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体填筑施工方法坝体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坝体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坝体填筑施工,根据现场碾压试验所选定的施工参数、施工工艺、机械组合、填筑铺层厚度、碾压遍数、洒水量等所制定的坝体填筑施工技术来实施。
在施工时采用“后退进占法”均衡上升的施工方法,坝壳料采取大面积铺筑方法,减少接缝。
详见坝料后退进占法填筑图。
1、坝基清理验收坝体填筑前,先进行坝基保护层的清基及验收。
清基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挖掘机清理,20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料场。
人工配合推土机修整成型。
经自检合格后,组织甲方监理等代表进行联合验收,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坝体填筑。
2、上坝道路布置2.1道路布置原则及要求坝体填筑工艺流程图(1)根据地形条件、枢纽布置、工程量大小、填筑强度、自卸汽车吨级来统筹布置。
应用科学的规划方法进行运输网络优化。
(2)运输路线宜自成体系,并尽量与永久路线相结合。
(3)连接坝体上、下游交通的主要干线,应布置在坝体轮廓线以外。
干线与不同高程的上坝道路相连接,应避免干扰坝体填筑。
(4)坝体内的道路应结合坝体分期填筑规划统一布置,在平面与立面上协调好不同高程的上坝道路相连接,使坝体内临时道路的形成满足坝体填筑要求。
(5)运输道路的标准应符合自卸汽车吨级和行车速度的要求,路基坚实,路面平整,靠上坡一侧设置纵向排水沟,顺畅排出雨水和泥水,以避免雨天运输车辆将路面泥水带入坝面,污染坝料。
(6)道路沿线应有较好的照明设施,路面照明容量不少于3KW/km,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7)运输道路应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清除路面散落的石块等杂物,并经常洒水,以减少运输车辆的磨损。
2.2上坝道路布置方法块石料场与Ⅰ号土料场位于主坝右岸上游,Ⅱ号土料场位于主坝左岸上游,利用开挖二次倒运块石料位于主坝下游。
2009年汛前Ⅱ区坝体填筑达到1395.10m高程,2009年汛后Ⅰ区坝体填筑均达到1395.1m高程,2010年完成主坝1395.1~1410m坝体填筑。
根据坝段分期分区、度汛、料场分布及工期安排,主坝填筑施工道路安排如下:2.2.1 Ⅱ区坝段坝体填筑的坝壳堆石料来源于右岸块石料场和部分建筑物开挖利用料,其中1370~1385m高程坝段坝壳堆石料填筑利用靠右岸河床修筑临时施工道路,该段地面高程在1370~1378m之间。
1385~1400m高程坝段填筑从右岸约1395m高程山坡上开辟道路进行坝体填筑。
1400~1410m 高程坝体填筑从右岸约1405m高程山坡上开辟道路进行填筑。
1395.10m以下的心墙土料来源于Ⅱ号土料场,心墙土料运输需要在流水段埋设涵管。
2.2.2 Ⅰ区坝段1395.10m高程以下坝体填筑的坝壳堆石料来源于坝下游石料堆存场,其中1370~1375m高程坝段坝壳堆石料填筑利用靠左岸河床修筑临时施工道路。
1375~1385m高程坝段填筑从左岸约1380m高程山坡上开辟道路进行坝体填筑。
1385~1395.10m高程坝体填筑从左岸约1390m高程山坡上开辟道路进行填筑。
1395.10m以下的心墙土料来源于Ⅱ号土料场,施工道路布置方法同上。
2.2.3当Ⅰ、Ⅱ区坝体均达到1395.10m高程后,2010年坝壳堆石料由块石料场提供,心墙土料由Ⅰ号料场提供,2.2.4 临时上坝道路的路面宽度确定为10m,坡度为10%。
详见上坝道路布置示意图。
3、坝体填筑3.1 主要施工程序装载机(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铺料平整→测量厚度→洒水→振动碾碾压→取样试验→验收→测量放线→下一层填筑。
3.2坝壳、心墙铺料、反滤过渡料方法及优先顺序见坝体填筑平起法示意图。
3.3坝体填筑料采用2m3挖掘机与3m3装载机在料场装车,20t自卸汽车运至填料部位,推土机平整铺料,洒水完毕后,由振动碾平行坝轴线方向碾压,碾压遍数为6~8遍左右。
靠近边坡和局部碾压不到的部位由小型振动碾配合压实,为保证工期,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流水法施工作业,详见流水作业法施工平面布置图。
3.4采用后退法梅花堆卸料,心墙土料铺层厚度30~40cm,反滤过渡层厚为30~40cm,堆石层厚80~100cm。
3.5坝壳料压实3.5.1心墙料填筑壤土心墙的压实度为0.98,设计干容重为18.06KN/m3,设计最优含水率为Ⅰ号料场13.7%,Ⅱ号料场12.23%。
因此,在填筑前要进行壤土含水率的测定,当土料平均含水率与设计含水率相差不大,仅需增加1~2%左右时,采用在坝面直接洒水;当土料的含水率大于施工控制含水率的上限的1%以内时,碾压前可用圆盘耙或推土机松土器在填筑面进行翻晒,以降低土料的含水率。
当土料含水率在施工控制含水率的下限时,将土料运至土料堆存场分层卸料、分层洒水湿润,以提高土料含水率。
壤土采用2m3挖掘机在土料场装车,20t自卸汽车运输上坝填筑,230HP 推土机平整铺料,铺土厚度40cm,16t凸块振动碾平行坝轴线方向进行振动碾压,碾压遍数由试验确定。
当填筑到心墙顶时由于心墙顶部宽度较小及靠近边坡和碾压不到的位置,由小型振动碾进行夯实,施工时必须保证心墙填筑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及密度。
3.5.2过渡料压实(1)过渡层料的相邻5m范围内的堆石体应平起填筑,垫层与过渡层应同时填筑碾压,并确保其宽度(不包括“犬牙交错”带),其“犬牙交错”带宽度应小于铺层厚度的1.5倍。
摊铺过程中剔除相接堆石坡面上大于30cm的离散石块,填筑垫层前剔除相接过渡层坡面上大于20cm的离散块石。
(2)过渡层与基础和岸坡相接处填筑坝料时,严防因颗粒分离而造成粗粒集中和架空,与岸坡相接处其宽度扩大2-3倍,以保证均匀过渡,避免不均匀沉降。
(3)过渡层施工中要保持其设计宽度,材料层次分明。
在分段铺筑时,必须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防止产生层间错动或折断混杂现象,接头处修成不陡于1:2的斜坡。
(4)过渡层与堆石交界处的用振动碾压实,振动碾的行驶方向平行于界面。
(5)过渡层与岸边接触处用振动碾顺岸边进行压实。
3.5.3坝壳堆石料填筑采用EX400(2.0m3)反铲配合20t自卸汽车运输上坝,进占法铺料,即将堆石料卸在已摊铺层的前缘1~2m范围内,230HP推土机推料、摊铺,其目地是将较大的块石推到该层的底部,较细的石料留在该层的上部,以利仓面平整。
而后采用自行式振动碾顺坝轴线方向进行振动碾压,反铲对边角、粗料集中部位和上游边坡的大粒径料进行清理。
由于堆石填筑面积大,施工强度高,可分区段形成流水线作业,保证坝料连续上坝。
填料的允许最大粒径与压实机械类型有关,最大粒径可取等于或小于铺层厚,超径石尽可能在料场处理,当个别超径石已运至坝面,则在铺料的过程中用推土机推到坡面作护坡石料。
4、心墙与岸坡结合部位填筑根据招标文件可知,在两岸坝肩处采用高塑性黏土心墙。
填筑前,应将岩面上的泥土、污物、松动岩石等清除干净,并在岩面上洒水湿润,然后边涂刷浓泥浆(泥浆土与水质量比宜为1:2.5~1:3,涂层厚度3~5mm)、边铺土、边夯实,泥浆涂刷高度与铺土厚度一致,并与下部涂层衔接,严禁泥浆干涸后再铺土和压实。
裂隙岩面上填土时,按设计要求对岩面进行妥善处理,再按先洒水,然后边涂刷浓水泥黏土浆或水泥砂浆、边铺土、边压实(砂浆初凝前必须碾压完毕)程序。
涂层厚度可为5~10mm。
粘土心墙与岸坡结合带的填土,其含水率应调至施工含水率上限,选用轻型碾压机具薄层压实,而不能采用凸块振动碾压实,心墙与结合带碾压搭接宽度不小于1.0m。
局部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采用振动平板夯压实。
5、坝壳与岸坡结合处的施工坝壳靠近岸坡部位施工,用汽车卸料及平地机平料时,大粒径石容易集中,碾压机械压实时,碾磙多不能靠近岸坡,坝壳与岸坡结合填筑的施工措施如下。
5.1填筑施工中实行水平面超填方式,碾压后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削坡;5.2 限制铺料层厚度:在靠近岸坡一定宽度内减薄层厚,如减为坝面铺料层厚的1/2;5.3限制粒径:在结合部位至少2m宽度内填筑粒径小于20cm的石粒;5.4 冲填细料:如果填料大粒径较多时,可根据石料的空隙率另外加一定数量的细料,用水冲填。
5.5采用夯击式机械:用夯板等小型压实机械,靠近岸坡直接夯实。
6、坝体填筑与防渗墙及帷幕灌浆结合处的施工坝体填筑前,将防渗墙及帷幕灌浆结合处清理干净,在填筑时,填筑料堆卸离结合处1.5~2.0m,用人工摊料。
碾压采用小型振动机具,如振动平板夯,压实厚度15~20cm,并取样试验合格后,进行下一层铺筑施工。
防渗墙顶部1372.5~1378.5m处的高塑性黏土与坝体填筑平起。
7、区段结合处的施工6月底Ⅱ区段坝体填筑至1395.1m高程,9月中旬要进行Ⅰ区段的坝体填筑。
因此,对于区段结合处的施工非常重要。
在Ⅱ区段填筑时,将垂直坝轴线相邻的坝头留作1:3斜坡面,在Ⅰ区段填筑时,按填筑厚度,将预留的斜坡修成台阶后进行碾压,以便不同时段填筑的坝料更好的结合。
具体做法见坝体区段接缝示意图。
8、接缝处理8.1坝壳料接缝处理由于接缝处坡面临空,压实机械作业距坡面边缘留有0.5~1.0m的安全距离,坡面上存在一定厚度的松散或半压实料层。
另外,铺料过程中难免有部分填料沿坡面向下溜滑,这更增加了坡面较大粒径松料层的厚度,松坡厚度与铺料厚度、接缝高度和坡度等因素有关,铺料厚度和接缝高度愈大坡度愈缓,则松料宽度愈大,其宽度一般为1~2.5m。
坝壳内部接缝采用反铲挖掘机逐层削坡,其工作面比新铺层面抬高一层,消除松料水平宽度为1.5~2.0m,削坡松料后,新填料与削坡松料相接,共同碾压,在靠近岸坡等死角部位时,采用反铲削坡,削坡工序必须在填料之前进行,然后将新填料与压实料相接。
坝料填筑时预留边坡,均作成为1:2的台阶形式。
即每填筑80cm厚度,留1.6m的台阶。
采用台阶接坡法填筑时,下一期填筑的接坡用削坡,仅用碾压机具骑缝压实即可。
台阶宽度视铺层厚度而定,初步拟定铺层厚度为80cm(以碾压试验参数确定),所以台阶宽度为1.6m左右。
详见坝壳料填筑接缝处理示意图。
8.2壤土心墙填土接缝处理区段之间的平起填土接缝采用台阶式接缝,并形成锯齿状,错缝咬合。
详见心墙填土接缝示意图。
Ⅰ区坝段与Ⅱ区坝段由于采用不均衡施工,因此设置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坡度不陡于1:3,施工时,自上而下削坡,并设有保护层,保护层厚度30cm,配合填筑上升,逐层清至合格层,坡面须进行刨毛处理,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设计范围内,然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坡度陡于1:2.0时,靠岸坡1.5~2.0m的宽度内,薄层铺土,采用手扶式振动碾压实。
9、特殊季节施工9.1雨季施工在潮湿多雨季节里填筑施工时,根据施工条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施工中含水量超出允许含水量,以保证坝体填筑施工的质量。
9.1.1 坝体填筑面可中央凸起,向上下游倾斜,以利于排出雨水,倾斜坡度可取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