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建设银行的市值已位列全球第二大银行,当建行品牌及其“善建者行”、“中国建设银行,建设现代生活”等广告语家喻户晓,当建行核心价值观“诚实、公正、稳健、创造”已转化为文化力量,人们更加关注在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建设银行,“建设”了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致使该行的改革发展具有一种“高吨位”的文化积淀,永葆探索创新的激情和做大做强的精神动力?日前,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党委委员章更生。
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成立于1954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共繁荣,在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大众、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积淀和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优秀文化的引领下,一代又一代建行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书写了建行发展的光辉历程。
凸显鲜明的时代特征:建行企业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当代金融家》:业内都知晓建行企业文化的特色和影响力。
其实,建行自创建以来,一直注重“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如此才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行文化。
那么,今天的建行文化,经历了什么样的演进过程和发展阶段?章更生:多年来,建行企业文化伴随着银行职能转变与业务发展,先后经历四个历史阶段的传承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内涵,凸显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个阶段(1954年成立至1984年):“团结、奉献”。
作为当时的国家政策性专业银行,建行秉承“祖国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行”的理念,为国家“守计划、把口子”,建行人随着项目,与施工单位同吃、同住、同劳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忠实履行职责,形成了以“团结、奉献”为内涵的优秀文化。
第二个阶段(1985年至1994年):“开拓、创新”。
这个阶段仍是专业银行时期,但开始办理非政策性的业务,是建行各项业务创新起步的关键时期。
在此阶段,建行先后开办储蓄存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国际业务等,并创立了中国投资公司、信托公司、银泰公司(证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机构,朝着综合化经营迈进,初步形成了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管理架构,也形成了“开拓、创新”为特征的文化。
第三个阶段(1994年至2004年):“规范、竞争、进取”。
这是建行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阶段,也是其改革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里程碑阶段。
尤其是1996~1997年,总行党委在认真研究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存在的弊病和面临风险挑战的基础上,明确了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方向,强化了全行市场竞争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
1996年,建行在金融系统率先导入企业识别系统(CIS),启用新的行名、行徽,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确定了发展目标、经营理念、警言、座右铭及形象宣传用语等文化要素体系,印发了企业理念管理手册和员工行为规范管理手册。
从此,建行文化实现了由自然形成向自觉设计、自我完善阶段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规范、竞争、进取”的文化,为建行由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加快改革发展、强化竞争意识、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个阶段(2005年至今):“诚实、公正、稳健、创造”。
这是实现股改上市的现代商业银行阶段,也是建行改革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阶段。
2005年以来,建行党委在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推进转变经营机制的过程中,着力构建适应现代商业银行需要的企业价值理念体系。
2007年建行再一次率先出台了具有现代商业银行典型特征的建行文化要素体系及员工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制度体系,明确了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及其理念。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诚实、公正、稳健、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和“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的使命等,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和现代商业银行的本质内涵,体现了建行的高度文化自觉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阶段之间是继承、补充与发展的关系,而非弃旧立新。
不断丰富和发展建行企业文化内涵《当代金融家》:企业文化之所以能有“鲜活性”,是因为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烙印。
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重心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都随之调整、丰富和发展。
那么,建行企业文化内涵是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的呢?章更生:股改上市是建行经历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行党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发展战略规划,全面部署,全面推进。
从2007年开始,建行坚持每年在全行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促进价值理念向职业行为的转化。
无论是2007年的“抓服务、讲合规、促发展”主题活动,还是2012年的“践行核心价值观,服务合规促发展”主题活动,都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行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各方面,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环节。
一是着力推进人本文化建设。
建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行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人本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持续培育员工“共同价值观”。
先后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把领导人员的主导作用和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以“思想关爱、工作关爱、成长关爱、健康关爱、家庭关爱”的关爱员工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员工与建行共同发展。
组织开展了“员工之声”调查、“员工心理资本与思想状况调查”、“最受欢迎的关爱员工举措”和颂扬“在平凡中坚持和创造的基层员工”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加大员工职业培训力度,不断增加培训教育投入,建立健全了多层次培训教育体系。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积极搭建员工成长的平台。
建立健全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设立了员工互助基金,推选优秀劳务工转制,实施员工帮扶计划等项目。
2007~2011年,全行共举办企业文化管理学习研讨班(会)8445个(次),约56.25万人次参加学习培训。
据调查,全行员工对建行价值理念的认知率达95%以上。
二是着力培育“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
股改上市后,全行通过深入开展经营理念大讨论,推进了“以客户为中心”服务文化建设,有效促进了经营理念的转变,为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006年以来,与美国银行合作,引入“六西格码”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展战略转型、网点转型项目,着力优化营业网点服务功能;积极支持“三农”、民生领域、小微企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在上海、苏州、厦门、深圳新设立四间产品创新实验室,通过搭建模拟环境、邀请客户体验、收集客户反馈、验证新产品与客户需求契合度等流程,不断优化产品设计。
2011年,共完成产品创新372项,较上年增长56项,涉及理财、支付结算、小企业业务、银行卡、个人贷款、电子银行、养老金等各项金融业务。
积极探索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持续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并将其纳入到各级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客户投诉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和改进的管理机制和二线服务一线、全行服务客户的联动服务机制等。
三是着力培育“依法经营,规范操作”的合规文化。
建行持续开展职业道德、合规养成教育,引导全行廉洁从业,依法经营,规范操作。
先后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廉洁自律六项要求》、《中国建设银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及员工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坚持“风险防范优先”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全行信贷风险、前台操作风险、基层道德风险和各级机构经营风险的防控;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纪检监察员派驻制,全面加强业务审计,强化了风险内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品牌建设。
近年来,建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以建行文化支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以品牌形象承载建行文化、弘扬建行精神,打造了一大批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形成了良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龙卡”系列、“民本通达”、“利得赢”、“速汇通”、“小贷通”、“禹道”、“乾元”等产品品牌深受广大客户欢迎,赢得良好的口碑。
其中2010年推出的“民本通达”,目前已形成了“教育慧民”、“医疗健民”、“社保安民”、“环保益民”、“文化悦民”等子品牌系列,很好地服务了社会大众,促进了民生改善。
多年来,建行在积极打造产品品牌的同时,还着力打造服务品牌,包括“向党工作站”(新疆分行)、“红梅理财中心”(山西分行)、南大支行(湖南分行)、何晓工作法(山东分行)、天龙在线(浙江分行)、“南环时速”(河南分行)、“武汉百步亭社区银行”(湖北分行)、“小刘理财”(江西分行)、“金丹财智”(福建分行)、“科技金融”(北京中关村(5.47,-0.08,-1.44%)分行)等一系列以服务渠道和模式命名的优秀服务品牌。
这些服务品牌,不仅诠释了建行“诚实、公正、稳健、创造”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弘扬建行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2011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商业银行品牌十强排名列第3 位;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升至108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100 排行榜列银行业第1 位;在《福布斯》发布的“全球上市公司2000 强”排名列第17 位;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中小企业银行服务奖”、《欧洲货币》杂志“ 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奖”、英国《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商业银行”等。
五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建行履行“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的使命,秉承“努力成为服务大众的银行、促进民生的银行、低碳环保的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银行”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大力支持民生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小微企业、“三农”发展、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全行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服务奥运、服务世博等重大社会公益活动,创造出许多感人事迹和鲜活案例。
截至2011年末,累计援建建行希望小学达38所;累计资助西藏地区的贫困学生440多人次;累计资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7833名,发放奖(助)学金2200万元;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64000名,发放资助款89000万元;累计资助贫困英模母亲7238人,发放资助款2200万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行企业文化之“魂”《当代金融家》:建行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特色和优势,是因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行“诚实、公正、稳健、创造”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全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着力强化认知认同,以此凝心聚力,促进科学发展。
那么,建行抓住哪些重要环节“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章更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建行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主动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企业文化之“魂”,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