不同,导致了升降温速度不同,所以有了气温的差异,我们叫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请小组讨论完成海陆风的绘制,并到讲台展示成果。

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四、考场点兵
1、读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读下图,回答2-3 题。

2、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A.A 点B.B 点C.C 点D.D 点
3、有关图中各点大气运动和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点为下沉气流B.近地面大气由A 点流向C 点
C.高空大气由D 点流向B 点D.C 点在高压控制下,是晴朗天气五、回顾重点(诵读记忆2 分钟)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近地面和高空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热力环流
六、作业
1、上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气压相等的是。

(2)A、B 两地受热的是地,空气;
冷却的是地,空气。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地表情况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林
地,空白部分为均质裸地,据此回答下题。

2、能够正确反映该地夏季白天等压面空间分布的是()
3、与图中空白部分相近的下垫面是()
A.湖泊
B.湿地
C.草地
D.城市和交通用地
4、根据城市热力环流图思考:
(1)如果该城市要建一个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的角度考虑,应建在ABC 中的处。

为什么?
(2)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的角度考虑,在AC 之间应建设什么。

为什么?
七、查缺补漏,巩固提升
我的课堂小结
_ ————————————————————————————————————————————————————————————————————————————————————。

我的明细账本
我的创新设计(一道好题)
题目:
考点方向→
答案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