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花卉.(huì)蓦.地(mò)敷衍.(yǐn)虔.诚(qiǎn)
B.修葺.(qì)绛.紫(xiàng)聆.听(líng)寒碜.(chēn)
C.迸.裂(bèng)玷.污(diàn)渲.染(xuàn)岑.寂(cén)
D.阔绰.(chuò)天堑.(qiàn)澎湃.(bài)放诞.(d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防范防范未然义气义气用事
B.简练精兵减政仓皇兵慌马乱
C.绵亘恒古未有蜂涌臃肿不堪
D.追究既往不咎反复翻来覆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把奖券____在腋下,____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____我扣扣子,我______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A.夹拿替迟疑
B.放拿替犹豫
C.夹伸帮迟疑
D.放伸帮犹豫
4.下列作家、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雨巷》
B.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C.鲁迅——《祝福》
D.汪曾祺——《离太阳最近的树》
5.下列古诗词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A.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昔我往兮,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飞飞。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雅致且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受到全世界瞩目。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我们将永远记忆着孔繁森的名字。
D.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全人类应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红高粱》、长篇小说《蛙》等。
B.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诗集《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C.在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窦娥冤》中,负屈衔冤的窦娥在押赴刑场时发下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
D.战国末期的荀子在《劝学》中,劝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并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中心论点。
8.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咳,你问什么不行呀”!凤娇替香雪挎起篮子说。
B.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日地哭好几天。
C.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D.“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D.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常.:________ 师.:__________
攻.: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8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分)
(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分)
13.上述短文作者_______,他倡导了唐代_____运动,选文第一段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
(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9题。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
母亲对儿
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
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
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不久,姑母死了。
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
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
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4.以上文字选自老舍先生的散文《我的母亲》。
老舍,原名_______,字_______,北京人。
曾因创作话剧_______而被授予“___________”的称号。
(4分)
15.选文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伟大无私的母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她挣扎
..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句
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
半天,她才叹.
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
..,小.子.!”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段中两处画线的地方都写了人物的流泪,请写出你的理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
撑.持()耽.误()愣.住()
四、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
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