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的音形义

汉字的音形义


汉字的构成
指事:即象形字加上符号构成新字,是用文字来反映事 物的真实状况的。
如“刃”字是在“刀” 上加一点,表示刀锋 之所在;
“上”字的篆文字形, 是在一长横上面加一 短横,表示甲物在乙 物之上;
“下”字则是在一长 横下面加一短横,表 示乙物在甲物之下。
汉字的构成
会意:将两个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且将字义联 系起来而派生出具有新字义的新字。
韵母 一个元音,如雾(wù)、墨(mò);元音组
合,如瓜(guā)、宝(bǎo)
整个音节的升降高低(用于辨义)
声调 阴平,阳平(平声),上声,去声(仄声)
如:山西(shān)——陕西(shǎn)
汉字的字音
同音字 多音字
同音 造词的偶合
同形
语音的演变
同音 意义的分化
异形
词语的借用
方言词汇的存在,如:差忒()
形体方正严整、 笔画平易圆转
汉字的构成
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 组成,即人们所说的"六书"(许慎《说文解字》)。一般认为前四种为构 字方法,后两种为用字方法。独体字多来源于图画形式的象形字与指事字, 合体字则以独体字为基础构成,包括会意字与形声字。
象形:即字的形状是仿照事物的形体而成的。如日、月、山、水 等四个字。
意义
相同 普通用法与人名地名的用法不同,如:单
于(Chán yú)
文言文通假字延续至今,如:龟裂
意义 不同
(jūn liè)通“皲”
同音字;
诗——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歇后语: 十月里的桑叶——没人睬(采)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形成时代 殷商 商周 西周晚期 秦 西汉 汉代 东汉晚期 汉魏
代表性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真书)
主要载体 龟甲、兽骨 青铜器、石器 石鼓 石器 竹简、帛 帛、纸 帛、纸 纸
形体特点
象形、字体方向 不固定 线条化、平直化 趋势 字体规整匀称、 有所简化
形体扁方、较长 横画带微波起伏 多用连笔,书写 快捷、难以辨认 介于草楷之间
汉字的构成
"转注":在于同一部首内读音相近、字义相通的 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例如"考"、 "老"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解释,以及“巅”和 “顶”,两字相通,意义一致,故这类字称为转注 字。
"假借":即一字两用,原来本无此字,然而有 些新的意义又无字表达,于是就把这种尚无字 可以表达的意义赋与一个原有的字。如“豆”, 原指食肉用具,后来借作“豆子”的“豆”,本义 消失。
二、汉字的字形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 多的文字,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 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约 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 共达五十多种。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 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 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中国文字 “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 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汉字的音、形、义
一、汉字的字音
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 音节开头的辅音(21个),如:文(wén)
声母 学(xué) 印(yìn)
零声母音节——安(ān) 藕(ǒu)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成分(35个)
半,会意字,由“牛”、 “八”二字构成,八有分 离四散之义,所以半的 本义是将牛体分为两部 分,引申为事物的一部 分。
采,会意字,表示手在 木上采摘,如采茶、采 花,引申为取得之义。
汉字的构成
形声:是由形旁(义符)与声旁(音符)两部分组成。 形旁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 音。
上形下声:露、花、草、笠、芳 下形上声:烈、忘、恭、贷、盒 左形右声:松、城、渔、狸、纺 右形左声:领、战、郊、放、鸭 内形外声:闻、闷、辫、问 外形内声:园、阁、病、厅
结绳记事
01 原始社会部落及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 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
庆典说 传说为黄帝的史官,因为部落联盟 02 阶段,外交事务频繁,就建立了 一套各联盟共享的交际符号。
图画说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盆和晚 03 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逼真,人们 由此认为汉字由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