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收账款的审计技巧和方法

应收账款的审计技巧和方法

应收账款的审计技巧和方法在企业中,应收账款不仅是企业的债权,也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要注重对应收账款的审计工作,积极的采用各种有效的审计技巧和方法,针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审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使得企业可以正常的开展各种经营活动。

文章就应收账款的审计技巧和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同行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应收账款;审计技巧;流动资产当今一些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应收账款进行会计舞弊,不仅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加大企业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审计的重视程度,同时采取正确的审计技巧和方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合理的审计,保障财务信息报告的真实性,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经营的发展。

1 应收账款舞弊表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地扩大,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使得其业务项目增多,这就使得应收账款中存在的舞弊问题逐渐暴露。

1.1 虚增应收账款账户部分企业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就开设虚假销售发票,依据已有的客户名称来上报虚假业务量以及收入,企业将这些虚假的账面也作为应收账款。

企业也会对自身的销售业务进行虚构处理,然后依据已有的客户名称来虚构各种业务名称,或者是捏造根本就不存在的业务名称,而我国的现今会计人员对于这些虚增的应收账款账户根本无法有效地辨别真假,因此,造成了社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另外,企业在应收账款账目分类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规定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细化分类,将所有的债权都归结到应收账款中,从而使得债权出现了模糊不清的问题。

还有的企业会将本不应该列入应收账款中的债权列入应收账款目录中,从而使得该账户的审核出现了严重的失真问题。

企业为了能够增加自身的信誉度,虚增利润收入和销售业绩,将一些现货交易也列入应收账款中,使得应收账款审核的准确性下降。

企业通过将现货交易账款列入应收账款中,将本来的现货账款挪作私人利用,长期将一些已经回收的应收账款进行挂账,并将原本的款项私吞,这不仅造成企业经济的损失,也造成了社会经济出现损失。

1.2 掩盖账龄高的不良资产在应收账款中,不一定先发生的就要先进行回收,也需要依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回收的顺序。

而企业也会依据自身资金的应用情况以及客户的信用程度来进行销售业务信用期限的设定。

当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就会开设一些短信用期限,而一些本来金额大或者是价格高的业务信用期限较长,这样就会导致后发生的应收账款先被回收,而一些先发生的应收账款则出现后回收的情况。

而如果必须要采取先发放先回收的制度,就会使得账龄与客户的实际情况出现严重的不符现象,这样就会使得账龄高的不良资产被掩盖,从而可能会使得坏账出现没有进行计提准备或者是错报的问题。

1.3 坏账准备舞弊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真实,依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坏账损失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但是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因此,大部分企业利用政策漏洞,通过随意改变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或者扩大、缩小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而人为地调节利润,这样就影响了他们对企业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

综上所述,在企业应收账款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债权人或者是投资者的利益会受到严重的损失,也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采用合理的审计技巧以及高效的审计方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工作,从而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

2 应收账款的审计技巧2.1 应收账款数据正确性的审计技巧针对应收账款要进行明细分类,针对已经分类处理完毕的应收账款项目进行一一的核对,将所发生的应收账款的报表、总账目数量以及各种细账的汇总合集进行对比分析,查看账目的数据是否一致。

同时,要对应收账款的各种明细账目进行对照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数据不对应的问题,并且要对发生额以及余额进行对照核实,看看余额是否准确。

另外,需要抽取一部分应收账款与其相应的凭证进行对照核实,查看余额是否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最后,就需要对应收账款的截止日期进行有效的核实,查看截止日期与实际的回收日期是否一致。

2.2 应收账款内容真实性审计技巧一是函证应收账款确定其真实性;二是审计其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和发运凭证等确定其存在的真实性;三是盘点“库存商品”,审计应收账款是否由于销售商品而形成的,以确定其真实性。

2.3 应收账款业务合法性的审计技巧一是审计产品销售合同确定是否有虚增应收账款账户,调节利润,夸大经营成果的现象;二是审计是否有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调平账款的现象;三是审计是否有将已收到的应收账款不入账或推迟入账时间,以达到挪用或据为己有的目的;四是审计坏账是否经过合法的程序和可靠的依据。

2.4 应收账款合理性的审计技巧一是审计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是否正常;二是审计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三是审计坏账准备的计提和处理情况;四是审计时间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原因;五是审计商品赊销、销货折扣和折让、坏账损失等是否经过审批手续。

3 应收账款审计的方法3.1 常规检查法常规检查法也被称作是核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应收账款的明细账户余额与总账户余额进行对比分析,查看两者的余额是否相同,对应收账款中的账户、财务报表以及各种证明进行有效的核对,查看是否都保持一致,有无错漏问题等。

3.2 分组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同一类型的应收账款进行归类分析,其开展分析的主要依据就是应收账款的特定标志。

而这种标志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五种,其一是正常款项,其二是催收款项,其三是疑问款项,其四是待决款项,其五就是坏账。

手续齐全,各种凭证都齐备,债权人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能够在回收的过程中,及时地交出款项的应收账款就属于正常款项;所有的凭证以及手续都完备,而债权人也能够承担还款压力,但是因为各种情况的影响下,还款的期限被拖延,在催缴的情况下所回收的应收账款就是催收款项;在所有手续以及凭证都完整的情况下,因为特殊因素的影响,使得款项需要落实处理的应收账款就是疑问款项;在一定情况下,应收账款出现争议,或者已经提请诉讼的应收账款,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的情况下,该款项就属于待决款项;就各方面的资料显示,该款项已经不可能回收的就属于坏账。

3.3 账龄分析法在应收账款发生的同时,一直到审计结束,账龄分析法都贯穿始终,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应收账款发生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检查和分析。

在应用该方法的时候,需要按照日期的先后发生顺序,对应收账款进行时间段的划分,在划分结束之后,就可以利用该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3.4 函询查证法就是利用电话访问或者是信件访问的方式,对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以及个人发生的应收账款进行核实、查验,利用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与从外部获得的应收账款信息进行对照,以保障获取信息的真实性。

当企业的应收账款账目较多的时候,就需要采用随机抽样检查的方式对需要查证的企业或者是个人进行相关应收账款的查询,以防止应收账款舞弊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舞弊问题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规避应收账款舞弊问题的出现,就需要积极地采取各种应收账款审计技巧,同时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水平,保障应收账款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几年不断暴露出的财务造假案,让人对审计质量表示担忧。

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不但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经济环境的混乱。

对于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不仅是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1 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1.1 法律法规因素虽然《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都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但是适用于民事责任的条款却少之又少。

即使较为常用的行政责任,在实际操作中也是轻拿轻放。

对违规操作的事务所和审计人员也大都以警告、罚款了事,真正吊销执照或者取消事务所资质的情况很少,更没有对其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进行具体规定。

比如在红光事业、银广夏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中,到现在还没有与之相关的事务所和审计人员承担民事责任。

现行法律对审计人员违规操作行为的约束力较弱,无法对其形成有效激励和约束,从而导致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1.2 市场因素很多企业,并不是出于主动自愿,邀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更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强制性规定。

大多数企业对审计人员并不欢迎,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不会积极主动的去配合协助审计人员开展审计,从而影响了审计的进度和质量。

另外,大部分企业在选择事务所时,审计质量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这样会使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失去竞争优势,恶性循环,就导致市场整体对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不足。

2 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对审计质量的影响2.1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制和特殊普通合伙制。

在面对风险时,这三种形式承担的责任不同,自然也会影响到审计质量。

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顾名思义具有合伙企业的性质,合伙人要以其所有财产危险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一旦审计失败,合伙人需要承担的风险很大,形成对违规操作的有效威慑。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违规造成的成本,减少违规操作行为。

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以个人的出资额为限对事务所承担责任。

由于只需承担有限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审计人员的风险约束,缺乏对不规范行为的威慑力,甚至会有些审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提供不实报告,不仅影响事务所形象,更会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而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则是两者的结合,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审计人员对在执业过程的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承担无限责任,但是其他合伙人不承担连带责任或只承担有限责任。

这种组织形式,不仅对违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还可避免无过错人员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好的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审计业务,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但是,在市场上,这种组织形式还没有形成主流,对于整个行业审计质量的影响有限。

2.2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相对更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和审计作业流程相对更规范,在行业内也基本都有综合评价的排名,更注重自身的品牌和社会声誉。

违规操作行为不仅会给事务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品牌声誉也将会受到影响。

所以大型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会通过严密的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审计质量,对员工的培训和薪酬也会更具吸引力,从而能拥有更高专业素质和丰富执业经验的优秀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