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老年人协会策划书(完整版)

创建老年人协会策划书(完整版)

创建老年人协会策划书创建老年人协会策划书1、可从社区居委下拨一部分资金作为活动经费。

2、会员会费。

3、社会各方面的资助和捐赠。

4、通过合法途径的创收收入。

5、老年人自愿捐献。

xxxxxxx老年人协会2016年五月二十日第五篇:老年人协会章程老年人协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本章程,是为适应社会老龄化新形势,加强老年人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和操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有效地让本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二条:老年人协会是在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领导下、在街道老龄工作委员会指导之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群众性老年人组织。

第三条:老年人协会是党和政府为老年人服务的载体,也是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其宗旨是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本社区的老年人服务。

第二章会员第四条:凡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男女居民,承认老年人协会章程,执行老年人协会决议,参加老年人协会活动,均可入会。

第三章会员权利、义务第五条,会员的权利:一,有权在老年人协会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二,有权选举。

三,有被选举权。

四,对不称职的协会领导,有权要求撤换。

五,有权参加老年人协会的活动。

六,有权优先获得老年人协会的服务。

七,有权提供法律咨询,批评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八,有权退出老年人协会。

第六条,会员的义务:一,有义务维护协会的形象。

二,有义务维护协会的合法权益三,有义务遵守协会章程。

四,有义务执行协会决议。

五,有义务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资料。

六,有义务完成协会交给的任务。

七,有义务争取社会力量对协会的支持。

第七条:会员退出协会,应该书面通知本协会。

会员在一年之内不参加协会的活动,将作为自动退会。

第八条:会员如果有严重违反协会章程的行为,由理事会作出决定,予以除名。

第四章协会的职责第九条:一,认真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坚决贯彻老年人权益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本社区老年人的权益。

真正做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二,开拓社会资源,把义务医疗队伍带进社区,带进老年人协会,真正做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医。

三,组织老年人参加时事、政策、法律和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

以此提高老年人的政治思想觉悟,真正做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教。

四,全天候,全方位,全地开放阅览室,最大限度地调动协会辖下的组织功能,举办书画展览,花卉展览,越剧演唱等,以此培养老年人健康的情趣,真正做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学。

五,积极参与社区的文明建设,发动骨干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开展自助,互助活动,为贫困、孤寡,病残老年人提供中介或者直接服务,真正做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为六,天天有早舞,日日有棋赛,再穿插歌咏,太极拳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做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乐。

第五章组织机构第十条:老年人协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其职能:一,制定、修改协会章程。

二,选举协会的领导人员。

三,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

四,听取、审查协会的财务报告。

五,决定全年的工作计划和重大事宜。

第十一条:会员代表大会三年一届,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换届的,必须由理事会决定,但延期换届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二条: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是协会的理事会,理事会设名誉会长、顾问、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其职责: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决议。

二,选举或者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三,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四,制定年度计划、财务预算,主持协会日常工作。

五,组织协会活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聘请顾问和名誉会长人选。

七,筹备、召开下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第十三条:理事会全体会议每季举行一次。

第十四条:理事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

第六章经费第十五条:协会不向会员收取会费。

第十六条:协会接受上级老年人协会的拨款。

第十七条:协会接受企业或者个人的捐款。

第十八条:经费使用接受会员监督,定期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宣传栏上公布,并向捐款者报告经费情况。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老年人协会的会址设在友联第三社区居委会内。

第二十条:老年人协会的硬件由友联第三居委会提供。

第二十一条:本章程未尽事宜,由老年人协会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完善,并作修改。

第二十二条:本章程201X年__月__日会员代表大会通过,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三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老年人协会的理事会。

创建老年人协会策划书附送:创建职工之家的基本标准创建职工之家的基本标准1、组织健全包括所有职工在内的入会率要达到80%以上。

工会委员会班子健全,分工明确。

工会选举体现民主化、群众化。

建立健全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组织。

2、制度完善。

建立工会委员会岗位责任制、工会工作例会制,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各类工会档案、资料完整齐全。

3、维权到位。

工会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用明显。

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职业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的职工民主参与调解制度。

工会主席依法进入或列席董事会、监事会。

4、活动正常。

围绕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各项活动。

配合企业开展职工文化技术培训。

有必要的职工活动场所和工会宣传舆论阵地。

5、企业支持。

党组织和经营者支持工会开展工作。

依法计提工会经费和为工会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

开展职工爱企业、企业爱职工的双爱双评活动。

6、会员拥护。

工会为职工和会员办实事成效显著。

每年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对工会工作和工会主席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满意率在65%以上。

第二篇:“职工之家”创建的目标要求和创建标准“职工之家”创建的目标要求和创建标准工会“职工之家”创建活动(一)开展职工之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的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依法规范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努力把工会的重点工作落实到基层,不断增强工会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基层工会的整体工作水平,促进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大局的原则。

围绕中心,促进发展,正确把握开展建家活动与推动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建设的关系,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搞好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建设做贡献上来。

基本原则:突出维护的原则。

围绕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把推进工会重点工作的落实,作为建家活动的重要内容。

依靠群众的原则。

突出职工群众在建家活动中主体地位,充分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建家活动,把职工和会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建家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

创新发展的原则。

建家活动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尊重基层的创造性,不断赋予建家新内容,拓展新领域,注入新活力。

齐抓共建的原则。

努力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行政积极支持、工会具体实施、职工热情参与的合力建家工作格局。

(二)创建职工之家活动目标要求和创建标准目标要求: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工会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要求,着力加强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突出抓好为职工办实事,大力推进基层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努力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模范职工之家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每五年召开的中国工会代表大会上举行命名表彰。

先进职工之家由市总工会命名表彰,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

创建标准:工会组织健全。

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工作成效显著;工会组织各项民主制度健全并得到认真执行,基层工会民主化、群众化、法制化建设有成效;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职工(包括各种用工形式、多种用工期限职工)入会率达到85%以上;职工小家工作扎实、规范。

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认真实行厂务公开、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制度;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依照有关规定选举职工代表参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董事和监事在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并坚持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制度;法律规定的工会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并切实发挥作用。

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建立集体合同的履约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纳入企业行政和工会的目标管理;集体合同的内容符合实际,条款充实具体,履约率和职工认可率比较高;指导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强群众法律监督,形成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发生劳动争议问题能够在基层依法妥善解决。

做好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协调和督促企业行政落实国家各项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职工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职工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工会在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明显。

工会组织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在职工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履行好帮扶困难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尽力为特困职工和困难职工提供帮助。

第三篇:职工之家建设标准职工之家建设标准职工之家是工会基层组织合格化的名称。

根据198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做出《关于整顿工会基层组织,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决定》职工之家标准有六条:一、建设一个符合“四化”要求,能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积极分子队伍;二、站在改革前列,动员职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国家任务的完成;三、组织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四有”职工队伍;四、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承担起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的任务;五、保障职工福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职工说话办事;六、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小组建设,不断完善工会民主生活和民主制度。

基层工会成为“职工之家”,首先要自检,然后互检,并申请上级工会考核验收。

验收合格者,由上级工会宣布为“职工之家”并发给合格证书。

职工之家建设规范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建设“职工之家”的六条标准和省、市总工会近年来对县级合格“职工之家”,市级先进“职工之家”,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的验收标准和要求,现将县、市、省三级“职工之家”建设规范如下:一、县级“合格职工之家”建设规范㈠规范化建设1、组织建设①工会组织班子健全,分工明确,发挥作用;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工委员会等配套组织健全活动正常;②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会组织按时换届;③认真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包括非固定职工),入会率达到98%以上。

相关主题