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gai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gai

2012、9九年级物理第段考试卷班级姓名考号
一、填空题(20×1=20分)
1.我国首架既可离水飞行,又可入水滑行的实用飞翼船在太湖乐园首航成功,
若它以160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运动了0.5h,飞翼船通过的路程为
_____________km。

2.某人坐在行驶的列车上,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__________
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3.如图所示为某公路上的两块交通标志牌,它表
示的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
位乘
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
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处时,
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
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
分钟,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千米/时。

5.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如:划船时,浆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
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将
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并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
反方向运动。

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的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

(只需写两
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伊利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2.5 x 10-4m3,若测得该盒牛奶的质量是O.3kg,
则该牛奶的密度为 Kg/m3。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若对病人供氧用去了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
度为________kg/m3。

8.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的改变而改变。

= kg/m3,其物理意义9.密度的公式为:,水的密度ρ

是。

二、选择题(9×3=27分)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
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 B.桥 C.人 D.地面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A.右侧通行B.系好安全带C.限速行驶D.保持车距
3.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
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向东运动
B.一定向西运动
C.一定静止不动
D.向东、向西运动静止均有
可能
4.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用时间为3分
钟,这列火车长为()
A.100m
B. 200m
C. 300m
D.400m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 : 8,通过路程之比为2 : 5,
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A.16 : 25
B.25 : 16
C.1 : 4
D.4 : 1
6、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非常近似,根据这一现有的结论,可以得出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A.50cm3B.500 cm3C.5000 cm3D.50000 cm3
7、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如果真的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这一过程中它的密度与其体积和质量的关系是:【】
A.其密度因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B.其密度不可以再用其质量与体积之比来测算出来
C.其密度因质量的减小而减小
D.其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
8.人在静水里用桨划船,船受到使它前进的力是()
A.人对船的作用力
B.水对船的作用
C.水对桨的作用力
D.以上几个力
都使船前进
9、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

(3+6+12+5=30分)
1、小周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
有50g,5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1)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g;
(2)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该物体的质量将_____。

(3)如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

第十一章第三节密度导学案
2.如右图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时必须使小车从同一斜
面上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__________相同,实验时发现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2)向烧杯中
1
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
m
2
为;(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4)m
1
;(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
2
= .
【评估与交流】
(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
方案二:;(2)你准备选择方案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

4、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10-4a
图所示);
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
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10-4b图所示).则
(1)合金块的质量 = ___ g;合金块的体积 = ____ cm3;合金块的密度 = ____ g/cm3.
(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6+10+10)
1.
h;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某同学没有利用量筒也测出了一满杯牛奶的密度.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天平测出一满杯牛奶的总质量是120 g,然后测得空杯子的质量是50 g,最后他将该杯装满水,又用天平测得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是100 g;请你帮该同学算一算此杯牛奶的密度是多少?
3、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为1.2×103㎏/m3,现在配制了0.4L的盐水,质量为0.52㎏,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加水还是盐?加多少?(用计算的方法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