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抗寄生虫药

第5章 抗寄生虫药


球虫病的病变部位
U--堆型艾美尔球虫 的病变部位
M--毒害和巨型艾美 尔球虫的病变部位
L--布氏艾美尔球虫 得病变部位 C--柔嫩艾美尔球虫 的病变部位
球 虫 生 活 史
第一代无性繁殖--第一/二/三天 第二代无性繁殖--第三/四/五天 有性繁殖--第五/六天 卵囊形成阶段--第七天
第一代滋养体
一、抗球虫药
主要 临床 药物 作用特点 抗虫谱 应用 对鸡脆弱、堆型 低毒;须连续用药 预防家 地克珠利 艾美尔球虫,鸭 禽球虫 球虫优于其他药 病 对柔嫩艾美尔球 活性峰期是感染第一天; 禽、兔 氯羟吡啶 虫作用最强 抑制鸡对球虫的免疫力 ; 的球虫 较易产生耐药虫种 病 对鸡的巨型、布 抑制球虫第二代裂殖体, 畜禽球 磺胺 氏和堆型较强, 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的第 虫病; 对柔嫩较弱 4d;对巴氏菌、大肠杆菌 禽霍乱、 喹噁啉 大肠杆 等有抗菌作用 菌病
蛔虫
钩虫
蛲虫
绦虫
鞭虫
姜片虫
线虫种类
包括蛔虫、尖尾线虫(蛲虫)、 旋毛虫、旋尾线虫、丝虫、类圆 线虫、血矛线虫、毛细线虫、奥 斯特线虫、钩虫、鞭虫、结节虫、 肺线虫又称网尾线虫;肾虫又称 冠尾线虫
部 分 线 虫
部 分 线 虫
犬恶丝虫
蛔 虫
一、驱线虫药
药物
阿苯达唑
芬苯达唑 奥芬达唑 甲苯咪唑 氟苯达唑 左旋咪唑 噻嘧啶
联合用药
穿梭用药
宿主
抗寄生虫药
驱杀作用 耐药性
寄生虫
二 、 抗 寄 生 虫 药 分 类
抗蠕虫药 (驱虫药)
抗线虫药 抗绦虫药 抗吸虫药 抗血吸虫药
抗原虫药
抗球虫药 抗梨形虫药 抗锥虫药
杀昆虫 杀蜱螨药
杀虫药
三、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
1. 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
左旋咪唑 (-) ADP 延胡索酸 ATP 还原酶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延胡索酸 NADH2 NAD ADP ATP 丙酸 CO2
三氮脒(贝尼尔) 主要用于巴贝斯虫病的治疗,预防效果较差。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氯化合物 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 其他类化合物 大环内酯类
体 外 寄 生 虫
鸡羽虱 鸡螨
体 外 寄 生 虫
杀 虫 药
药物 驱虫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二嗪农 蝇、蜱、螨、 触杀、胃毒、熏 驱杀家畜体表螨、蜱、 蒸内吸;中等毒 虱等,犬猫体表蚤和虱 (螨净)蚊、虱 蝇、蜱、螨、 触杀、胃毒较强; 辛硫磷 驱杀猪螨、虱、蜱等 毒性低 蚊、虱 牛皮蝇蛆、蜱、可用于泌乳奶牛 防治牛皮蝇蛆、蜱、螨、 蝇毒磷 螨、虱和蝇 的杀虫 虱和蝇 苍蝇、蟑螂、 甲基 蚂蚁、跳蚤、 胃毒、触杀 灭蝇、灭蟑螂 吡啶磷 臭虫 多种外寄生虫 环境卫生、家畜体表寄 敌敌畏 和马胃蝇、牛 毒性大 生虫 皮蝇、羊鼻蝇
抗柔嫩艾美尔球虫的药效比较
试验组 未感染对照组 感染对照组 三字球虫粉治疗组 磺胺喹恶啉组 磺胺二甲氧嘧啶 磺胺二甲基嘧啶 暴发后的恢复率(%) 柔嫩艾美尔 毒害艾美尔 100 100 70 67 100 97 82 73 95 87 90 82
产品 三字球虫粉 磺胺喹恶啉 磺胺二甲嘧啶
最低抑制浓度 MIC (g/ml) 0.8 4.0 10.0
莫能霉素
+
常山酮
甲基盐霉素 + 尼卡巴嗪 (Maxiban) 40+40 ppm
- 用于肉鸡的育雏阶段
二、抗锥虫药
锥虫病
是由寄生于血液和组 织细胞间的锥虫引起 的,危害牛、马、骆驼 的锥虫主要有伊氏锥 虫和马媾疫锥虫。
伊氏锥虫
马媾疫
阴 囊 和 阴 筒 浮 肿 轮 状 丘 疹
二、抗锥虫药
喹嘧胺
甲硫喹嘧胺——治疗
鸡小肠球虫致小肠充血
鸡盲肠球虫致盲肠充血
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4-6天后的粪便 (右)和正常的粪便(左)
主要球虫: 1.急性 柔嫩(E.tenella) 盲肠 毒害(E.necatrix)小肠中部 2.慢性 巨型(E.maxima) 小肠中部 堆型(E.acervulina)小肠前部 变位(E.mivati) 小肠前部 布氏(E.brunetti) 小肠后部 次要球虫:早熟(E.praecox) 和缓(E.mitis)哈氏(E.hagani)
第一代裂殖体
有裂殖子的 成熟裂殖体
第二代裂殖体
第二代滋养体
合子 大配子体 小配子体
在通过粪便排出前粘 膜上的不成熟卵囊
1. 生理盐水
3. 载玻片涂片
2. 粘膜刮片
4.新鲜刮片上的裂殖体
球虫卵囊计数技术
粪便 4 g +饱和生理盐水 56 ml
过滤
上清液
10倍显微镜下计数
吸液管McMaster 计数室
琥珀酸
2. 干扰虫体的代谢
磺胺类药物 ① 二氢喋啶 + H2N COOH (-) 二氢叶酸合成酶 外源性叶酸 (动物) 叶 酸 还 原 酶 二氢叶酸 三甲氧苄氨嘧啶 ② (-)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 一 碳 转 移 酶 嘌呤、嘧啶 ③ 氯喹等药物喹啉环嵌入DNA序列中 ④ 甲硫喹嘧胺取代核蛋白体中的Mg2+ ⑤ 苯并咪唑类药物破坏微管蛋白 (-) (-) 核酸
牛、羊等反刍动 生物利用度较高, 肝片吸虫 物及鹿、马肝片 半衰期长 形吸虫 对幼虫和胆管内 牛、羊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 成虫作用强 病 肝片吸虫 成虫、肝内幼虫 牛、羊肝片吸虫
驱吸虫药
四、抗血吸虫药
血 吸 虫 的 一 生
日 本 分 体 吸 虫 的 生 活 史
中间宿主—钉螺
血吸虫寄生于肠系膜血管中
对氨基苯甲酸(PABA) + L-谷氨酸
(-) 合成蛋白质
3. 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
胆碱 + 乙酸
乙酰辅酶A+ 胆碱 E1 线粒体 虫体神经末梢 囊泡 突触前膜
(-) 有机磷类药物 E2
突 触 间 隙 哌嗪
虫体肌细胞端 产生痉挛性肌肉麻痹 产生弛缓性 肌肉麻痹
突触后膜
E1--胆碱乙酰化酶 E2--胆碱酯酶
常见驱线虫药
阿维菌素类(AVMs)作用机理
AVMs γ-氨基丁酸(GABA) 释放 GABA与受体结合 Cl-通道开放 Cl-内流,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 神经麻痹 虫体死亡 谷氨酸控制的
Cl-通道开放
阿维菌素类(AVMs)作用机理
二、驱绦虫药
氢溴酸槟榔碱
抗犬绦虫、鸡赖利绦虫、鸭鹅剑带绦虫
氯硝柳胺(灭绦灵,血防—67) 抗畜禽、宠物绦虫;反刍动物前后盘吸虫 其他: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吡喹酮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抗寄生虫药
抗寄生虫药物概述 抗蠕虫药 抗原虫药 杀虫药
学习目标
掌握
抗寄生虫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机 制;常用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及注意事项等。 抗寄生虫药物的分类和耐药性产生 机制及其理想抗寄生虫药的条件。
理解
一、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
抗寄生虫药
作用峰期
轮换用药法
四、抗血吸虫药——吡喹酮
抗虫谱: 血吸虫、华枝睾吸虫、姜片吸虫、肺吸虫、 绦虫成虫及幼虫。 是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
原 虫
球虫卵囊 伊氏锥虫 弓形虫 驽巴贝斯梨形虫
一、抗球虫药
球虫病 为寄生于动物胆管及肠道上皮细胞内的一种原 虫病,以消瘦、贫血、下痢、便血为主要症状, 危害幼龄动物(如雏鸡、犊牛、羔羊、幼兔) 生长发育或引起死亡。
绦 虫
猪 带 绦 虫 形 态
三、驱吸虫药
吸虫的生活史
虫卵
水 随粪便 排出体外
胞蚴 螺体内 尾蚴 毛蚴 雷蚴 螺体内
牛羊体内
在水草上 或补充宿主
成虫
囊蚴
吸虫的生活史
肝片吸虫 姜片吸虫
主要驱吸虫药
药物
硝氯酚 三氯苯 达唑 碘醚柳胺 溴酚磷
驱虫谱
肝片吸虫
作用特点
对成虫有效
临床应用
牛、羊、猪的肝 片吸虫
一、抗球虫药
药物 主要抗虫谱 作用特点
临床 应用
鸡、火鸡、羔羊、 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三天即 盐酸 犬和犊牛的球虫 ; 第一代裂殖体。对球虫有性 畜禽球 氨丙啉 鸡盲肠柔嫩、小肠 周期和孢子形成的卵囊也有 虫病 堆型作用最强 抑杀作用 鸡、鸭、兔大多数 盐酸 球虫;对柔嫩、布作用峰期是第一代裂殖体 畜禽球 (即感染第二天),对第二 氏、堆型、巨型效 虫病 氯苯胍 代裂殖体和卵囊也有作用 果优于氯羟吡啶 抑制球虫的子孢子以及第一、 对鸡柔嫩、毒害、 第二代裂殖体;抗球虫活性 家禽球 常山酮 巨型艾美尔球虫特 超过聚醚类抗生素,与其他 虫病 别敏感 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
杀 虫 药
药物 驱虫谱 作用特点
仅限用于宠物
临床应用
犬、猫体表跳蚤
氯芬新 跳蚤 氰戊 蝇 蜱 螨 菊酯 蚊 虱 双甲脒 蝇 蜱 螨 蚊 虱
触杀、胃毒、驱避, 环境、畜禽体表寄生虫 杀虫效力很强 触杀、胃毒、内 吸,作用较慢,残 效期长 牛、羊、猪、兔的疥螨、 痒螨、蜱、虱等体外寄 生虫病;也用于蜂螨。
抗虫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驱除畜禽线虫、绦虫 和吸虫 驱除畜禽线虫、绦虫 驱除畜禽线虫、绦虫 驱除畜禽线虫、绦虫 和吸虫 驱除猪、鸡胃肠道线 虫及绦虫 驱除畜禽线虫、提高 免疫 胃肠道线虫病
线虫、绦虫、作用于成虫、幼 虫、虫卵 吸虫 线虫、绦虫 略强于阿苯达唑 线虫、绦虫 强于芬苯达唑 线虫、绦虫、对某些水产动物 的寄生虫也有效 吸虫 线虫、绦虫、 同甲苯咪唑 吸虫 多种线虫 多种线虫 提高免疫力 在肠道不易吸收
喹嘧氯胺——预防
防治马、牛、骆驼伊氏锥 虫病及马媾疫。
三、抗梨形虫药
梨形虫旧称焦虫、血孢子虫,家畜的梨形 虫病是由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双芽巴贝斯虫、 牛巴贝斯虫、弩巴贝斯虫等引起的,常发生 于马、牛、犬等动物。多以发热、黄疸和贫 血为临床主要症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