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光潜谈美阅读题答案

朱光潜谈美阅读题答案

朱光潜谈美阅读题答案
本文是关于朱光潜谈美阅读题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谈美》阅读原文
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特殊的筋肉技巧。

例如写字、作画、弹琴等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

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特殊的筋肉技巧。

学一门艺术特殊的筋肉技巧,起初都要模仿。

“模仿”和“学习”本来不是两件事。

姑且拿写字做例来说。

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

这些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

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学写字最得益的方法是站在书家的身旁,看他如何提笔,如何运用手腕,如何使全身筋肉力量贯注在手腕上。

他的筋肉习惯已养成了,在实地观察他的筋肉如何动作时,我可以讨一点诀窍来,免得自己去暗中摸索,尤其重要的是免得自己养成不良的筋肉习惯。

诗人和文人常欢喜说“思路”,所谓“思路”并无若何玄妙,也不过是筋肉活动所走的特殊方向而已。

中国诗人和文人向来着重“气”字,我们现在来把这个“气”字研究一番,就可以知道模仿筋肉活动的道理。

曾国藩在《家训》里说过一段话: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之于声,即不能不朗诵。

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所谓“必有句调奔赴腕下”。

从此可知从前人所谓“气”也就是一种筋肉技巧了。

诗文都以语言文字为媒介。

做诗文的人一要懂得字义,二要懂得字音,三要懂得字句的排列法,四要懂得某字某句的音义对于读者所产生的影响。

这四样都是专门的学问。

前人对于这些学问已逐渐蓄积起许多经验和成绩,我们自己既不能件件去发明,就不得不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成绩。

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

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

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

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例子。

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的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也极多。

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

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

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

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

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

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匠人虽比诗人身分低,但亦绝不可少。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谈美》阅读题目
1.下面关于“模仿”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模仿是学习艺术的初级阶段,琴、书、画等各种艺术都是从了解并模仿各自特殊的筋肉技巧开始,以前人为榜样,可以避免自己走弯路。

B.诗文艺术也需要模仿。

中国诗人注重的“声”“气”都可以模仿,语言文字的运用可以模仿,其实这种模仿也是一种学习。

C.匠人是艺术家的前期,能够惟妙惟肖的模仿是匠人必有的本领,有了这样的手腕之后,再有一定的妙悟,那就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了。

D.模仿是艺术学习的基础,只有做足了功夫,并不断进取,才有可能创造,这就说明创造离不开模仿。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习艺术特殊的筋肉技巧,起初都要模仿。

以书法为例,只有站在书家的身旁,模仿他如何提笔、用腕,如何养成筋肉习惯,才能学得诀窍,练好书法。

B.文人所谓的思路也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筋肉技巧。

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到了“声本于气”“求之于声”,认真推究,这里所谓的“气”也是一种筋肉技巧。

C.前人在字义、字音、字句的排列等方面都有了专门的学问研究,并积累了
很多经验和成绩,我们大可借鉴,不必一一再去发明。

D.艺术的特殊的筋肉技巧并不玄妙,也不荒唐,但若要有创造就必须先通过认真地模仿这种筋肉技巧,进而来累积经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想学到一门艺术,就应该了解并学习它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若能很好地模仿和借鉴他人,就会逐渐养成好习惯。

B.每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学问,因此在学习一门艺术时,如果不能学到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不能利用过去的经验,吸收已有的文化,就很难有所成就。

C.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就说明,只有长期的模仿才能成为艺术家。

D.艺术家要有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妙悟可以让人有所创作,手腕可以让创作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得于模仿,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谈美》阅读答案
1.C(无中生有,原文无此信息)
2.A(“只有……才……”绝对化,且所说之法为个例)
3.C(过于绝对,原文第五段“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