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南洋大厦工程外爬脚手架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编制日期:一九九九年四月中建一局集团四公司现代南洋大厦项目经目录1、总则2、导轨式外爬架方案说明3、导轨式外爬架的安装4、导轨式外爬架的生升降5、导轨式外爬架的使用6、导轨式外爬架的高空拆除7、导轨式外爬架的维修保养8、导轨式外爬架的安全措施9、附录1-导轨式外爬架参数的确定(一)总则1.1 工程概况北京现代南洋大厦地处繁华地段,地下2层,地上23层。
地上主体结构采用框筒结构,层高4米,建筑高度90米。
3至22层为标准层。
由于工程所处位置重要,对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要求较高,故决定采用导轨式外爬架结构进行施工。
1.2 爬架简介导轨式外爬架是高层建筑外用整体提升架的一种施工设备,由支架,爬升机构,控制系统,和安全防坠四大部分组成。
1.3 爬架升降条件爬架在大雨、大雪,浓雾天气,六级以上大风及视线不良时,不得进行提升。
(二)导轨式外爬架的方案说明2.1 现代南洋大厦外爬架采用以手动葫芦提升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总高度18米,步距1.8米,架体宽度0.9米,内排立杆中心与结构外沿距离0.55米,内排满足流水施工要求。
(见附图1)2.2 导轨式外爬架使用中,除遵守本方案外,还应遵守扣件,钢管相关使用规定。
以及电控距,电动葫芦使用说明。
2.3 爬架材料表2.4 准备材料、工具:2.4.1 材料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2.4.2 准备电工工具(螺丝刀、电工刀、钳子、扳手、试电笔、万用表、绝缘胶布),机械工具(榔头、扳手、钳子、线锤、水平尺、卷尺),指挥工具(对讲机六台、哨子每人一支、扩音机一套),电焊机,气焊机,切断机等。
2.5 建立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
2.6 编制适应工程需要的施工组织设计。
2.7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技术、安全交底。
(三)导轨式爬架的安装3.1 WDJ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支架安装3.1.1 在爬架安装前先搭设一安装平台,平台应能承受10KN/M2荷载,平台水平度应控制在20mm之内,平台宽度1200mm以上,平台内缘离墙距离300mm,平台外缘应设有防护栏及踢脚板。
3.1.2 按平面布置图,将滑轮组件摆放就位,滑轮平面方向应于建筑物外墙切线方向平行。
滑轮组应对准预留孔,偏差小于±10mm。
3.1.3 第一步架的组装是整套爬架安装质量的关键一步,须严格控制水平度、垂直度和离墙距离。
3.1.4 碗扣脚手架质量要求:不允许使用明显弯曲、压扁、开裂、脱焊、焊头断裂变形及严重锈蚀者。
3.1.5 碗扣脚手架为标准杆件,其安装精度要求高,必要时可采用可调底座,以保证横杆的平直,碗扣牢靠。
3.1.6 相邻立杆接头要错开,以保证支架整体刚度。
立杆轴向最大偏差小于20mm。
3.1.7 同一横杆两端高差不超过5mm,相邻提升点处横杆累计高差不超过20mm;3.1.8 已安装误差允许范围时,应调整合格后,才能组装下一步架;3.1.9 支架安装应与结构施工同步,支架始终高出施工楼面1.2m~2m;3.1.10 在爬升机构前,支架应与煤层建筑物监理临时附墙卸荷;3.1.11 在每个提升点处和转角处向两侧搭设剪刀撑,倾角450~600剪刀撑水平投影封闭。
外排剪刀撑搭至架顶,内排剪刀撑从提升点处向中间搭设,高度应达到上导轮处;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立杆或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部还必须有扣接点;3.1.12 从滑轮组件起步,向上搭设“之”字形廊道斜杆至顶端。
注意不要与导轨干涉;3.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架安装3.2.1 在爬架安装前搭设一安装平台,平台应能承受10KN/m2荷载,平台水平度应控制在20mm之内,平台宽度1200mm之上,平台内缘离墙距离300mm,平台外缘应设有防护栏及踢脚板;3.2.2 按平面布置图,将滑轮组件摆放就位,滑轮平面方向应与建筑物外墙切线方向平行。
滑轮组件应对准预留孔,偏差小于±20mm,离墙距离偏差小于±10mm;3.2.3 第一步架的组装是整套爬架安装质量的关键一步,须严格控制水平度、垂直度和离墙距离;3.2.4 立杆纵距≤1800mm,横距900mm,立杆轴向最大偏差应小于20mm,相邻立杆接头不营造同一步架内。
与导轨相连的立杆采用碗扣式脚手架;3.2.5 大横杆步距1800mm,上下横杆接头布置在不同立杆纵距内。
接头与立杆距离不大于纵距三分之一,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使之受力性能不弱于所连接的钢管。
为保证架体整体刚度,最下一步架大横杆和小横杆应用双排杆;同一大横杆水平高差不大于30mm;3.2.6 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采用竹笆脚手板时放于大横杆之下)。
外侧伸出立杆100mm,内侧伸出立杆100~350mm。
内侧悬臂端可铺脚手板。
小横杆内侧悬臂端超过350mm时,应做变形验算。
3.2.7 在每个提升点处和平面出现折角处向两侧搭设剪刀撑,倾角450~600,剪刀撑水平投影封闭。
外排剪刀撑搭设至架顶,内排剪刀撑下端抵提升滑轮组侧面,上端从提升点处向中间搭设,高度应达到上导轮处,不要与导轮干涉以免架体在提升过程与导轮相碰。
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除与脚手架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处,在其中部还必须有扣接点。
3.2.8 在提升点处横向架,从滑轮组件起步,向上搭设“之”字形廊道斜杆至顶端。
3.2.9 在操作层上铺设脚手板,内排立杆外在悬臂端上脚手板应捆牢在立柱上。
3.3 爬升机构和动力及控制系统的安装3.3.2 预留孔和预埋螺栓精度要求:临近两层间的垂直偏差不大于20mm,多层累积垂直偏差不大于50mm;同一点处两预留孔或预埋螺栓两肢水平高差不大宇20mm。
如果预留孔偏差超过20mm。
,必须改进后方可安装导轨。
3.3.3 在提升点内排立杆处安装滑轮组件(在组装支架时已安装完毕)。
3.3.4 滑轮组件以上相邻两个碗扣处各安装一个导轮组。
3.3.5 安装第一根导轨:①安装挂板和可调拉杆。
②将导轨插入导轮组和滑轮组件导轮中,导轨底部低于楼面距离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③扶直导轨,调节可调拉杆长度,将两者相连紧固。
3.3.6 导轨安装技术要求:①导轨可调拉杆角度45°< a < 150°。
②同一导轨垂直偏差不大于10mm,同一提升点处导轨垂直累积偏差不大于20mm。
③相邻提升点导轨的高差不大于10mm,同一片架子导轨的最大高差不大于30mm。
④安装导轨时,应在确认导轨垂直度符合要求后,调节可调拉杆长度与导轨相连。
可调拉杆安装完后一般不应再调整其长度,以免在导轨内产生不利的内应力。
3.3.7 在支架搭完两层楼后,在对应碗扣位置上安装上部三个导轮组(其位置见施工组织设计),最上一个导轮以不超过第三层上的可调拉杆的可调拉杆座为宜。
3.3.8 在上部三个导轮组最下一个导轮组之下的导轨上安装提升挂座,其位置尽量靠上,以保证有足够的提升距离。
3.3.9 安装提升钢丝绳(6×39Φ19.5)。
将钢丝绳从滑轮组件上穿过,钢丝绳两端折叠后用Y20绳卡卡紧,上挂葫芦吊钩。
每侧用四个绳卡,间距120mm。
提升钢丝绳长度见施工组织设计。
3.3.10 安装斜拉钢丝绳(6×19Φ15)。
斜拉钢丝绳挂在挂板上,其左右耳朵上各挂一个,下端分别与下一层楼面处的内外排架拉结。
斜拉钢丝绳共设置四根。
3.3.11 使用电动葫芦时电控系统的安装:①在提升挂座附近那一步架上,在总电源附近向外搭设一个 1.8×1.5m的平台,在平台上搭设一个封闭的控制间,要求能防风防雨。
将电控柜放置在控制间内,平时控制间要加锁,防止无关人员入内。
②将电动葫芦安装在提升挂座上。
③将每个电葫芦分别与控制柜连线,要求统一布线,固定,并应符合电动柜及电葫芦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如果遇井架、电梯、塔吊,架子需断开时,架子要分片搭设,要求连线要预留出异步提升的高差引起的长度变化,并要避开障碍物,以防爬升时电线被拉断。
电动葫芦要有防水、防尘措施,导线要有绝缘措施。
④电器系统要有效接地。
3.4 安全防坠即停装置的安装3.4.1 安全防坠即停装置附设于滑轮组件上,位于支架内立杆底部。
3.4.2 将防坠装置起动拔叉钢丝绳套、防误锁装置绳套及摆杆分别安装在提升钢丝绳和提升机构上,然后将拉簧分别锁在两根钢丝绳套上。
(四)导轨式爬架的升降4.1 提升操作4.1.1 导轨式爬架提升操作总要求是:责任到人,人员到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4.1.2 向参加提升操作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发布指挥信号。
4.1.3 进行提升操作前的检查。
①检查所有碗扣联结点上、下碗扣是否拧紧,扣件是否紧固。
②检查所有螺纹连接处螺母是否拧紧。
③检查所有障碍物是否拆除,约束是否解除。
④检查导轨是否垂直。
⑤检查可调拉杆上旋转把手位置是否正确,是否与导轨相碰。
⑥检查电控柜、电动葫芦供电系统是否正确。
4.1.4 将提升钢丝绳预紧,以钢丝绳拉紧吃力为准。
葫芦不允许有链条扭曲、翻链现象。
4.1.5 确认系统正常、障碍物清除后,取下限位锁。
操作人员按分工就位,在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提升操作。
4.1.6 使用手动葫芦时,要按口令同时拉动,每一次口令只能拉动一次,各提升点要速度均匀、行程一致。
4.1.7 加强提升过程中的检查:不断检查架子提升高度变化,保持升降同步性,当行程高差大于50mm 时,应停止升降,通过点控对架子进行调平。
①检查支局是否有明显变形。
②检查葫芦运转是否正常,链条有无翻链、扭曲现象。
③检查支架与爬升机构相对运动中,是否有刮、碰现象。
4.1.8 架子提升到位后,将限位锁安装至合适位置,锁夹与限位锁之间隙用木楔楔紧。
挂好斜拉钢丝绳,调节花蓝螺栓,使钢丝绳收紧吃力。
4.1.9 爬架升降加固完毕后,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下列检查:①检查限位锁和斜拉钢丝绳能否有效传力。
②所有碗扣联结点上、下碗扣是否拧紧,扣件是否紧固。
③所有螺纹联结处螺母是否紧固。
④导轨离墙距离有无变化,导轨、支架是否有超限变形,检查临边防护是否妥当。
4.1.10 向上周转导轨、葫芦,为下一次提升作业做好准备。
4.2 升降转换4.2.1 将架体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4.2.2 检查架体上所有碗扣结点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则重新拧紧。
4.2.3 检查所有螺纹联结处的螺母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及时拧紧。
4.2.4 将加固架体的钢管拆除。
4.2.5 拆除上导轨以上悬臂脚手架。
4.3 下降操作4.3.1 将提升钢丝绳预紧,检查安全防坠即停装置缓冲系统是否灵敏。
4.3.2 操作葫芦人员站好自己的位置,先将葫芦链调整到上升方向。
此时由指挥人员发口令提升架体100mm,每个操作葫芦的人员观察自己所操作的提升点,防坠装置是否打开(方法是看锁紧轴是否下移,如果下移表示防坠装置已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