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分离与膜分离技术
4.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溴化物 (CTAB)主要用于沉淀酸性多糖。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主要用于沉 淀膜蛋白和核蛋白。
精品课件
4.5 离子型多聚物沉淀剂
是一类温和的沉淀剂,与目标蛋白成盐。 核酸(多聚阴离子):用于碱性蛋白的沉
淀 鱼精蛋白(多聚阳离子):用于酸性蛋白
被膜分开的流体相物质是液体或气体 膜的厚度应在0.5mm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为
膜。 膜在分离过程中的功能:物质的识别与透
过,界面,反应场。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 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依据滤 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故 而可以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加剂等 ②表面活性剂 ③操作条件,如进料浓度,气泡尺寸,气
体流量 ④泡沫柱高度
精品课件
2 泡沫分离
2.5 应用 2.5.1 泡沫分离的优势
①设备简单,易于放大 ②操作简便,能耗低 ③可连续和间歇操作 ④更适合处理体积庞大的稀料液 ⑤分离效率高
精品课件
2 泡沫分离
2.5.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际应用 ①细胞的收集或去除 ②蛋白质、多肽和酶的提取分离 ③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浓缩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1.微滤(Microfiltration,MF) :
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为推动力, 使不溶性物质得以分离的操作。 可用于粒子粒径为0.1 μm ~ 10 μm的过滤。 可应用于消毒、澄清、细胞收集等。如培养 基液菌体分离与浓缩,产品消毒。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超滤:需要增加流体的静压力,改变天然过程的方向,
才可能发生含有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溶剂流通过膜,此时 的推动力是流体静压力与渗透压的压差;
pp p0 patm
反渗透:过程类似于超滤,只是纯溶剂通过膜,而低
分子量的化合物被截留。因此,操作压力比超滤大得多。
pp p0 patm
因此,超滤和反渗透通常又被称之为“强 制膜分离过程”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6 渗透气化 利用膜与被分离有机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3.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 :
▪ 其基本原理为溶解扩散。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 压力作用下,只有溶液中的水透过膜,而所有 溶液中的大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及无机物全被 戳留住。
▪ 主要用于海水脱盐,纯水制造以及小分子产品 如乙醇、糖及氨基酸浓缩等。
精品课件
微滤 反渗透
超滤
○:微粒子
●精:品大课件分子
子 ……..:水
+:小分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超滤和反渗透 目的:将溶质通过一层具有选择性的薄
膜,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分离时的推动力都是压强,由于被分离
物质的分子量和直径大小差别及膜孔结 构不同,其采用的压强大小不同。 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常达1 ~ 10 MPa。
渗透和渗透压:
渗透:膜(不能透过溶质)两 侧压力相等时,在浓度差作用 下,溶剂从溶质浓度低的一侧 向溶质浓度高的一侧透过的现 象。
渗透压:渗透现象中,促使水 分子透过的推动力。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3.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
反渗透: 定义:在溶质浓度高 的一侧施加超过渗透 压的压力,使溶剂透 过膜的操作。 ▪ 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 动力,从溶液中分离 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 孔径范围在0. 1~1 nm 之间。
的沉淀
精品课件
2 泡沫分离
2.1 泡沫分离(foam separation)
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 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 颗粒进行分离,因此又称泡沫吸附分离或 泡沫分级。
精品课件
2 泡沫分离
2.2 泡沫分离原理 根据表面吸附原理,基于溶液中溶质(或
颗粒)间表面活性的差异,表面活性强的 物质优先吸附于分散相与连续相的界面处, 通过鼓泡使溶质选择性的聚集在气-液界面 并借助浮力上升至溶液主体上方形成泡沫 层,从而分离、浓缩溶质或净化液相主体 的过程。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5.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 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 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离子交换膜 的阻隔作用,实现溶液的淡化和浓缩, 分离推动力是静电引力。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电渗析的应用:海水和苦水的淡化、废水处理, 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的分离纯化
精品课件
2 泡沫分离
2.3 泡沫分离设备和过程 ①设备:泡沫柱和消泡器
②分离过程可分为: 间歇泡沫分离,连续泡沫分离 表面活性物质泡沫分离,非表面活性物质泡沫分离 浓缩纯化泡沫分离,提取回收泡沫分离
精品课件
2 泡沫分离
2.4 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 ①料液性质,如pH值,离子强度,其他添
精品课件
3 膜分离技术
3.1 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 (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 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 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允许某些组 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其它组份,从而 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
精品课件
膜的概念与功能
在流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 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 质称为膜。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4.透析: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高分子溶质不能
透过的亲水膜将溶质溶液与纯水分隔,在浓差的作用 下,小分子溶质透向水侧,水透向溶液一侧。 ▪ 透析膜:孔径5-10nm,实验室中常用透析袋 ▪ 应用:脱盐,血液透析
特点:以浓差为推动力,膜透 过通量很小,不适于大规模生物 分离过程,多在实验室中应用。
2.超滤( Ultrafiltration, UF) :
▪ 分离介质同上,但孔径更小,可分离或浓缩粒子 粒径为1nm ~ 50 nm的可溶性物质。
▪ 适合于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浓 缩,超滤亲和纯化,血浆分离,脱盐,去热原, 在生物工程中应用最广。
精品课件
3.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3.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