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原来有这三种方法
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射线检查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进所要显示的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
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下面的时间,卡姆医疗小编将首先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来为大家解读一下何为脑血管造影?
以下两张图清晰得显示出了脑血管造影的情况
正常脑血管造影正位像; 正常脑血管造影侧位像
任何盲目的治疗都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或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要想实施最有效治疗的前提是弄清发病的根本原因。
而全面的脑血管造影就是明确诊断的最佳选择。
下面小编就通过两个典型的病例带大家了解一下脑血管造影是如何运用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的。
典型病例一:
患者,女性,62岁。
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
术后再次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完全扩张至正常,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应。
术后6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术前: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术后: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恢复正常形态
典型病例二:
患者,男性,49岁。
头晕、右侧肢体无力、言语笨拙6个月。
经全脑血管造影诊为左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扩张至正常范围,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应。
术后12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术前: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术后:狭窄段血管扩张满意术后:颈内动脉支架影像
卡姆医疗小编相信,以上两个典型病例的介绍已经可以帮助大家对脑血管造影有一个较为简单的了解了。
其实,诊断脑血管疾病时有三个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
第一种是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三种造影方法各有特点。
MRA的特点是无创,甚至可以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完成,可以在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同时进行,但是分辨率是最差的,可以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
CTA也是一种无创的方法,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在做之前需要了解肾功能情况(造
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可以快速完成,病人痛苦少,分辨率也较MRA有所提高,可以作为快速诊断脑动脉瘤的方法。
而DSA是最准确的脑血管造影方法,分辨率最高,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通过MRA或CTA检查,考虑有脑血管疾病的情况,特别是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时候,往往还是需要通过DSA检查最后明确诊断。
DSA 检查对于脑动脉瘤开颅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后的定期复查也是必须的。
目前国内生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代表性厂家有三叶牌、和佳以及卡姆医疗,和佳生产的大型血管造影系统具有四个以上较高分辨率的显示器,而卡姆医疗独立研发生产的DSA血管机C形臂具有应用范围广、图像超高清晰度、检查时间较短以及实时做出正确量化评估的特点。
DSA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所以,被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
其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捕捉,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
另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DS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进一步查明导致出血的病因,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
DSA对脑血管病诊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