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的历史从古老的拉斯考克山洞(Lascaux)开始,横跨到现代。

在这段长远的历史中,以及二十世纪视觉传达的快速发展过程里,广告艺素、理论、原则、应用方式和语言,有时候也分享相同的服务对象。

在广告艺术中,最终的目标是要销售产品和服务。

在视觉设计里,“重点是要将各种资讯整理成序,将不同的想法结合,表达并感受记录人类经验的人造物品”。

早期
可追溯至西元前一万四千年左右的拉斯考克山洞(Lascaux)壁画,以及在西元前三至四百万年诞生的书写语言,两者都是平面设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其他以平面设计为基础的相关领域来说也非常重要。

凯尔经(Book of Kells)是早期平面设计的范例之一。

这是一本有着华丽装饰文字的圣经福音手抄本,约在西元800年由凯尔特修士所制作。

印刷的发明
主条目:印刷在中国唐朝(618年-906年)年间,雕刻过的木板被用来印制图案于纺织品上,随后也用于印制佛教经典。

在868年所印制的佛经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印刷书籍。

到了宋朝(960年-1279年),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卷轴和书本能够方便的印制更多文字,因此让书籍广泛的普及。

1450年,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让书籍在欧洲地区开始广泛普及。

阿图斯·曼纽修斯(Aldus Manutius)发展出的书籍结构成为西方出版设计的基础。

这个年代的平面设计被称为人文主义(Humanist)或旧式风格(Old Style)。

平面设计的转折与发展
在十九世纪晚期的欧洲,特别是英国,开始将平面设计从美术(fine art)领域中分割出来。

皮特·蒙德里安被誉为平面设计之父。

他是一位艺术家,但他在格子(grids)上的使用启发了今天广告、印刷和网页版面所使用的现代格线系统(modern grid system)。

1849年,亨利·柯尔(Henry Cole)成为英国平面设计教育界的重要人物,他在自己的《设计与制造杂志》(Journal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es)中向政府传达设计的重要。

他为了庆祝当代工业科技和维多利亚风格设计而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

1892年至1896年之间,威廉·莫里斯的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Kelmscott Press)出版的多本书籍被视为工艺美术运动中最重要的平面设计产品,这些书籍有着非常精致的视觉风格,并且以生活富裕的人们为销售对象,也出版社带来可观的收益。

莫里斯证明了平面设计商业市场的存在,也帮助让平面设计从制造工业和美术领域中分割出来。

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的作品以具有历史的风格为特色。

这样的风格,成为对于当时一成不变的平面设计形式所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反应。

莫里斯以及其他的私人媒体(Private press)运动作品,直接影响了之后的新艺术运动,也间接促成了二十世纪初期平面设计的快速发展。

中国大陆现代意义的平面设计的确立是在1992年在深圳举办的“平面设计在中国“展,此前只在香港/台湾得到发展,当时以王序/陈绍华/王粤飞为代表的中国大陆设计师策划了这个具有时代界线的设计展,第一次从中国”美展“的体制下独立出来。

二十一世纪初,平面设计在中国已经伴随中
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了商业领域,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前沿城市在设计与商业实践显得更加成熟,并且滋生了诸如:陈绍华设计机构、靳与刘设计顾问、深圳李忠设计公司等具有国际设计水准的专业品牌设计传播机构。

平面设计是从人类开始利用文字记录自己思想的时候就开始的一个活动,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整个过程。

”国内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王受之曾在其所著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中这样写道。

.平面设计发展史 2009-01-02 16:19:47|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招贴在宣传“征兵”、“募捐”、“保密防谍”、“节约物资”、“生产救国”等方面,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作用,为大众所瞩目,并带动了日后商业招贴的发展。

本世纪初出现的照相喷绘,从根本上提高了制作质量,也推动了插图广告的发展。

二次大战后,商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更需广告促进商品流通和竞争,随着印厢(机械和电子帘(版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平面广告的黄金时代。

平面广告的沿革,离不了设计的变迂。

但长期的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生产低下,广告的设计牙口制作也就不必分工,画家搞广告,往往是业余,只有当十八世纪中时的蒸气机,十九世纪中叶的电报电话、无声电影、电动机等的发明和广为应用,推进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节奏,开创了现代设计运动的新时代。

其中设计史上杰出的先行者,首推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舍、工艺家威廉¡莫里斯(wiilianMorris,1834一1896)。

他为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情趣,倡导了“手工艺复兴运动”,呼吁“要为社会考虑更多更美的设计图,使城市建筑、居住环境赏心悦目”;他晚年设计的书籍装帧,主张画面的二度空间形式,摆脱了当时盛行的三度空间模式。

第二位是荷兰“新造型主义”和“风格派”的中坚彼埃特。

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他和另外两位同行于1917年创办。

《DeStiji(风格)》杂志,主张灵活面的分隔是美学的精神,要追求明晰、功能的美学原则,强调抽象、、简洁、高秩序的形式美。

蒙德里安
表示,“新造型主义把丰富多采的自然压缩成一定关系的造型,艺术成为如数学一样精确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

”《风格》学派反对传统的因循守旧艺术形式,角点、线、面、色四大造型元素表现客观实体,认为面的分割是美学精萃,为现代设计的创新起了示范作用。

第三位是德国“包豪斯”的奠基人戚廉¡格罗佩斯(Wa1ierGropius,1883一1969)。

”19年3月,他拟定的《包豪斯宣言》中指出:“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

我们因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根本上没有任何区别。

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

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时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艺术的花朵。

然工艺技师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的。

真正想象力的创造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吧!”“包豪斯”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它对20世纪设计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一)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

“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虽只办了十四年,毕业学生520人,但他们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前卫设计运动的尖兵。

第四位是法籍匈牙利人、视错和视觉派艺术的中坚瓦萨勒利¡维克多¡德(VasarelyVictorde,1908-)。

他以光学探索几何形成倍数变幻中大到小、虚到实的节奏及数学比例精确性的新颖形式--“视幻艺术”,曾于六十年代风靡了欧、美、日各国画坛。

1965年视觉派艺术在纽约展出了15个国家106位国家、设计家的精彩杰作,为世界艺术界触目,并广泛被应用于各国现代设计的广告、服装、装饰上,至今方兴未艾。

从此,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化了,广告艺术也脱颖于绘画和装饰而独具崭新的观念和理论了;。

专职的广告设计界队伍迅速扩大了。

至六十年代,美国设计界的视觉识别计划(CorporateldentityProgram)风糜全世界。

“CI”即把一个企业从生产至销售的一切设计,采取一贯的、一体化的视觉活动,造成统一的视觉秩序。

这是当今世界设计界(包括平面广告)的尖端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