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瓜讲课

黄瓜讲课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3)叶 黄瓜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贮藏和 制造的养分是秧苗早期主要营养来源。子叶 大小、形状、颜色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 在发芽期可以用于叶来诊断苗床的温、光、 水、气、肥等条件是否适宜。真叶为单叶互 生,呈5角形,长有刺毛,叶缘有缺刻,叶 面积较大,一般200~500平方厘米。 黄瓜之所以不抗旱,不仅因为根浅,而且 也和叶面积大,蒸腾系数高有密切关系。就 一片叶而言,未展开时呼吸作用旺盛,光合 成酶的活性弱。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2)黄瓜的花芽分化和性型分化 黄瓜的花芽分化和性型分化 黄瓜的花 芽分化开始于发芽后10日左右,当第1叶展 开时生长点已分化12节,其中除最上三节外, 各叶腋均已花芽分化,但性型尚未决定。当 第2叶展开时叶芽已分化至第14~16节,同 时第3~5节花的性型已决定;到第7叶展开 时,第26节叶芽已分化,花芽分化至第23节, 同时第16节花的性型已决定。
黄瓜的生育周期
子叶拱土前应给以较高的温湿度,促进早出 苗、快出苗、出全苗; 子叶出土后要适当 降低温湿度,防止徒长。 此期末是分苗的最佳时期, 为了护根 和提高成活率,应抓紧时间分苗。
黄瓜的生育周期
2、幼苗期 从真叶出现到真叶4~5片左右 的定植期为止,约30天以上。幼苗期黄瓜 的生育特点是幼苗叶的形成, 主根的伸长 和侧根的发生, 以及苗顶端各器官的分化 形成。由于本期以扩大叶面积和促进花芽分 化为重点, 所以首先要促进根系的发育。 黄瓜幼苗期已孕育分化了根、茎、叶、花等 器官,为整个生长期的发展, 尤其是产品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⑴性型决定的外因 ①温度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②日照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③水分条件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④施肥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⑤气体条件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⑥激素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①温度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温度的作用主要是夜间的低温。在第1 叶到第4~5叶,即子叶展开后10~30天中进 行低温处理(14~15℃),便可达到增加雌 花数目和降低雌花节位的目的。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总之,要想多收瓜,首先必须多生雌花。为 此,除了选择节成性强的品种外,应根据上 述内外因素,并集中于营养物质积累这个中 心环节,在苗期从温度、日照、水分、肥料 和气体方面进行处理,培育出具有大量雌花 的壮苗,为早熟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黄瓜生产对环境的要求
⑴温度 ⑵光照 ⑶湿度 ⑷土壤 ⑸气体
黄瓜生产对环境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温度达到32℃以上则黄瓜呼吸量 增加,而净同化率下降;35℃左右同化产量与 呼吸消耗处于平衡状态;35℃以上呼吸作用消 耗高于光合产量;40℃以上光合作用急剧衰退, 代谢机能受阻; 45℃下3小时叶色变淡,雄花 落蕾或不能开花,花粉发芽力低下,导致畸形 果发生;50℃下 1小时呼吸完全停止。在棚室 栽培条件下,由于有机肥施用量大,二氧化碳 浓度高,湿度大,黄瓜耐热能力有所提高。黄 瓜制造养分的适温为25~32℃。 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是10~12℃。 在10℃以下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产 物的运转及受精等生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甚 至停止。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⑸果实与种子 黄瓜的果实为假果,是子房下陷于花托 之中,由于房与花托合并形成的。果面平滑 或有棱、瘤、刺。果形为筒形至长棒状。黄 瓜的食用产品器官是嫩瓜,通常开花后 8~ 18天达到商品成熟,时间长短由环境条件决 定。黄瓜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而结果,称为 单性结实,但授粉能提高结实率和促进果实 发育。所以在阴雨季节和保护地栽培时,人 工授粉可以提高产量。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孝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孟亮平

黄瓜的起源 黄瓜的生育周期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黄瓜生产对环境的要求 播种育苗 栽培管理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黄瓜的起源 黄瓜原产于印度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热 带雨林带地区。最初的黄瓜为野生,瓜带黑 刺,味剧苦不能食用。野生黄瓜经过长期的 栽培、驯化,苦味变轻,开始可以食用。此 后,黄瓜便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通过自然 选择、人工选择和引变,形成很多变种或生 态型。再经过各地不断淘汰和改良,发展成 为现在的多种栽培品种。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黄瓜根系好气性较强,抗旱力、吸肥力都比 较弱,故在栽培中要求定植要浅,土壤要求 肥沃疏松,并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注意灌 水。 黄瓜根系的形成层(维管束鞘)易老化, 并且发生得早而快。所以幼苗期不宜过长, 10天的苗龄,不带土也可成活,30~50天的 苗龄带土坨、纸袋不伤根,也能成活,如根 系老化后或断根,很难生出新根。所以在育 苗时,苗龄不宜过长。定植时,要防止根系 老化和断根,保全根系。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⑥激素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2,4-D(100~200mg/kg)、乙烯利 (200~500mg/kg)、奈乙酸(10mg/kg)、 吲哚乙酸(500mg/kg)、矮壮素(500~ 2000mg/kg)、氯芴酚(1000mg/kg)、吲哚 丁酸(25mg/kg)等激素均能促进雌花的分 化。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从叶片展开起净同化率逐渐增加,展开约10 天后发展到叶面积最大的壮龄叶,净同化率 最高,呼吸作用最低。壮龄叶是光合作用的 中心叶,应格外用心加以保护。叶片达到壮 龄以后净同化率逐渐减少,直到光合作用制 造的养分不够呼吸消耗,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应及时摘除,以减轻壮龄叶的负担。叶的 形状、大小、厚薄、颜色、缺刻深浅、刺毛 强度和叶柄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差异 而不同。生产上可以用叶的形态表现来诊断 植株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宜,以指导生产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②日照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8小时的短日照对雌花的分化最为有利; 5~6小时的日照虽有促进雌花发生的效果, 但不利于黄瓜的生育;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 反而有促进雄花发生的作用。短日处理的时 间和期限,同低温处理。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③水分条件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高时,有利于雌 花的形成。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⑵性型决定的内因 黄瓜雌雄性的决定,除受遗传性支配外,还 决定于营养物质累积的多少。当光合还原作 用占优势时,呼吸消耗少而光合成量多,有 利于雌花分化;碳氮比率高,或者加强营养 生长的激素含量少,营养生长不过盛,生殖 生长占优势时也有利于雌花的分化;另外降 低酶的水解活动,便可节省大量同化物质, 也有利于雌花形成。所以说黄瓜性型决定的 内因取决于植株营养状况。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④施肥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氮和磷分期施 用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但分期施用钾肥时, 反而利于雄花的形成。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⑤气体条件与性型决定的关系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加时,可 以抑制呼吸作用,促进雌花的分化。二氧化 碳含量高时,可提高光合产量,增加雌花的 数量。此外乙烯也有增加雌花的功效。
黄瓜的生育周期
4、结果期
本期由第一果座住,经过连续不 断地开花结果,直到植株衰老,开花结实逐 渐减少,以至拉秧为止。春黄瓜约为30~60 天左右,秋黄瓜一般为40多天,日光温室冬 春茬黄瓜长达120~150天; 高寒地区能达 180天。结果期的长短是产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而应千方百计地延长其结果期。本期由于不 断结果,不断采收,对于物质的消耗很多, 所以一定要保持最适的叶面积指数,群体要 达到最高程度的干物质产量。本期要以瓜秧 并茂,久而不衰和立体结果为标准。
黄瓜生产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 黄瓜是典型的喜温植物,生育适温为10— 32℃。白天适温较高,约为25~32℃,夜间适温 较低,约为15~18℃。光合作用适温为25~32℃。 黄瓜所处的环境不同生育适温也不同。据有关资 料介绍,光照强度在1万勒克斯至5.5万勒克斯范 围内,每增加3000勒克斯,生育适温提高1℃。 另外,高空气湿度和高二氧化碳条件下生育适温 也会提高。所以生产上要根据不同环境条件采用 不同温度管理指标。光照弱应采用低温管理。增 施二氧化碳应采用高温管理。由播种到果实成熟 需要的积温为800~1000℃。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⑷花 黄瓜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偶尔也出 现两性花。黄瓜为虫媒花,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品种间自然杂交率高达53~76%。因此在留种 时,不同品种之间应自然隔离4~5公里。花萼 绿色有刺毛,花冠为黄色,花萼与花冠均为钟 状、5裂。雌花为合生雌蕊,在子房下位,一 般有3个心室,也有4~5个心室,侧膜胎座, 花柱短,柱头3裂。黄瓜花着生于叶腋,一般 雄花比雌花出现早。雌花着身节位的高低,即 出现早晚,是鉴别熟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 品种有差异,与外界条件也有密切关系。
黄瓜的起源
野生黄瓜
黄瓜的起源
西双版纳黄瓜
黄瓜的起源
黄瓜引进我国的途径有两条,第一条是 从新疆走丝绸之路,从甘肃、青海到达北方 地区;第二条路是由印度从东南亚经水路传 到中国的南方地区。最终形成了我国目前的 黄瓜品种体系,北方黄瓜以节间和叶柄较长, 根系细长,再生能力弱,果实较长、皮薄、 早熟、耐寒有刺瘤为主,南方以叶片较厚, 根系较强,果实粗而短,果皮较坚硬、晚熟、 耐热无刺瘤子为主。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黄瓜种子为长椭圆形、扁平、黄白色。一般每 个果实有种子100~300粒,种子千粒重16~ 42克。种子寿命2~5年。生产上采用1~2年的 种子。黄瓜新、陈种子的鉴别方法:新的黄瓜 种子表皮有光泽。乳白色或白色,种仁含油份 、有香味,尖端的毛刺(即种子与胎座连接处 )较尖,将手插入种子袋内,抽出手时手上往 往挂有种子。陈旧黄瓜种子,表皮无光泽。常 有黄斑,顶端的毛刺钝而脆,用手插入种子袋 再抽出手时种子往往不挂在手上。播种前,最 好先做种子发芽试验。
黄瓜的生育周期
产量的形成及产品品质的提高打下了组织结 构的基础。 所以,生产上创造适宜的条件, 培育适龄壮苗是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和早熟 丰产的关键。 在温度和肥水管理方面应本着 “促”、“控”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 以适应此 期黄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需要。 此阶段中后期是定植的适期。 本期分化大量花芽,为黄瓜的前期产量 奠定了基础。本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 并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