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救援窗

消防救援窗

消防救援窗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2.5条中有具体规定:
“7.2.5 供消防扑救人员进入的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
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
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1)建筑物与相对应的范围内,必须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
入口。

(2)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每层均应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
窗口,窗口的净尺寸不得小于0.8m×1.0m,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该窗口间距不应大于20m,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识别的明显
标志。

设置要求:(1)建筑高度大于36m的住宅建筑,其他一类、二类应设置。

应分别设在不同的内,且每个不应少于1台。

符合要求的客梯或工作电梯可兼作消防电梯。

(2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或高层仓库,每个内宜设置1台消防电梯。

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货梯可兼作消防电梯。

救援窗可以采用易碎固定玻璃。

根据第7.1.1条规定,大、中型以上商业建筑的外墙三层以上应在每层设置
灭火救援窗(含阳台),其间隔不宜大于40米;每扇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00平方米,且其净宽不应小于0.90米,净高不应小于1.00米。

窗口下沿距室内地坪
不宜大于1.20米。

灭火救援窗外侧应有灭火救援专用标识。

之所以称作为灭火救援窗,因为不仅有缓降器可以逃生,还兼具灭火功能。

有了灭火救援窗,人员可以直接从窗口进入室内灭火救援。

将挂在墙壁上的逃生绳拉出,套在身上,让绳子卡在两腋下,翻出救援窗,双手抓住绳子,脚登在墙壁上,从2楼降落到地面用时不到30秒。

好的灭火救援窗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还可加设一套装置、一件灭火器材、一幅逃生标志、两个缓降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