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姚东升1,2,刘平1,2,3,胡义扬1,3,孙明瑜1,3(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3.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 -研究院,上海201203)摘要: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已大于15%,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其防治日益受到关注。
但由于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西医目前尚限于对症治疗。
而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防治中有独特的疗效。
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特色用药等方面综述近几年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药;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5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3)05-1113-03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YAO Dongsheng 1,2,LIU Ping 1,2,3,HU Yiyang 1,3,SUN Mingyu 1,3(1.Key Laboratory of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s ,Institute of LiverDiseases ,Shuguang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China ;2.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China ;3.E -institute 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rate of metabolic syndrome who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ave been a growing concern is greater than 15%in China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s more than 200million.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 by now.Since the complex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Western medicine is currently limited to symptomatic trea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has good efficacy.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bout the etiology ,the pathogene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metabolic syndr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hogenesis ;treatment 收稿日期:2013-01-20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DZ197170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E -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E03008);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届杏林学者资助项目;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慢性肝病虚损重点研究室和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姚东升(1987-),男,辽宁人,七年制学生,研究方向:中医肝病。
通讯作者:孙明瑜(1973-),女,副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
E-mail :mysun369@126.com 。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 )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高尿酸血症等合并出现为其主要特点,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 )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聚集,最终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临床症候群。
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大于15%,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1],其防治日益受到关注,成为中西医学者研究的热点。
但由于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西医目前尚限于对症治疗。
而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采用整体性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在防治代谢综合征中有显著的疗效,也彰显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1病因病机既往中医对代谢综合征无系统认识,尚无相关病名探讨,现代医家大多从其对应的中医病名“头痛”、“眩晕”、“湿阻”、“消渴”、“肥胖”等命名论治。
中医认为其产生与先天遗传有关,又是后天多饮多食、肥胖少动的结果,一般认为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多由痰浊、瘀血、郁热、毒邪、气血阴阳失调等因素所导致。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仝小林等认为过食和少动为MS 发病的主要病因;脾气郁滞、脾失健运,进而水湿内停而为痰、为湿、为浊、为脂,进而变证百生为病机的根本;肝脾郁滞为疾病的核心病机。
MS 的发展演变,可以用“郁、热、虚、损”四个阶段来概括其从未病到已病、从潜证到显证的整个过程,因郁而热,热耗而虚,由虚及损,形成MS 发生、发展的主线[2]。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治病求本,徐远从脾肾两脏入手,认为脾肾两虚是内因,饮食失调、运动过少等是外因,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痰瘀互阻是主要病机,虚损变证是代谢综合征的不良结局[3]。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先天禀赋不足是造成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但其临床症状复杂,除正虚外,痰浊、瘀血、毒邪等实邪在其发病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百病多由痰3111中华中医药学刊作祟”,李东晓认为代谢综合征与“痰”无论在发病原因还是致病机理上都有密切的关系[4]。
李振爽、陈霞对代谢综合征从毒论治,提出毒邪致病是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正衰邪盛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5]。
顾震宇等认为代谢综合征中医病理因素有痰浊、瘀血、燥热等,涉及脏腑有肝、脾、肾,而痰浊脾虚为其根本。
基本病机可概括为饮食不节,运动过少引起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津液化痰,阻络成瘀;气郁化火,而有内热,久伤肝、肾;痰、瘀、热互结而致变证百出[6]。
徐业等兼顾脏腑与实邪,认为脾肾两虚,痰湿内停是MS的本因。
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导致失眠、运动过少、情绪波动等是MS发生的外因。
痰湿是贯穿MS主要症候群的中心病理因素,MS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痰瘀为病理因素,以五脏为主体配六腑、五体、五官,以经络为纽带,导致多脏器虚损和功能衰竭的整体过程[7]。
就代谢综合征病理变化,魏治鹏等提出代谢综合征的发展过程是由“郁”到“瘀”的转化过程,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也应针对“郁”和“瘀”辨证论治[8]。
普遍的观点认为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为本虚标实,基本证型为:脾虚痰湿、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脉络、痰热互结和阴阳两虚。
2辨证分型由于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缺乏统一的认识,各个医家对其的辨证依据各不相同,辨证分型也有很大出入。
有学者以教材、治疗指南或诊疗标准为辨证标准,如叶子等参照《中医诊断学》分为:肝胃郁热型,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9]。
王师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相关标准,结合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辨证如下: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和阴阳两虚证[10]。
更多的研究者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总结个人临床经验进行辨证。
吕崇山认为代谢综合征为脾肾气虚兼肝郁、痰浊、瘀血、毒邪等实邪所导致,据此分为脾虚痰湿证、肝胃郁热证、瘀热互结证、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6种证型[11]。
刘志龙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认为代谢综合征根据中医辨证可以分为:肝胃郁热、痰湿困阻、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瘀血阻络6种证型[12]。
有研究者通过检索1998年1月—2007年12月有关“代谢综合征”的文献,统计出代谢综合征有7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中医证型,分别是:脾虚痰湿、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脉络、痰热互结、阴阳两虚、肝胃郁热[13]。
3治法方药3.1辨证论治王琦等对代谢综合征辨为4型:肝郁脾虚型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培土扶正、疏肝理脾;瘀血内阻型方用桃红四物汤、丹参饮活血通脉,化瘀散结;痰湿内蕴型治用苍附导痰汤健脾化痰利湿;气阴两虚型以参芪地黄汤益气养阴[14]。
仝小林等将代谢综合征病理过程分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根据因郁而热,热耗而虚,由虚及损不同阶段来辨证论治。
①郁证阶段:以食郁为核心,治以六郁汤加减;②热证阶段:又分为肝胃郁热型和痰热互结型,分别以大柴胡汤加减和加味三黄汤(生大黄、黄芩、黄连、水蛭、赤芍)加减治疗;③虚证阶段:又分为气阴两虚型(治以参芪地黄汤加减益气养阴)、肝肾不足型(治以杞菊地黄丸加减培补肝肾)、阴阳两虚型(用地黄饮子加减阴阳双补)及脾肾阳虚型(治以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温补脾肾);④损的阶段:针对脉损络瘀的病理特点,在前一阶段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抵当丸等活血通络药物[2]。
肖月星等认为可以把代谢综合症分为早、中、晚期,对应典型病理特点,辨证为肝郁脾虚型、痰浊中阻型和痰瘀阻络型。
对于肝郁脾虚型,治以健脾解郁、化湿清热,使用解郁健脾汤(组成:黄芪、山药、香附、郁金、川芎、生蒲黄、苍术、泽泻、黄连、决明子、生山楂、生麦芽)。
痰浊中阻型,治以健脾祛痰、清气化湿,可用温胆汤、连朴饮。
痰瘀阻络型,治以益气养阴、化痰逐瘀通络,方用生脉饮、桃红四物汤和二陈汤或平胃散[15]。
司福全认为MS是本虚标实,尤以脏腑虚损为本,且以脾肾两虚为主,扶脾益肾兼以祛邪为其治疗要点。
气阴两虚、湿瘀交阻,治则以益气养阴、和络渗湿,药用党参、生芪、怀山药、枸杞、生地、薏苡仁、车前草、丹参、赤芍、白芍、丹皮等。
肝肾阴虚、湿热内蕴,治以滋补肝肾、清热利湿,药用旱莲草、女贞子、车前草、车前子、生地、怀牛膝、川连、玄参、黄芩、茵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