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一、德育环境1.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德育工作要紧议题:研究、部署学校德育工作,讨论德育工作打算,制订德育工作政策与措施。

参加人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负责人:校长。

工作要求:每学期至少2次,可随其他工作一并研究。

要做好会议记录。

2.学校德育工作大会要紧议题: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确信成绩,查寻咨询题,提出改进措施;部署将来德育工作;表彰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奖励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及文明学生等;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负责人:德育主任。

工作要求:每学年召开一次,也可结合开学典礼、学校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等进行。

3.校园文化氛围要紧内容:维护好校园环境,用好校园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牌、广播站、等文化宣传阵地,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形成感染陶冶激励师生的校园文化。

负责人: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品味高雅。

4.共建共育要紧内容: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协调公安、司法、文化、宣传、妇联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负责人:校长。

工作要求:协调有关单位协调解决学校突出咨询题,磋商小学生教育中浮现的咨询题及解决办法。

二、德育师资与教学5.班主任治理与考核要紧内容:完善班主任聘任、治理、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治理,提高班级治理工作质量,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负责人:校长、德育主任、少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班主任治理制度,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把工作绩效作为评先选优的基本依据。

6.班主任工作会议要紧内容:布置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学校、班级德育现状,制订整改措施;交流经验;进行班主任工作培训等。

参加人员:全体班主任、包级领导、少队辅导员,可邀请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参加。

负责人:德育处主任。

工作要求:随即或者定期召开,德育处要留有会议记录。

工作培训、经验交流、工作研讨等要留有相关资料。

7.德育科研要紧内容:分析、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环绕德育治理、活动、评价等开展应用性研究。

学习德育工作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指导教师撰写德育论文。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负责人: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少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研究确立本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课题,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实施。

教师依照学校安排,做好学科渗透和德育科研工作。

提倡研究编写校本德育教材。

三、德育活动8.班会要紧内容:总结、布置班级工作,表扬好人好事,进适应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交流学习、日子的经验体味,组织道德实践活动。

参加人员:全班学生。

负责人:班主任,学生干部。

工作要求: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

班主任要仔细备课,增强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主题班(队)会要紧内容: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和学校工作安排,依据重大事件、时事状况、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结合学生实际具体确定主题班(队)会内容。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

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班(队)干部。

工作要求:原则上每月一次。

学校统一确定教育主题,班主任要有工作记录。

学校要对主题班(队)会事情进行检查、评价。

10.升落国旗参加人员:全体学生、班主任、要紧领导。

负责人:少队辅导员要紧内容及程序:升国旗,奏(唱)国歌;介绍旗手、护旗人员和负责升旗的班级事情;宣读国内外时政要闻、校园一周新闻;表彰奖励优秀学生、先进班级;国旗下说话;国旗下发誓。

德育处可依照实际调整升旗仪式的程序和内容。

工作要求: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可作为国旗下说话人员。

少队辅导员要对国旗下说话材料进行把关,并负责整理和保存每次升旗仪式的材料,对国旗下说话材料进行汇编。

11.法制、安全、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专题教育要紧内容:依照学校工作安排,邀请公检法人员、校外辅导员、英模先进人物等,为学生做专题说座或事迹报告会。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负责人:德育主任。

工作要求:法制、安全教育原则上每学期组织一次,其他教育说座可依照实际事情安排,要保存好会议的相关材料。

12.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要紧内容:依照别同节日和纪念日的内容、性质适时确定。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负责人:德育处主任、少队辅导员、班主任。

工作要求: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期间要组织教育活动。

如学雷锋纪念日、妇女节、清明节、少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老人节、国庆节、建队节、公民道德宣传日、环保日、助残日、重要历史人物生卒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学校传统纪念日等,以及配合国家有关重大政治事件组织教育活动。

能够是学校集体组织,也能够班级为单位组织。

13.主题教育活动要紧内容:依照上级统一部署,环绕某一特定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的长期的、系列的教育活动。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负责人:校长、德育处主任、少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结合上级统一部署的重点德育工作或依照学校事情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要主题鲜亮、形成序列,针对性、实效性强。

主题教育活动要有方案、有过程性材料、有活动评价。

14.社会实践活动要紧内容:到农村、工厂、社区、大自然、德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参观、拜访、远脚、生产劳动、日子体验、军事训练、公益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负责人:德育处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

工作要求:学校集体组织或以班级、小组(队)为单位组织。

要保证活动时刻和效果。

要保存好相关活动资料。

四、家校合作15.家校联系要紧内容: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家长对学生的看法;征求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教育办法。

参加人员:班主任。

负责人:要紧领导。

工作要求:班主任要经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班主任以家校联系卡的形式与家长每学期至少联系一次。

16.家长会要紧内容:了解家长对子女人教育事情,互通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要求;宣传家教知识,指导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家教办法;交流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要求。

参加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

负责人:德育处、教导处主任。

工作要求:每学期很多于1 次。

学校要对家长会提出统一要求。

班主任要仔细备会,政教处要对备会内容进行审查把关。

17.家长学校要紧内容: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教水平。

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学校工作。

加强家校沟通,优化学校办学环境,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负责人:校长。

工作要求:①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

依照学校事情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委员会例会。

②家教知识宣传。

经过专家说座、印发材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教知识。

有条件的学校可研究编写家长学校校本教材。

③家教问。

学校领导、班主任、团队干部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及时排解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与咨询题。

④学校意见征询。

经过座谈会、信函、家校联系卡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征询家长对学校教学、治理等方面的意见。

⑤学校开放日。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一日活动,如听课、评课、活动等,体验学校日子。

学校要主动聆听家长对学校的意见,解答家长提出的咨询题,解决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

每学期组织一次。

要保存好开放日活动的相关资料。

五、班级团队18.学生常规治理与德育评价要紧内容:建立、健全学生常规治理制度,对学生日常行为等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并作为学生德育评价和班级评价的依据。

负责人:德育处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

工作要求:选拔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负责检查监督,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定期发布,学期末予以总评,将其作为评定先进班级的要紧依据。

按照道德认知、日常行为和班(组)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依照学校事情定期汇总,以书面形式(家校联系卡、家长通知书等)通知家长。

19.评选表彰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等负责人:德育处主任、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市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原则上每年一次。

学校要设置各种特色奖项,并组织评选表彰。

20.学生代表会议要紧内容:征求学生对学校和班级德育工作、治理工作、后勤工作、师德师风、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意见。

参加人员:每班3-6人。

负责人:德育处主任、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原则上每年一次。

要做好会议记录,保存好相关材料。

21.少先队辅导员要紧工作资料总辅导员:工作手册,荣誉薄,文件资料,各大队的工作打算与总结、活动方案与总结,各大队辅导员的事情,各大队的组织事情,组织集中活动的资料,队前教育、入队仪式资料,组织活动的资料,主题班队会材料等。

22.少先队工作制度(1)。

队干部选举制度。

队章规定每半年至一年改选一次队委会和队长。

这是发扬民主精神,进行当家做主教育的一种制度。

改选普通在学年或学期初进行。

(2)。

队干部轮换制度。

每个队干部有一定的任职期,期满无特殊事情别再连任。

这种制度可以使更多的少先队员有机会参加队的组织治理,得到锻炼。

(3)。

队干部例会制度。

普通每周或隔周进行一次。

要紧内容是汇报、研究和布置工作。

大(中)队例会可由委员轮流组织,并负责向辅导员汇报。

(4)。

队干部培训制度。

培训少先队干部,使他们熟悉和掌握自己的工作职责、办法和技能技巧,这是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的必要手段。

培训的办法有举办队长学校、听课、实际操作、现场观摩等。

(5)。

队前教育制度。

新队员入队前要对他们进行队前教育。

如学习队章、学唱队歌、学习敬队礼及呼号、系红领巾、为人民做一件好事。

入队时要凉快盛大的入队仪式。

(6)。

表扬奖励制度。

少先队组织应当经常在广播、队报、光荣簿上表扬好人好事,在"六一"儿童节、10月13日建队纪念日,集中表扬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集体。

(7)。

活动制度。

小学少先队的活动普通要求大队活动每学期凉快一次至二次;中队活动每月一次;小队活动每周一次。

每次活动的时刻别宜过长,内容别要繁杂,要注意年龄特点。

(8)。

小队日子会制度。

是队员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好形式。

日子会能够在队活动时刻或课余时刻进行。

(9)。

阵地教育制度。

阵地是少先队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利用阵地(小家务)对队员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和工作,让他们在治理中学会必要本事。

这些固定的、别可缺少的活动阵地会使队员们实实在在地感到少先队组织的存在,丰富少先队的活动内容,满脚队员的各种兴趣、要求,培养他们的组织观念及对组织的责任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