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作文审题指导

高三作文审题指导

高三作文审题指导(一)近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往往需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概念的界定,如“天空”、“好奇心(非好奇)”、“时尚”、“绿色生活”、“平庸”,更需在题目中的“动词”上做文章,如“怀想”、“品味”、“拒绝”等。

分类判分的主要依据是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深刻,材料是否新颖、典型,是否对生活有独到的观察与思考,情感是否真实感人,论证是否严密有层次等。

要指导学生学会虚题实写,实题虚写。

要指导学生从题目本身出发,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生活,寻找题目与生活的连接点,做到以小见大。

据此,平时的作文训练及讲评就应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写作与讲评都要做到心中有标准与目标。

下发一些作文题目及分析、例文,供学习借鉴。

一、学会从容1、对“从容”的理解“从容”在词典里有两个解释:①不慌不忙,镇静,沉着;②(时间或经济)宽裕。

由之,放在本命题中,当作第一义项使用。

“从容” 可以指一种自持的内心、处事的态度和策略,也可体现在应对外界事务的处惊不乱、处乱不惊、心灵坚守、无所畏惧的豪气,更可归属为一种心境,一种情怀,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境界及人生追求。

“从容”是一种积极的应事、应世态度,完全有别于消极避世、无为的状态,有别于将一切人生世事“看淡”、“看透”,于“滚滚红尘”之中,我一无所求,放弃原则立场、人生理想与追求,置人生于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之状。

这样的状态,具备“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的自信,“泰山崩于前而不惊” 的冷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胆略。

作为平常人,则能“胜不骄,败不馁”;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沉得住气” ,“静得下心” ;不急、不躁、不惊、不乍,心中有“主” ,方寸不乱。

2、对“学会”的理解作动词解。

是一种带有鲜明主观色彩的行为动词。

它可表现为:通过接受外来的信息,经由自身的揣摩、模仿、实践等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或提高素养。

3、对“学会从容”的理解动宾短语。

此短语的题眼在动词“学会”上。

体现的途径甚多:对观念的认同,对状态、过程的呈现,并由此获得的结果,还可以理解为对过程结果的体悟、反思等等。

它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最终的归属必须是“自觉”的认知及行动。

4、几点说明:(1)切题:所写内容,能体现“动宾短语”题旨意向;能呈现对“从容”的认同及行动的状态。

基本切题:有认同,但主体行为呈现不足。

不切题:所写内容,仅止于“从容”的内涵外延的解说与演绎。

( 2 )“行为状态”的呈现形态:①认识到“(原先)不会”、“不具备”或认识到“十分重要、不可或缺”,而产生学习行为的动力及行动;②付诸具体的实施行为;③由具体实践而获一种或几种体悟、反思等。

例文一每次出门时,妈妈总会在身后叮嘱一句:“路上慢点。

”起初总不以为意,低着头自顾自走得飞快,直至突如其来的一个身影出现在眼前,撞到了人的我不好意思地道歉,老奶奶只是笑了笑,慈祥地说:“孩子,慢点。

”心里一震,脚步便下意识地放慢了下来,似乎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不再撞到人,甚至有闲暇看看沿途的风景,这时才真正明白,脚步从容,方能真正体会到行走的乐趣,也可以更顺畅地到达你所想要到达的地方。

学会从容,就是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慢你的脚步。

至今仍记得《对照记》上张爱玲那平淡如水的目光,似乎世间的一切大悲大喜都无法吹皱她眼中的那汪湖水。

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事,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带着永远从容不迫的姿态,安静而又不可忽视地活在人们的视线中。

即使拥有让人称奇的家世背景,还有那两段轰动一时的婚姻,而这一切,当你对上她沉静的目光时,便会觉得仿佛那都不算什么。

同时代的三毛经历着大悲大喜的情感和跌宕曲折的人生,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而永远安静从容的张爱玲,一直活到古稀之年,甚至在逝世之前收拾好自己的证明文件置于门边,以方便协助调查。

那是真正参透了人生之后沉淀下的从容,在她逝世那么多年之后,研究她一生经历的人仍络绎不绝。

学会从容,就是在该放下的时候,学会放下。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

或许你无法改变命运所付于你的压力或者是苦难,可你完全有能力掌控自己在面对这一切时所拥有的心态,平静或浮沉,焦躁或安详。

当你被眼前的困境折磨至不堪重负,何不放缓节奏,抬起头来向远方看一看呢?人生是一场灾难,你无法阻止它的降临,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全力缓解再缓解。

学会从容,就是学会在一片黑暗中,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

接受现状,但不代表不努力;从容面对,并不代表懒散与松弛。

学会从容,学会在一片浮躁与喧嚣中,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

例文二从容,是一种能在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于根的能力;从容,是一种对生活阻挠永不屈服的态度。

我们需要学会从容。

上半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其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震波所涉及的范围。

一夜之间,中国似乎也“地震” 了。

震源在于盐,人们惊恐自己会被核辐射,害怕核污染会导致海盐的减产。

于是,中国的超市地震了:商家大量囤盐,市民争相购买,政府不得不限量供应。

怎么啦,我们的从容呢?而震后的日本,透过摄像机,我们发现日本的超市虽商品紧缺,但人们依旧排队排得井然有序,他们说:该有的总会有的。

这就是日本人的从容。

从2008 年的“非典”时期人们奋力抢购消毒液,抢购口罩到如今的抢购食盐,难道不从容是中国人本性?难道恐慌、焦虑、没有安全感已成为我们的惯性?然而,从容的姿态和精神气概我们自古有之,于今也是不缺乏的。

古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近代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面对敌人的屠刀,他们并没有惊慌,而是从容不迫,慷慨赴死。

从容,是中华民族之气概,当你坚守了民族气节,懂得了生死的意义时,你就学会了从容。

曾有位主持人,初次登台因紧张下台阶时意外摔倒了,观众哄堂大笑,虽只是初出茅庐,但她从容地站起来,镇定地说:“刚才被你们的热情所倾倒啊!”妙哉妙哉!所以说,从容在生活中就是一种机智,当你用智慧化解生活中的种种尴尬时,你就学会了从容。

在“文革”那个混乱的年代,很多人不堪折磨而选择了自尽,悲惨离世无不令人痛惜;但依旧有一批人,他们虽然天天挨斗,甚至遭受凌辱,面对如此困境依然乐观从容。

沈从文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潜心研究古代服饰,在服饰研究方面做出了惊人的成就,为后人称道。

原来从容就是面对苦难的一种乐观态度,当你面对挫折选择乐观态度泰然处之时,你就学会了从容。

作为一名高三学子,背负无数希望和压力前行,重要的必须学会从容面对高考。

不要动不动就否定自己,慌慌张张不敢前行,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心浮气躁而想一步登天,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遇到暂时的困难,千万不要气馁,调整好心态继续奋斗。

学会了从容,那么明年的六月我们将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悦。

学会从容吧,做一个智慧、理智、乐观的中国人,不要再发生“超市地震”这种尴尬的状况。

请君慢行,学会从容之道,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例文三墙上的时钟滴滴答答,指针转过一圈又一圈,我抱着双腿,把头埋进膝盖。

天冷,冷进骨子里。

嘴里干得发苦,我起身,走进厨房。

随手拈了几片茶叶,丢进茶杯。

我逼着自己不去想竞赛,不去想排名。

可是那张证书却静静地躺在茶几上,红底黑字昭示着我的失利。

冲进热水,蒸腾的白气迷了我的眼,抓着杯沿,回到房间。

不去理会那张证书,我看着茶杯,发起呆来。

茶粒还是小小的,一颗颗沉在杯底。

它蜷缩成小小的一团,表面凹凸不平,在热水中氲开淡淡的红色。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每天一遍一遍跟着老师练习动作,拉韧带一拉就是一下午;我逼着记性不大好的自己一个字一个音符地记住整首舞曲,学会背学会念,学会唱;我逼着性格懒散的自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记,一翻手,一抬头,一顿一提一跳一屈身,直到脚掌磨破了皮;我逼着自己静下心来聆听、感受,酝酿感情,一步一步调整自己的表情,学着含泪与微笑……脚底一溜的水泡破了,沾在袜子上火辣辣地疼,我咬咬牙放开步子继续跳,直到生出茧子。

但万万没想到,付出却是这样的结果。

三等奖,小小的鼓励奖。

结果宣布的时候,本还离开座位激动地握紧双拳的我,一下子软在了地上。

有泪水,却不是我期待中幸福的泪水。

我苦笑,轻轻地抚着杯沿,手指绕着杯口一圈一圈地滑动。

视线停在茶杯中,我有些发怔。

那是多么唯美的画面。

原本小小的茶粒在水分的浸润下,一点一点舒展开来,好像舞者缓缓舒展开来的纤长手臂,静静地绽放出摄人的美丽。

茶叶的叶片也慢慢地变得纤长柔软,在温热的茶水中上下浮动,一舒一张竟有了些流动的美。

茶水已经不再是淡淡的,而是成了浓厚的红,只要望着,仿佛就能体味到它的醇香。

那小小的茶叶,在茶杯这有限的空间里,淡定地,从容地享受着绽放的愉悦。

我心中的苦涩与不甘也渐渐地被冲淡。

我记得排练时老师对我的鼓励,我记得比赛前妈妈温暖的微笑,我记得我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它们所饱含的努力。

我记得我舒展开双臂起舞时的愉悦,我记得跳起熟悉的动作抬手点头时我的兴奋……证书、排名,已经不重要。

因为我享受了那绽放的过程。

呷一口茶,浓香醇厚。

我长吁一口气,我想,我已经学会从容,从容地享受绽放,从容地面对结果。

例文四既然生命不过是一场凋零与盛放,何不从容。

一个多月前的某个下午,我独自徘徊在不知名的小公园里。

地处偏僻,人迹罕至。

我讶异于这喧嚣的城市,竟硬生生地被这片绿树的围墙隔离。

我的心情是无比烦躁。

周遭的每一件事沉重地让人难以喘息。

我坐在木椅上,细细地回想,却在不经意间,邂逅了那阵微风给我带来的清香。

香气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撩拨着我的嗅觉。

明明早已过了桂花开放的时节,哪里来的桂花香?我四处搜索着,逆着风,在这小小的公园搜索着,那种迫切的想要找到她的渴望一一却让我一无所获。

我有些失望,正想放弃,又在低头的那一瞬间,看到那棵葱郁的大树下,满地落花,与土泥融合着。

连颜色,也近于泥土的深褐。

茂盛的树枝在微风中悠然地摇曳着,凋零很久的花依旧香着。

此情此景,竟是一种看透生死的从容。

不疾不徐,轻轻缓缓。

恍若冬日燃起的红泥火炉,温着一壶清淡的小酒。

生命在此刻便豁然开朗。

花知道她要凋零,树知道花要凋零。

花静静地绽放,从容地离开。

树让这花香印记成他的纹路,从容地目送。

我们的生命里,缺乏的正是这么一种从容,这么一种淡然、绝然、悦然。

这些烦恼呀挫折呀,与生命绽放时的美丽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我抬起头,释然地离开。

也许,那香味持续不了多久,我却因此而敬佩。

若我也可以像这花这树,在心里栽上一株从容,一切都不同了。

一扫而空。

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会退的浪,没有不会暗的光,你在烦恼什么呢?没有不会好的伤,没有不会淡的疤,没有不会停下来的绝望,你在忧郁什么啊?我轻轻地在心里默念从容、从容、从容,牢牢刻下,谨记不忘。

心中应当如冰雪般透彻:这从容,所需要的,是一个人的独自面对,千山万水里,素颜修行。

例文五龙应台面对这个越走越快的世界,发出一声感叹一一孩子,你慢慢走,你不需步伐匆匆,神色慌张,却要从容一一从容地面对前途的坦荡与坎坷,成功与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