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发性气胸(1)

自发性气胸(1)


自发性气胸
相关定义
•胸膜腔为不含气体的密闭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 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 •气胸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3类。 •自发性气胸是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 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使肺 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可分为原 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于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 后者发生于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自发性气胸为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2.体征
取决于积气量,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大量气胸时,出现呼吸增快,呼 吸运动减弱,发绀,患侧胸部膨隆;气管向健侧移位,肋间隙增宽,语颤减 弱;叩诊过清音或鼓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降; 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左侧气胸或并发纵膈气肿时可在左心缘处听到与 心脏搏动一致的气泡破裂音,称为H amman征。液气胸时,可闻及胸内振 水声。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2. 排气疗法
⑴紧急排气:张力性气胸病人的病情危急,短时间内可危急生命。紧急情况下可 立即将无菌粗针头经患侧肋间插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高压气体得以排出,以 达到暂时减压和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⑵胸腔穿刺排气:适用于少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病人。通常 选择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为穿刺点(局限性气胸除外),皮肤消毒后用 气胸针穿刺入胸腔,并用胶管(便于抽气时钳夹,防止空气进入)将针头与 50ml或100ml注射器相连进行抽气并测压,1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 ,每天 或隔天抽气1次。 ⑶胸腔闭式引流:对于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大的不稳定型气胸病人,包 括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和气胸反复发作的病人,无论气胸容量多少,均应 尽早性胸腔闭式引流。插管部位一般都取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 4~5肋间(局限性气胸和有胸腔积液的病人须经X线胸片定位)。插管前,先 在选定部位用气胸箱侧压以了解气胸类型,然后将引流导管经胸部切口插入胸 膜腔,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进行引流,使胸膜腔内压力保持在1~2cmH2O以 下。肺复张不满意时可采用负压吸引。对于肺压缩严重、时间较长的病人,插 管后应夹闭引流管分次引流,避免胸腔内压力骤降产生肺复张后肺水肿。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护理诊断|问题

• • •
气体交换受损 与疼痛、胸部损伤胸部活动受限或肺 萎缩有关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疼痛胸部活动受限有关 疼痛 与组织损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 肺或胸腔感染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护理措施及依据
1.休息与卧位 急性自发性气胸病人应绝对 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屏气、咳嗽等增加 胸腔内压的活动。血压平稳者取半坐位, 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卧床 期间,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1次。如有胸 腔引流管,翻身时应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Company Logo
5.排气治疗病人的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辖区抽气或辖区闭式引流的准 备和配合工作,使肺尽早复张,减轻呼吸困难症状。胸腔闭式引流的 护理包括: ⑴术前准备:向病人简要说明排气疗法的目的、意义、过程及注意事 项,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严格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和整套胸腔 闭式引流装置是否密闭。水封瓶内需注入适量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 标记液面水平。为了确保病人的胸腔和引流装置之间为一密闭系统, 并使胸膜腔内压力保持在1~2cmH2O,需将连接胸腔引流管的玻璃管 一端置于水面下1~2cm。引流瓶塞上的另一短玻璃管为排气管,其下 端应距离液面5cm以上。如同时引流液体时,需在水封瓶之前增加一 贮液瓶,使液体引流入贮液瓶中,确保水封瓶液面的恒定。引流效果 不佳时按医嘱连接负压引流装置,注意保持负压在-10~-20cmH2O。 为了防止负压过大造成肺损伤,确保病人的安全,需在水封与负压之 间增加一调压瓶。调压瓶内加入适量的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根据 所需负压将调压瓶中的调节管末端保持在水面下10~20cm处,这样, 如果吸引器产生的负压过大,外界空气可以经调节管进入调压瓶内, 确保胸腔所承受的吸引负压不会超过设置值。
3. 并发症
可并发纵膈气肿、皮下气肿、血气胸和脓气胸。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实验室及其检查
1. X线胸片 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典型表现为:被压 缩肺边缘呈外凸弧形线状阴影,称为气胸线,线外透亮 度增强,无肺纹理。大量积气时,肺被压向肺门,呈球 形高密度影,纵膈和心脏向健侧移位。合并积液或积血 时,可见气液平面。气胸容量的大小可根据后前位x线 胸片上气胸线到侧胸壁的距离近似判断,当此距离为 1cm和2cm时,气胸容量分别约占单侧胸腔容量的25% 和50%,股气胸线到侧胸壁的距离<2cm为小量气胸, ≥2cm为大量气胸。 2. 胸部CT 表现为胸膜腔内极低密度气体影,伴有肺组织 不同程度的萎缩改变。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临床类型
1. 闭合性(单纯性)气胸 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缩自行关闭, 气体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 2. 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胸膜破裂口较大或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 牵拉, 使破口持续开放,吸气与呼气时气体自由进出胸膜腔。 3. 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胸膜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 气时因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而开启,空气进入胸膜腔;呼 气时因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而关闭,使气体不能排出,致使 胸膜腔内气体不断积聚,压力持续升高,可高达10~20cmH2O, 抽气后胸膜腔内压可下降,但又迅速复升。此型气胸对呼吸循环 的影响最大,可迅速危及生命,应及时处理。
护理查房相关知识
自发性气胸
病例介绍 性别:男 年龄:81岁 入院诊断:右侧自发性气胸 护理:胸外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食 职业:退休 社会关系:适龄结婚,一女体健
Company经济状况:医保 主诉:咳嗽,咳痰20天,胸闷憋气1天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白 色痰,痰中无血丝,量较多,无发热,无盗汗,无胸痛,能平 卧,入院前1天,患者突发胸闷、憋气,无胸痛,无发热,咳 嗽明显,今在我院急诊就诊,查胸片示右侧气胸,血常规提示 白细胞升高,血生化提示肌钙蛋白升高,肝功能严重损害,低 钾血症,于急症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为进一步治疗收 入我院。发病以来,患者饮食差,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 无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健,自诉高血压、冠心病史数年,未接受治疗, 否认糖尿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吸烟史:20支/日*40年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2.吸氧 根据病人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 吸氧方式和吸氧流量,保证病人SaO2>90%。 对于选择保守治疗的病人,需给予高浓度吸氧, 有利于促进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和缺氧 的情况及治疗后的反应,治疗后患侧呼吸音的变换等;有 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的征象;大量抽气或放 置胸腔引流管后,如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次胸闷,并伴有顽 固性咳嗽、患侧肺部湿性啰音,应考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 能,立即报告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Company Logo
饮酒史:无 专科检查: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侧呼吸运动减低,右肺呼 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叩清;心尖波动位于 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处,无心包摩擦感,心界正常范围, HR 9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明显 病理性杂音。 T 36.5℃ P 86次/分 R 24次/分 BP 126/80mmHg 意识状态: 清楚 营养状况:一般 排尿:正常 排便:正常 生活自理评估:Barthel 40分 重度依赖 压疮评估:Norton 15分 低危 跌倒坠床评估: 21分 低危 疼痛程度: 2分 轻微疼痛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临床表现
1. 症状
⑴胸痛:部分病人可能有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或大笑等诱因 存在,多数病人发生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偶有在睡眠中发生。病 人突感一侧针刺样或 刀割样胸痛,持续时间较短,继之出现胸闷、呼吸 困难。 ⑵呼吸困难:严重程度与有无肺基础疾病及肺功能状态、气胸发生速度、 胸膜腔内积气量及压力三个因素有关。若气胸发生前肺功能良好,尤其 是年轻人,即使肺压缩80%也无明显呼吸困难。如原有严重肺功能减退, 肺压缩20%~30%时即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病人不能平卧或取被迫 健侧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大量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时,由于胸膜 腔内压骤增、患侧肺完全压缩、纵膈移位,可迅速出现呼吸循环障碍, 表现为烦躁不安、挣扎坐起、表情紧张、胸闷、发绀、冷汗,脉速、虚 脱、心律失常,甚至出现休克、意识丧失和呼吸衰竭。 ⑶咳嗽:可有轻到中度刺激性咳嗽,由气体刺激胸膜所致。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治疗要点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目的是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 1. 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型小量闭合性气胸,具体方法包括卧 床休息、给氧、酌情给予镇静和镇痛等药物、积极治疗肺基础 疾病。由于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有赖于胸膜腔内气体分压与毛 细血管气体分压的压力梯度,高浓度吸氧可加大压力梯度,因 而能加快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 病情,尤其在气胸发生后24~48h内。
心理评估:轻度恐惧、焦虑 能配合治疗 疾病认识评估:部分认知 辅助检查:胸片:右侧气胸,压缩约80% 血常规WBC 15.54*10^9/L,肌钙蛋白 T0.191ng/ml,钠121.7mmol/L,AST1149, LDH9520U/L 治疗: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抗炎,化痰对症支持治疗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自发性气胸
机制及后果 气胸发生后,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失去了负压对肺的牵 引作用,且对肺产生压迫,使肺失去膨胀能力,导致限制性 通气功能障碍,出现肺容量减小、肺活量降低‘最大通气量 降低’通气| 血流比例减小、动静脉分流增加,从而出现低 氧血症。大量气胸时i,不但失去了胸腔负压对静脉血回心的 吸引作用,而且胸膜腔内正压还对心脏和大血管产生压迫作 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出现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张力性气胸可引起纵膈移位,导致循环障碍,甚至窒息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