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米手环体验评测报告报告

小米手环体验评测报告报告

小米手环体验报告目录一、文档结构 (2)二、背景 (2)2.1体验概况 (2)2.2体验目的 (2)三、产品分析 (3)3.1行业分析 (3)3.2产品概况 (3)3.3产品目标定位 (3)3.4产品功能和满足的需求 (3)3.5小米运动APP的信息结构 (4)四、产品体验和评测 (4)4.1佩戴体验和评测 (4)4.2功能体验和评测 (5)4.2.1运动记录 (5)4.2.2睡眠时间记录 (6)4.2.3智能闹钟 (7)4.2.4手环解锁 (7)4.2.5来电提醒 (8)4.3其它体验和评测 (8)五、竞品分析 (9)六、总体感受 (10)一、文档结构二、背景2.1体验概况体验产品:小米手环&小米运动APPAPP版本号:2.1.0内核算法: 1.0.60设备型号:iPhone6&小米2操作系统:iOS9.3.1&MIUI75.8.13开发版体验人:XX体验时间:2016年5月2.2体验目的刚刚入门产品经理,通过产品体验报告的撰写去了解产品经理岗,积累产品经理必备的技能,同时对智能硬件很感兴趣,希望加深对智能硬件方面的了解。

三、产品分析3.1行业分析如今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地如火如荼,智能硬件产业站在了风口。

小米手环在这种大势中产生,作为智能穿戴设备以其低价和高性能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3.2产品概况IDC最新数据显示小米手环销量超越苹果,来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小米手环以现在69的超低价格,超高性价比,2015全年小米手环销售量已经超过1200万只。

预计到2017年,全球将会卖出将近7000万件智能穿戴式装备。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浪潮之中,小米手环在硬件销售与小米运动APP的下载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3产品目标定位雷军在产品发布会上对小米手环的定位是“一步步成为整个智能家居的身份ID”。

而黄汪在一次访谈中说,小米手环最重要的定位就是“人体ID”,通过手环可以快速识别用户身份,比如用户回到家中,智能为用户打开灯、电视、空气净化器等;如果手环检测到用户睡着了,便会自动关闭台灯。

这些人性化的无感体验都要靠小米手环实现,简单说小米手环的的作用就是,识别出佩戴的人是谁,他的状态是什么,然后做出反应。

但目前小米手环主要是健康数据的记录和小米手机解锁的ID,要随着MIJIA智能家居的发展,小米手环要一步步成为“人体ID”,一步步成为整个智能家居的身份ID。

3.4产品功能和满足的需求功能满足需求今日活动/步数记录每天的步数,公里数的消耗能量睡眠监控每天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体重记录每天的体重心率监测实时心率来电提醒避免错过电话智能解锁无需手动的便捷解锁方式手环闹钟闹钟第三方接入激励运动发现通过组织活动激励用户坚持运动,增加用户粘性3.5小米运动APP的信息结构四、产品体验和评测4.1佩戴体验和评测小米手环斩获了2015年度iF设计大奖,该奖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

能得到这个奖项也的确是实至名归。

小米手环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定位于人体ID芯片,做一颗没有存在感的手环产品。

单单1mm厚的金属表层就使用了多达12道工艺,腕带采用美国道康宁TPSiV材质制成,用心的设计和讲究的工艺,使得小米不仅外观简约优雅,佩戴不会觉得臃肿多余,而且舒适度非常高,像我这种过敏性皮肤的人连续佩戴5个月左右没有任何的不适,另外手环的防水功能很好的解决了洗漱时需要取下的麻烦,同时避免了反复去下而忘记佩戴的问题。

手环续航能力出众,据小米官方宣称,小米手环的续航时间可长达30天之久,但据我测试,续航时间不只30天,可达45天左右。

不需要频繁充电,更不需要担心电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电量不足的时候会显示红灯提示,用户非常便利的就知道该充电了。

4.2功能体验和评测4.2.1运动记录良好体验1.记录准确在持续的走动过程中步数统计还是很准确的,采用了两种测试模式1盯着小米运动的步数,测试是否走一步数量加一测试结果是准确的,尤其在持续的走动过程中,虽然刚停止后再次走动的开始数据未能及时变化,但整体记录依然准确。

2分别走50,100,200步看APP记录的步数是否增加一致测试10次结果均一致,步数记录方面还是很准确的,得出的数据很有可靠。

总体步数记录很准确,但是未行走手臂单独晃动时步数依然会增加,会影响步数的记录情况,但考虑手臂的摆动也是运动,对整体的记录运动量的目的影响不是很大。

2.数据表示形象清晰启动APP后即可看到到此时为止当天的运动步数,简洁明了,并且以圆环的进度条清楚的显示了自己所设定的步数目标的完成情况。

3.将数据转换为能量消耗,形象有趣点击显示步数的圆圈可以进入当天运动的详细数据页面,知道自己每个时段的运动详细情况和对应消耗的能量,这对于想要减肥的用户非常有激励性。

以前的版本还有消耗的能量对应的食物,更加形象,而且想减肥的用户看到实际转化成食物的形式会觉得动起来更有成就感,遗憾现在的版本没了这个功能。

4.运动统计数据详细能以日周月的形式显示最近的运动情况,用户能气清楚详细的了解最近一段时间的整体运动情况,平均运动量,进行个人的运动评估和以后的运动计划调整,还可以将数据分享到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中,非常便利。

5.使用便利只需佩戴轻便的手环就可以得到准确的运动和睡眠数据而且最主要的运动和睡眠数据点击小米运动APP进入主页即可查看。

待改进体验和建议1.活动记录中不能在柱状图中直观区分“日常走路步数”和“跑步步数”,建议可以以柱状图的颜色不同进行区分。

2.跑步功能很鸡肋1只佩戴手环不佩戴手机是无法记录跑步的配速和步频,GPS的使用和地图模式的生效都需要戴着手机才能实现,所以跑步时如果想要手环发挥作用必须同时佩戴手机,并没有达到跑步时佩戴轻便的手环的便利目的。

2心率只是给出检测数据,没有相关的建议,作为普通的用户并不知道自己跑步时所在的心率是否过高,是否超出正常负荷,可以根据所得的年龄,体重,性别,平时心率等用户数据评估用户的承受能力,并给出相应的监控提示。

4.2.2睡眠时间记录良好体验主页面中有记录昨晚睡眠情况的记录条,可以直接看出每日的总睡眠时间,入睡时间,醒来时间和深度睡眠时间,点击进入条可以得到具体睡眠状况的柱状图。

触碰柱状图还可以看到深睡眠与浅睡眠的具体分布情况和起止时间,可以让我很清晰地了解我的昨晚睡眠质量。

并且在睡眠时间统计中可以直观了解我当周、月的睡眠状况,可以看出我的睡眠质量好差。

待改进体验和建议1.只能记录一次睡眠且不是很准确目前我的测试结果,还能记录一次睡眠情况,午睡的睡眠状况是无法检测的,而且睡觉的记录的确不太准备,发现晚上如果睡着了起来上个厕所,中间如果不能立即入睡停留一段时间,记录的时间就会舍弃前一段从从新入睡开始算起。

2.睡眠数据没有全完切中用户需求我们需要睡眠数据,但不仅仅是什么时候入睡,睡了多久,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各多少时间,而是我的睡眠质量如何,睡眠不像运动,告诉用于运动的步数,消耗的能量用户就可以自己评估自己的运动情况,一般的用户无法从已用的数据中快速的判断自己的睡眠质量,最好实用最直接的语言告诉我们睡眠质量,希望能改进。

例如直接以数据形式显示深睡眠所占总睡眠比例,建立睡眠质量的衡量模型,根据用户的睡觉数据,用简洁的语言直接给出用户的睡眠质量,并提出改善建议。

4.2.3智能闹钟良好体验智能闹钟功能可以最多设置三组闹钟,设置的闹钟时间到时手环会震动从而唤醒主人。

闹钟准确,每次震动5次,如果未醒来隔十分钟还会再次震动。

能较好的达到闹钟的效果,而且对于住宿舍的大学生特别适合,响铃的闹钟会影响室友的睡眠,而手环这种便携的震动闹铃,噪音非常小,而待在身上得手环震动的感觉对个人非常明显。

待改进体验和建议每次都只震动5次,睡的深的时候有时候感觉不到,可以让用户自主选择一直震动,敲击停止震动,醒来不在执行闹铃,未醒一段时候后会再次震动叫醒用户。

原来还有智能唤醒功能,可以在目标时间前30分钟将我从浅睡眠中唤醒,从而降低起床难度,现在已经取消了,不过原来的智能唤醒功能的确有些鸡肋,智能唤醒功能不仅影响睡眠而且大多数时间很难达到智能唤醒的效果,反而还有三十分钟睡眠的心理暗示反而会睡过去。

4.2.4手环解锁良好体验手环解锁功能应该说是比较实用的一个功能,为了保护自己的隐多数人会设置一个锁屏密码,然而每次解锁手机又要输入一次密码又着实麻烦。

有了手环这个身份ID,只要佩戴着手环则可以免去输入密码,手环可通过蓝牙功能迅速自动解锁。

非常便利。

待改进体验和建议手环解锁功能虽然很实用,但是需要开启蓝牙,对现在的手机低电量恐慌族来说蓝牙太耗电了,这会导致手机待机时间减少。

4.2.5来电提醒良好体验可设置来电提醒,选择延迟几秒提醒,当手机来电时手环会同时震动。

放在包里或口袋里的手机你可能听不到声音和震动。

但是戴在手上的手环震动时总该会感觉得到。

这个功能确实可以避免因为没听到或没感觉到震动而错过电话。

待改进体验和建议和手环解锁功能一样来电提醒功能虽然很实用,但是需要开启蓝牙,对现在的手机低电量恐慌族来说蓝牙太耗电了,这会导致手机待机时间减少。

4.3其它体验和评测良好体验1.不同手机设备,不用手环只要绑定同一个小米账号,就可以获得用户原来的数据,而保证数据不会丢失,着不仅对用户便利,对于小米本身这些数据也很有意义,以后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2.可以关注亲友的小米运动APP数据,因为有这个功能我给老妈也买了一个手环,这样平时可以看下她的基本运动,睡眠状况,这个功能很贴心。

待改进体验和建议1.第一次使用时较繁琐而且不顺利1绑定麻烦,不知道为什么和iphone6的绑定还是挺迅速而且顺利的,但是和MI2的绑定耗费1个多小时多次尝试才成功。

2心率最初测试测不出来,多次尝试后才提前升级手环系统和心率算法,升级后才测试成功,但心率测试还是很准确的。

2.闹铃问题多多1闹铃一定要在5次震动的时间内进行敲击才能停止,如果没有敲击或给予反应10后还会继续震动,通过手机APP关闭闹铃也还是会震动,这就是Bug了,既然从APP上关闭了闹铃,闹铃就应该被取消才对。

2解绑后的手环闹铃功能还是会继续执行,既然是解绑应该是把功能都解除,然而不想用解绑后的手环每天的闹铃还是在震动,而且只要不去敲击就会一直隔十分钟就震动一次。

3.莫名的闪灯和震动小米手环使用的时间跨度长达一年多了,然而很多时候当手环闪灯和震动的时候我依然会感到莫名其妙,不是闹铃也没有未接来电,莫名的就震动或者闪光,然而我却傻傻的看着它不知道什么意思,我觉得这个体验特别不好,震动或闪光都是一种提醒,提醒后不知道是在提醒什么这是一种特别不好的体贴。

建议可以根据不同的提醒设置不同的震动和闪光方式,例如智能闹钟就是有节奏间断的震动,智能来电可以是持续型的震动,达到运动目标有节奏间断的震动加闪光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