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篇也纯粹个人乱写,同老师UP噶也有D出入,唔好当真!!有咩唔岩就发去班群讨论,又或者+我Q348288332。
1、(多)1947年春天美国借口希腊、土耳其的威胁,需要对他们进行援助以填补真空,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同盟正式破裂,冷战开始)2、(多)大西洋联盟政策: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
3、(多)1971年7月,尼克松首次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论,即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
4、(单)1958年,法、意、荷、比、卢几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开始起飞。
5、(单)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
6、(多)以美元为中心(即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7、1969年10月28日伯兰特正式提出“新东方政策”。
8、(单)戈尔乔夫写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核心内容是: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9、(单)华沙军事条理组织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同盟。
10、(单)在东欧国家中最早被“清除”出去的国家是南斯拉夫(1948年6月)。
11、(单)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2、(多)发起及讨论不结盟运动噶五条友:A多托、B纳赛尔、C尼赫鲁、D恩克鲁玛、E苏加诺。
13、(单)伊朗是政教合一制。
14、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战略(内向发展战略)是把发展本国制成品的生产放在优先地位。
15、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16、(多)冷战期间,东西方关系有哪几个特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德国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焦点,集团间的对峙是东西方斗争的重要形式,东西方关系有时紧张到了极点。
17、南北关系包括南北经济关系和南北政治关系两个范畴。
在当前,经济发展问题是其核心问题。
18、(单)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核心是北方国家属于垄断和主导地位,控制与剥削南方国家。
29、(单)不结盟国家在其第一次首脑会议上,就进一步发展了亚非会议“经济合作”的原则。
20、(单)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了《联合宣言》,“77国集团”就此形成。
21、(多)南南合作存在哪方面的障碍:①大多数南方国家在经济上仍然贫穷落后,发展缓慢,经济状况恶化,人民生活水平下降;②南方国家在政治上有分歧,社会制度有差异,历史纠纷、领土争端和意识形态、文化、宗教及民族之、间的各种矛盾……;③由于南方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国家所关心的具体利益不同;④南方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厉害不同,对外政策选择不一;⑤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的依赖过大,南方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北方国家态度强硬。
22、(多)不结盟运动的特点:A中国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B不屈从于任何大国的压力,C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D不同他们建立战略关系。
23、(单)现任日本首相是:福田康夫。
24、(多)中日两国在政治关系方面的问题有:A如何对待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历史,B如何处理日台关系的问题,C在技术转让和资金合作上,日本对中国有明显的歧视和限制,D双方在钓鱼岛的归属等问题上的争议。
25、(单)俄罗斯现在对外政策原则是:全方位。
26、(单)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原则: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27、(单)最初出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行政联盟”。
28、(单)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机构是:安理会。
29、(多)中东和平影响了那些国家?①巴勒斯坦②以色列1、冷战:就是指战后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紧张激烈的对抗而又没有爆发直接的武装冲突,简单地讲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
2、南北关系: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同西方发达资本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通常称做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关系。
3、跨国公司:又称国际公司。
它主要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在若干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所在国的子公司而形成的一种国际性垄断企业。
4、第三世界:是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总称。
第三世界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尽管构成复杂,条件各异,他的崛起,极大的改变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5、和平演变战略:指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用除军事战争以外的各种手段,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并将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的目的。
(达到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的目的)6、南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型合作,他建立在集体自力更生的思想上,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
7、滞涨(智障?):指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
1、简述战后西方国家间合作和争斗。
P79答:一、战后初期,美国的霸权主义地位、欧日对美的依附;二、50年代,欧日自主倾向抬头,美欧、美日矛盾上升;三、六七十年代,欧、日自主倾向进一步,美欧日之间呈现出竞争、合作的复杂局面;四、80年代,西方世界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内竞争越演越烈,地区性经济集团广泛深入发展。
2、缓和时期的东西方关系的基本特点?P200答:政治气氛比较和缓,东西方各国领导人特别是美苏首脑频繁接触,达成许多协议,签定一系列条约;经济关系普遍得到发展,贸易往来有很大的增长,签订了各种长期贸易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军事方面举行了一写列军备控制谈判,美苏之间达成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
3、简述缓和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P199-201答:①首先是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美苏势力对比的变化;②其次,西欧、日本崛起,它们已不再是美国俯首贴耳的小伙伴,而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③再次,第三世界的兴起。
他们加强团结,联合行动,坚持反帝反霸斗争,使美国顾此失彼,陷于被动挨打的困境。
④总之,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经过激烈的分化和改组,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变化,东西方各国都在战略、政策上作了新的调整。
4、强调南北对话的必要性有哪些?P259答:①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为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南方、北方国家都应作出建设性的积极反应;②南北关系自坎昆会议后,陷入了僵局,全球谈判迟迟不能实现,只有不断疏通南北对话的多种渠道,才能逐步打开局面;③(重南北互相依赖日益加深的角度来讲,)如果占世界人口决大多数的南方国家得不到发展,发达国家的资源供应、商品市场、资金出路就会成为问题,他们亟待解决的再发展问题就不能重根本上得到解决。
④(从世界战略全局来看,南北对话也有必要性。
)南北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整个国际局势发展的政治问题。
5、任何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
P293答:①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坚决支持第三世界的正义事业,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这是我们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②坚定不移地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正义斗争,这是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中的一个突出点。
③坚决支持第三世界维护民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是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又一个特点。
④大力促进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另一个特点。
6、简述联合国的作用?答:①重要的国际讲坛;②进行外交斗争的重要场所;③加速非殖民化进程;④促进国家法的发展;⑤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国际冲突;⑥促进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
7、从世界全局分析,大战不打的原因有哪几点?答:①由于世界人民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浩劫,深深懂得和平的可贵;②由于战后的政治经济格局从两极到多极化发展的影响,亦即多种力量互相制约的结果;1、和平发展的问题(自由发挥)2、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下面系网度稳噶``自己删减)①石油②恐怖主义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反对下去发动一场违背民意的侵略战争?一、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
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
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
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
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
"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政府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
"9·11"事件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
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
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
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
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
但是,由于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
"这实际是为美国政府构画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掌这个地区(国家)的政权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
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