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编制说明 (1)第二节工程概况 (4)第三节工程场地条件 (7)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8)第一节施工准备 (9)第二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6)第三节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及布置 (20)第四节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 (22)第五节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32)第六节施工测量及监测 (34)第七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37)第八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80)第九节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91)第十节电力工程施工方案 (95)第十一节季节性施工措施 (96)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07)第一节质量目标 (107)第二节质量管理人员组织网络 (107)第三节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 (108)第四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ISO体系) (112)第五节材料、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137)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48)第一节施工总进度计划 (148)第二节主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148)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49)第四节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 (154)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57)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方针及原则 (157)第二节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158)第三节施工安全生产总体保证措施 (162)第四节防火防爆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74)第五节民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178)第六章文明施工体系与保证措施 (180)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及管理体系 (180)第二节文明施工总体保证措施 (180)第三节文明施工方面的承诺 (192)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93)第一节环境保护目标及管理体系 (193)第二节环境保护总体保证措施 (193)第三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环境管理措施 (204)第四节施工现场噪音及振动控制管理措施 (206)第八章附图表 (209)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09)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212)附表三主要材料计划表 (214)附表四施工进度计划 (218)附图五施工总平面图 (220)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一)《**路(三环线~江国路)工程初步设计道路图纸》及有关补充说明文件;(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四)《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五)《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六)《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年版);(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2008);(八)《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九)《武汉市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定》(WJG202-2005);(十)《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89-2012 ;(十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9;(十二)建设部、交通部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标准、规定以及当地质检部门对质量的具体要求。
二、编制原则(一)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全面展开、流水作业。
(二)严格遵守合同对工期的要求,施工进度注意各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三)总体考虑,全面协作,选择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充分发挥公司设备与人才优势,认真分析,充分比较、论证,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制订适宜的技术措施,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做到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结合。
(四)实施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合理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防尘方案,选择既有利于工程施工,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施工方案,力争做到规范性、灵活性与环保性三者的有机结合。
(五)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存储作业。
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七)精心组织、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
(八)严格执行国家或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
(九)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政策,一旦中标,做到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优质、快速、高效完成本工程施工,交给业主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工程目标(一)工期:待定(二)质量:合格(三)安全文明:待定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一)工程名称:**路(三环线~江国路)工程(二)工程地点:南起武汉市三环线**立交桥以南,北至江国路,与其车行道边线顺接。
(三)项目规模:设计中线全长4240米,实施全长3852米,红线宽40~50米,标准段道路实施宽度32~33m。
(四)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及绿化景观工程(不包括电力、电信、煤气、给水等管线)。
(五)质量标准:待定(六)安全等级:待定二、道路工程**路道路标准段实施宽度32~33米,双向6车道,横断面为:西侧2m人行道或1m土路肩(人行道按照公交站点、人行横道线及衔接上堤连通道等设置)+22m机动车道+6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含树穴)+3m绿化放坡。
以上路段除超高缓和过渡段外机动车道横坡 1.5%,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横坡2%。
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面,电力、通信、给水及排水等管线均入地埋设。
(一)机动车道结构钢筋砼路面,按照国家规定荷载标准基础上设计为30cmfr≥5.0Mpa钢筋混凝土+4cmAC-10沥青+20cm贫砼基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94cm。
(二)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6cm厚预制C30混凝土彩色步砖+2cm厚M10水泥砂浆座浆+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95)基层。
(三)上堤道路22cmfr≥4.5Mpa水泥混凝土+3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摊铺)。
三、路基工程(一)一般路段路基处理,K0+380~ K1+600段采用浅层处理,即采用毛渣换填。
(二)软弱路基处理,K1+600~ K4+232段采用深层地基,即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
(三)路基防护工程,线路在东侧3m放坡范围内结合绿化设置植草砖护坡,西侧近期按照设计坡率与防护林现状标高衔接,远期可结合防护林予以平缓衔接。
四、排水工程依据规划横断面,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线东侧5m处,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中线东侧9m处。
(一)雨水工程沿设计道路布置1排d800mm~d1350mm雨水管道,收集道路路面及沿线雨水,排入已雨水管网,最终汇入夹套河箱涵;沿设计道路西侧土路肩边布置1排BH=(0.6m~0.8m)×(0.6m~0.9m)雨水盖板沟,收集道路西侧雨水,分段接入设计雨水管内。
(二)污水工程沿设计道路布置1排d400mm污水管道,收集沿线污水,排入附近污水管网,最终排入黄家湖污水处理厂。
(三)照明工程道路照明采用单臂路灯双侧对称布灯方式,路灯杆设于两侧人行道、土路肩或绿化带。
照明光源功率为NG400W,臂长2.0m,灯具为半截光型灯具,光源采用高压钠灯,安装高度12m,标准杆距原则上为38m。
第三节工程场地条件一、地形、地貌:拟建**路(三环线~江国路)沿线所经场地基本为**防护林、农田、菜地、鱼塘、林地、荒地及居民居住区。
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一级阶地与河漫滩过渡地段,沿线场地地势有一定起伏,地面标高一般在20.93~26.50m之间(以孔口标高计)。
二、工程地质:拟建道路沿线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3个单元层:(一)单元层人工填土(Qml);(二)单元层第四系全新统(Q4al)冲积一般黏性土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层;(三)单元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al)冲积粉砂、粉土层。
场地区域地质构造稳定,但沿线部分地段分布有灰岩,且灰岩与砂性土直接接触,场地的稳定性判定为现状基本稳定,工程建设中可能在灰岩分布段诱发岩溶地面塌陷。
本工程K1+600~ K4+232,共2632m范围分布有5m~16m 厚度的(2-2)淤泥质粉质粘土,且下部土体为相对软弱粘土和粉土,若不进行深层地基处理,道路沉降将达到约40cm,因此该区域将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
三、现场交通状况:本工程拟建道路西侧为现状**路,东侧有滨河路、白沙五路、白沙四路、白沙二路、八坦路、江国路等支路,与之平行的主干道为白沙洲大道。
现状**路仅为双向2车道堤顶公路通行条件,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北侧衔接的夹套河路道路条件较差,货运车辆较多,车辆及行人通行环境较差,进出城交通及白沙洲地区之间出行车辆主要集中在白沙洲大道上,早晚高峰时段白沙洲大道、中山路部分路段交通拥堵严重。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准备一、组织体系建立及人员组织计划(一)建立施工组织体系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公司将设立优秀的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的管理工作,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优秀项目负责人,另选派现场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精干的施工管理班组,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施工中的全部工作,项目部含工程部、技术部、商务合约部、质安环保部、财务资金部、材料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等职能部门,下设各施工班组,项目部对工程所需的人员、物资、机械、资金进行统一调配,保证该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组织体系如下: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图:(二)集结施工力量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根据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挑选一批技术熟练、干活过硬的施工班组进场,并对职工进行上岗培训,做好计划、技术、安全交底。
(三)物资准备物质是施工的基础,根据本工程的工作内容、质量要求及地域环境、工作量要求及进度计划确定施工机械、器具及设备、周转材料、模板等材料供应方式及供应计划,材料、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
预先编制物资采购供应计划,根据各种物资的需用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提前订货,安排运输和储备,以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对工程结构用材料需提前报请业主、监理审核确认,同时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建设中。
对工程所用周转材料、机具和设备由公司按照计划统一调拨供应。
对工程所用机械设备,在进场前先进行检查调试,使进入现场的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四)技术准备1、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施工员等全面熟悉、会审图纸,彻底弄清设计意图和要求,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作好详细记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