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

2.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
这里的未成年人指的是:未满18周岁的公名。
(三)学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了我们的权利:
生命健康权: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婷婷的什么权益受到了侵犯?她该怎么办?
四、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自己的权利有了更好 的认识,我们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在恰当的时机拿起 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让自己快乐的成长!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自己享有的权利都有了 认识,也知道了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该去寻求 谁的帮助。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未成年保护法》是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 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懂得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寻求 家长、学校、社会、司法机关等,增强未成年学生自我保护的 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用法。
3、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受教育权: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幵除学生; 受抚养权;
隐私权;
名誉权;
继承权;
肖像权;
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等。
(四)用法:
我们已经了解了自己所拥有的权利, 那我们该如何用 发来保护自己呢?
案例分析:
2010年6月,被告人王思琦与丈夫离异并获得女儿廖
某的抚养权,后王思琦将廖某带至上海生活。2014年6月
附件4:
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授课教师姓

杨丽霞
微课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
录制工具
和方法
手机录制
设计思路
1、《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定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未成年人
3、学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了未成年人的权利有哪些?
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该找谁来帮助我们呢?
4、用法:案例分析,学会用法。
5、检验学习成果,训练检测
思考:
如果你是廖某,你会怎么做?
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该找谁来帮助我们呢?
在家可以找家长、父母、监护人;在学校可以找老
A.家庭E.学校C.社会D.司法E.以上
都可以
5.案例:
婷婷与其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父母生意 繁忙,于是不让婷婷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 务,让其弟弟继续学。
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法,在这 个复杂的社会中,每个未成年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所享有的
权利,尤其是农村的未成年孩子,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 希望他们也能在法律的保护些健康、快乐的成长。
1通过学习,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丁未成年人的权利, 让学生学会用法。
2、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好!我是杨老师,欢迎走进我的微课堂,这节课我想 大家介绍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新授: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目的:
1.为了保护未成人的身心健康
至2015年4月,王思琦以廖某撒谎、学习不用功等为由,多次采用用手打、拧,用牙咬,用脚踩,用拖鞋、绳子、电 线抽,让其冬天赤裸躺在厨房地板上,将其头塞进马桶,让 其长时间练劈叉等方式进行殴打、体罚,致廖某躯干和四
肢软组织大面积挫伤。虽经学校老师、邻居多次劝说,王
思琦仍置若罔闻。经鉴定,廖某的伤情已经构成重伤二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