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05双相不锈钢的制造规定.

2205双相不锈钢的制造规定.

2205双相不锈钢的制造规定1.2205双相不锈钢的制造,检验,验收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GB151-2011《列管式换热器》的规定,且应满足本规定和施工图的要求。

2.材料:2205双相不锈钢的材料(包括复合板材料)应满足《2205双相不锈钢采购技术要求》的规定。

3.冷成型:成型后变形率超过10%的封头以及拼板后成型的封头,成型后应对封头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的温度为1090℃。

注:变形率ε=(1.5δ/2R f)x(1-R f/R0)x100%式中:ε=钢板变形率,%δ=钢板名义厚度,mm;R f=钢板弯曲后的中线半径,mm;R0=钢板弯曲前的中线半径,mm;对于平板R0=∝,mm;4.热成型:所有热成型加工,在成型后均应进行固溶处理。

注:对于复合板设备,其热处理要求应根据基层材料的厚度,按ASME要求惊醒消除应力热处理。

5.固溶处理后试板的检验要求:5.1 冲击试验;5.2 微组织检验;5.3 硬度及铁素体成分检验;5.4 腐蚀检验5.5 所有上述试验的结果应满足第9条的规定。

6.切割热切割方法仅限于使用等离子弧切割,切割后用机加工方法或精磨去除所有的热影响材料的方法。

7.焊接7.1推荐使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焊接材料如下: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Sandvik 22.8.3L,Avesta 2205或者Metrode ER329X 填充焊丝。

注:对于复合板设备,其基层之间的焊接材料按施工图。

在确保焊接工艺可行和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后,其他焊接工艺可以使用,任何情况下,焊接材料都应符合<2205双相不锈钢采购技术要求>中关于化学成分的要求。

7.2用外坡口时,焊缝应使用钨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方法打底。

打底的最小高度为5mm。

当采用内坡口时,焊缝最后一道焊层应使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其最小高度为5mm。

7.3 所有的内部角焊缝应使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7.4 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根据材料厚度,输入热量应控制在0.8—1.5KJ/mm,层间温度最大为150摄氏度。

焊接过程中输入热量和层间温度应被监测和记录。

制造厂应在确认控制这些变量的方法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制造。

对于多焊层焊缝,填充焊道的电弧能量不得高于打底的能量。

其目的是使头道焊缝中得到最多的奥氏体组分和组分之间的平衡。

同时在后续焊道的再加热下,尽可能少地二次结晶或二次奥氏体化。

7.5 双相不锈钢焊接不需要预热或焊后热处理(对复合板设备,应根据基层材料的厚度,按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预热或焊后热处理)。

7.6 不允许使用氧炔焊。

7.7 引弧应在焊道内进行。

7.8 应避免过多的焊条横向摆动和过宽的熔化池,以避免过大的电流输入和较高的残余应力。

7.9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推荐的保护气是氩气加2.5%氮气。

背面保护气应为99.99%的纯氩气。

保护气应确保氧气和水分的含量不超过5ppm。

保护气和背面保护气的正常流量大致为0.4-0.7m3/h。

7.10 钨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可以手工操作或使用机器。

使用稳定电流的电源,推荐引弧时使用高频线圈和与电源相适应的延时器。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焊炬为直流的正极,电极为负极。

当使用半自动焊时,焊丝的输入速度应恒定。

7.11 使用钨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对于非消耗电极应满足AWS Specification 5.12 Classification EWTH (1-2% thoriated tungsten electrode)的要求。

7.12使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惰性气体的紊流会导致空气混入,可以通过调节焊炬上的gas diffuser screen lens减至最底。

使用电弧前开始充气,电弧熄灭后,继续充气至少五秒。

7.13 不论使用何种接头形式,使用钨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背面保护气是必须的。

由于保护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保护气应由底部进入,顶部排出。

7.14 在使用氩弧焊时,应按照合适的长度和间隔进行定位焊。

根部焊道不应从定位焊点处起焊。

为了避免由于定位焊点导致根部焊道出现裂纹,焊工应在定位焊点前中断根部焊道,在完全打磨掉该定位焊点后,继续根部焊道。

7.15 在定位焊和打底时,使用非铜垫板应保证其被背面的保护氩气所完全保护起来。

7.16 当使用钨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焊炬应与工件保持垂直,尽可能地避免空气混入保护气中。

7.17 焊接金属包括焊丝和电极应在任何时候保持干燥并存放在有盖的容器内。

7.18 不允许补焊。

7.19(1)使用双相不锈钢的容器,内件应直接焊在覆层上。

(2)在焊接内件前,受影响的覆层区域进行100%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是否存在分层的缺陷。

受影响的覆层区域内分层缺陷是不允许出现的。

(3)为了方便施焊基层材料而去除覆层材料的区域应使用硫酸铜溶液检查,确定没有不锈钢残存在表面上。

在焊接前,硫酸铜溶液应被完全清除。

8 清洗焊接后,按照不锈钢的清洗方法清洗焊缝。

对于能够清洗的所有与介质接触的焊缝表面在焊缝表面在焊接之后都应该使用Sandvik/Avesta酸洗膏或其他经验证的酸洗剂浸泡最少二十分钟,然后用水清洗掉酸洗膏或酸洗剂。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清洗所有的氧化物,锈蚀,氧化膜和表面污垢。

换热器的环热管的焊缝不进行酸洗。

当接触介质的焊缝表面不能清洗时,如:接管的对接焊缝,必须使用吹扫气体最大限度地清除保护焊缝北面用气体。

吹扫气体中氧气和水分的含量不超过25ppm以求在不去处氧化物的前提下焊缝的最大抗汽蚀性。

9 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格认证和产品试板9.1焊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工应持证上岗。

产品试板应该在制造过程中制备。

下列焊缝必须制备至少一块产品试板:(a)每条纵向主要焊缝(b)有成型的瓣片和顶圆板拼接成的球形封头需要最少一条径向焊缝和一块试板(c) 蝶形封头的每条拼接焊缝9.2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格认可和对接焊缝的产品试板都应遵循以下几点:(1) 拉伸试验两个十字接头试建德拉伸实验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最终的抗拉强度应大于620MPa (对于2205和金)和700Mpa (对于2507和金)。

(2) 弯曲试验两个横向弯曲试件应进行180度弯曲试验,一个试件焊缝根部手拉伸,另一个试件焊缝根部受压缩,在试验结束后不应出现任何裂纹或开口等缺陷。

(3) 冲击试验对于板材,夏比V 型缺口试件应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按ASTM A293方法进行B 试验,V 形缺口英开在焊缝根部、表面和横线上。

在-40时,最小的冲击值应在54J 。

对于小试件,各对应尺寸的最小冲击功分别为:10×7mm: 44 J -40℃10×6mm: 40 J -40℃10×5mm: 36 J -40℃(4) 晶间腐蚀试验一个试件的两个表面(分别是最终板材/管材厚度的两个表面,尺寸大致为25 mm ×50mm ),都应按照A923方法C 进行晶间腐蚀性试验。

在进行实验前,所有试件表面都应用认可的酸洗高的基础上,用硝酸/氢氟酸清洗,大约需20分钟,直至氧化残留物去除后,须用清水冲洗。

对于2205和金,试件应全部浸泡在6%(质量比)的三氧化铁中,控制温度为40℃。

试验溶液的体积应是标准的,试件在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经过清水冲洗后再进行干燥。

腐蚀程度将用目测和单位面积质量损失量来评定。

评定结果应满足目测没有腐蚀和单位面积质量损失小于2/1.0cm mg(5)微观断面检查,硬度测定和铁素体成分测定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格认可和产品试板实验都应包括对一个样品焊缝、热影响区和目材断面进行检查和测定。

这个断面应采用微观检查,应显示一个平衡的结构,没有有害的晶粒边界沉淀获两相物存在。

铁素体成分应控制在30%-60%范围内。

该断面应承受沿平行于内表面、外表面2mm 直线和中心线进行10kg 维氏硬度试验。

这个缺口应尽可能靠近热影响区和融合去。

最大运硬度应为320HV10。

9.3 对于填角焊缝和堆焊层的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格认可也应包括上述耐腐蚀性试验。

9.4换热关与管板连接应采用在管板上表面进行强度焊。

焊接应采用全自动伙伴自动钨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两层。

时间应进行拉脱试验和焊缝乃蚀性试验(见9.2(4))。

耐蚀性试验的试件断面应包括两根换热管,厚度方向取平性与管板表面6mm 厚。

保护气体应按第7节中要求选用。

10 裂纹检查10.1所有主焊缝、接管与筒体的连接焊缝和所有与受压元件相焊附件的焊缝全长都需要采用一种认可的着色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10.2所有接管与筒体的连接焊缝和主要焊缝的T 型接头在水压试验结束后还需要进行焊缝裂纹检查。

11.在双相不锈钢设备内工作时的要求在双相不锈钢设备的每个入口都应有一个干净的区域,需要铺设母制或塑料地毯。

人控应用一个临时的非金属衬垫保护,防止人孔和法兰面破坏。

当需要在实体或复合双相钢容器内部设置脚手架时,应采用铝合金脚手架,并用合适的橡胶垫包住支架根部,防止脚手架的枝嫁接触和点载荷作用于容器表面。

应使用周围没有金属加强板的木板,或用布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将周边金属包住,防止羽绒其表面接触。

进入容器内部的人员应该穿软鞋或套鞋,目的是为了不携带外来金属进入容器内部。

当从容器出来时,应立即脱去这些鞋袜。

帆布鞋或橡胶鞋是可使用的。

应事先考虑穿这些鞋袜在容器内部工作的安全性。

在任何时候都应保证穿戴整洁。

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这些设备面受铁、钢或其他金水的破坏,包括不锈钢、铜合金和铝合金设备。

钢制工具在保证工具表面在良好的使用状况如没有发生或夹带金属时,也可使用。

12,双相不锈钢设备的操作总体要求在操作中的起吊绳索可以采用纤维或纶绳,但注意特别注意避免装机或磕碰。

运输采用常规设备但应避免过载,个别线圈应安全固定在容器上,避免在运输中移动。

双相不锈钢应放置在一个独立区域,不与其他金属材料接触,如地面铺不带铁钉的干净木块等。

双相不锈钢设备的表面应加以保护,防止破坏。

如不要将换热器和平盖表面放置在混凝土地面上,其接触表面应用塑料加以保护。

在接管设置盲板(不锈钢薄板),当容器单独进行压力试验后,盲板还需要在装上,以防止灰尘等污物进入容器内。

当金属沾污或局部表面损坏、刮伤时,沾污表面采用不含铁的氧化铝或金刚砂纸打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